超颖电子IPO将上会:2024年收入超40亿元,前两大客户订单骤减

小微 小微
69678
2025月07月08日

  中国网财经7月8日讯 根据上交所安排,超颖电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颖电子”)IPO将于7月10日上会。

超颖电子IPO将上会:2024年收入超40亿元,前两大客户订单骤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资料显示,超颖电子的主营业务是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显示、储存、消费电子、通信等领域。超颖电子在招股书中称,PCB制造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生产工艺复杂,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

超颖电子IPO将上会:2024年收入超40亿元,前两大客户订单骤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目前,超颖电子与大陆汽车、法雷奥、博世、安波福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及特斯拉等知名新能源汽车厂商建立了稳定合作。2022-2024年,超颖电子营业收入分别为35.14亿元、36.56亿元和41.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亿元、2.66亿元和2.76亿元。

超颖电子IPO将上会:2024年收入超40亿元,前两大客户订单骤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CPCA公布的《第二十四届(2024)中国电子电路行业主要企业营收榜单》,超颖电子在综合 PCB 企业中排名第23位;NTI(N.T.Information LTD)报告显示,2023年超颖电子为全球前十大汽车电子 PCB 供应商,中国前五大汽车电子PCB供应商。

  无实际控制人

  资料显示,超颖电子的前身是定颖电子(黄石)有限公司,通过多层股权穿透,其实质是中国台湾上市公司定颖投控的分拆资产。

  截至2025年3月24日,定颖投控第一大股东为黄铭宏,黄铭宏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定颖投控9.02%的股份;定颖投控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为14.70%,持股比例分散,无单一股东对定颖投控实施实质性控制,因此,定颖投控和超颖电子均无实际控制人。

  截至2025年7月7日,定颖投控的总市值为130亿新台币,按照最新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约32亿元。而超颖电子此次IPO,计划发行不超过 6785.811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低10%,募集资金为6.6亿元,此计算,贵公司上市后的估值可能超过66亿元。

  作为定颖投控剥离出来的一家子公司,超颖电子估值飙升是否具有合理性?对此,超颖电子认为上述估值测算方法有误,并表示:“A股上市公司市值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PCB行业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且部分工序存在外发情形,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融资能力和财务状况将得到大幅改善,有助于公司突破产能瓶颈,进一步扩大公司的生产规模;公司资本金的增加将促进公司研发投入能力的提高,从而利于公司实施未来发展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公司主要客户和销售收入以境外为主,在境外拥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本次通过在境内A股上市,能够提升公司在境内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拓展境内市场及更多优质客户。”

  资产负债率超70%

  在超颖电子所募资金中,近四成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而在此前的申报稿中,超颖电子计划募集总额是10亿元,其中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的金额为6亿元。

  这是否说明超颖电子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超颖电子没有正面回答该问题,只表示:“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生产经营所需的运营资金增加,保留充足的流动资金是维持正常运转的必要保证。”

  根据招股书,2022-2024年末,超颖电子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2.14%、68.75%及72.83%;流动比率分别为0.82、1及0.66,速动比率分别为0.55、0.76及0.48。截至2024年底,超颖电子的货币资金为5.41亿元,而同期短期借款超过了17亿元。在交易所的问询函中,也曾要求超颖电子说明资产负债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的合理性,经营战略和财务战略是否稳健。

  高负债给超颖电子超颖电子带来沉重利息负担。2024年,超颖电子利息支出1.03亿元,占公司同年净利润比例为37.3%。

  业绩增长可持续性受关注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超颖电子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快速增长。不过,这样业绩的高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需要打个问号。

  招股书显示,大陆汽车和捷普电子是超颖电子的前两大客户。2023年和2024年,超颖电子对大陆汽车的销售收入分别为6.37亿元和5.68亿元,对捷普电子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67亿元和3.95亿元。以此计算,超颖电子2024年对大陆汽车和捷普电子的销售收入分别下降了10.83%和15.42%。

  上述报告期内,超颖电子的外销收入占比分别为81.89%、81.67%、82.77%。但在当前背景下,高度依赖境外市场超颖电子风险不进一步加大。2023年和2024年,超颖电子的汇兑收益分别为1.81亿元和5252.92万元,波动十分剧烈。

  不过,超颖电子在招股书中提到,根据Prismark的预测,未来五年全球PCB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至2028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5.5%。公司订单具备可持续性;截至报告期期末,公司业务体系完整,具备独立面向市场的能力,不存在依赖于定颖电子及其关联方的销售渠道的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和定颖电子及其关联方之间不存在互相承担费用、利益输送等情形。

  超颖电子受到质疑的,还有其研发能力。2022-2024年,超颖电子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07%、3.34%、3.27%,远低于行业均值。截至2024年底,超颖电子共取得14项发明专利和85项实用新型专利,而同行的深南电路和景旺电子发明专利数量分别为529项和247项。

  2022-2024年,超颖电子的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534人、579人和609人,占总员工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4.8%、12.82%和10.91%。

  截至2024年底,超颖电子的研发人员中高中及以下、大专学历的占比分别为19.21%和47.62%。在招股书中,超颖电子表示,PCB行业企业研发人员学历普遍不高,主要系PCB产品具有产品类型多、工序流程长的特点,需要配备具有PCB行业丰富从业经验、较高专业技能及实务操作水平的研发人员从事研发活动,公司研发人员学历分布符合行业特点。

(责任编辑:王晨曦)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人身险业扩面提质防风险

人身险业扩面提质防风险

小微 小微
61635
2024-04-10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上市险企2023年度报告相继出炉。年报中披露的人身险业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及健康险、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6413.80亿元、6019.34亿元、2528.17亿元、1659.03亿元、1006.4亿元,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4.3%、10.9%、3.2%、1.7%、8.6%。 普惠保险供给扩大 保险公司持续强化基本医保经办及大病保险承办能力,同时加快发展长期护理保险、“惠民保”等创新业务。年报显示,2023年人保健康加大政策性和商业性护理险业务开拓力度,实现护理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6.45亿元,同比增长236.9%。新华保险实现政策性健康保险业务保费收入7.34亿元,覆盖客户1965.45万人,同比增长9.5%。 展望政策性险种的未来保费潜力,人保集团副总裁于泽预期将稳定增长。“实事求是地讲,近些年医保政策比较稳定,而且基于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发展原则,我们判断大病保险业务也会趋于稳定。在长期护理保险方面,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人保财险和人保健康正在积极准备应对长期护理险的发展。”于泽说。 保险公司通过提升产品定价、风险防控技术,从而实现收益的稳健发展。“人保健康建立了一整套包括核保核赔、风险回溯等机制在内的风险管理体系。特别是在大病保险业务保本微利、筹资出现瓶颈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内部控制使短期险的综合成本率下降了0.7%。”人保健康总裁邵利铎表示。在政策性健康险业务之外,保险公司还聚焦“新市民”、灵活就业者、“一老一小”等群体的健康保障需求,不断加大普惠型保险供给力度。人保健康持续完善互联网保险业务产品矩阵,开发并上线多款税优健康险产品,实现互联网渠道销售护理险的突破;中国太保开发的非标体百万医疗产品“家安芯”为健康人群及5类慢病人群提供医疗保障;平安产险在43个地区为骑手提供风险保障65万人次,总保额达4225亿元。 “保险行业基于大数法则,是天生的群众事业。普惠是保险行业的基本特质。我们现在提供的大病保险覆盖近3.5亿人,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覆盖超3800万人。对于这样大范围的服务,我们首先要体现出政治性、人民性。”中国人寿董事长白涛表示,下一步将在产品研发上下功夫,提供更多老百姓喜闻乐见、性价比高、说明书一看就能懂的普惠产品。 代理人队伍提质增效 作为人身险业务发展的重要渠道,保险代理人队伍2023年继续调整,销售人力数量持续下滑。从上市险企年报披露的数据看,2023年,中国人寿个险销售人力为63.4万人,同比减少5.1%;人保寿险个人业务事业群营销员为8.9万人,同比下降8.8%;中国平安个人寿险代理人数为34.7万人,同比减少22%;太保寿险月均保险营销员为21万人,同比减少24.7%;太平人寿个人代理约为23.5万人,同比下滑约40%,出现近5年来最大降幅。 对于代理人队伍脱落,新华保险副总裁王练文认为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中国寿险市场还在调整期,加之劳动力市场和宏观经济变化影响,整个行业都处于队伍下降趋势中。二是从国外经验看,代理人队伍留存率低也属于行业本身的特点。三是过去运动式、脉冲式的增员在行业内已经不起作用了,新的探索还在不断努力中。 比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2023年,代理人队伍质态持续优化,核心人力规模企稳,核心人力产能、收入稳步提升。太保寿险核心人力每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为43503元,同比增长26.6%;新华保险每月人均综合产能为6293.7元,同比提升94.4%。中国人寿销售队伍每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提升28.6%;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增长36.2%,主要得益于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增长89.5%,代理人人均收入增长39.2%。与此同时,专业化、职业化、精英化成为险企年报中描述销售队伍转型方向的热词。 “从整个行业看,代理人开始由以前的人海战术慢慢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模式。”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表示,过去的几年里,代理人渠道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国平安也主动而为,对代理人队伍质量做了全面转型,“未来3年,我们对于代理人渠道发展的策略有3个关键词:稳规模、增绩优、提产能”。 “以前是谁家的队伍大、人数多,谁家的业务份额就高,但是从2019年起整个行业发生了根本变化,靠人力驱动提升业绩的做法已经不成立了,现在必须走产能驱动高质量发展,才能促进公司和行业持续发展。”王练文表示,新华保险走的是提产能、优结构、稳增长的阶段性策略。“在短期内,提产能主要靠产品方面,主动从件均较低的健康险保费调整到件均保费较高的终身寿险;同时,向绩优队伍倾注资源,让真正有战斗力的人率先产生倍增的业务。当然从中期来看,单纯靠产能提升还不够,还要优化产品结构。我们大幅压降了3年期、5年期的产品,而大幅...
人保车险,人保财险 _2024年植物香料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结构及市场发展现状

人保车险,人保财险 _2024年植物香料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结构及市场发展现状

小微 小微
55695
2024-04-25
人保车险,人保财险 _2024年植物香料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结构及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4月25日 来源:互联网 809 49 植物香料是指以植物的芳香部位为原料,经过修治而成的原态香材。这些香材来自于植物的根、干、茎、枝、皮、叶、花、果实或树脂等部位。例如,茉莉、熏衣草取自植物的花;豆蔻、鸡舌香取自果实部;甘松、木香取自根部;檀香、沉香取自木材。在香料植物中,芳香化合物大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植物香料是指以植物的芳香部位为原料,经过修治而成的原态香材。这些香材来自于植物的根、干、茎、枝、皮、叶、花、果实或树脂等部位。例如,茉莉、熏衣草取自植物的花;豆蔻、鸡舌香取自果实部;甘松、木香取自根部;檀香、沉香取自木材。在香料植物中,芳香化合物大部分含在植物的皮、叶、花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植物香料不仅用于制作香氛和香水,还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调料以及化妆品等领域。例如,玫瑰、薰衣草、薄荷、桂花等可用于糕点、糖果、饮料、调料等各个方面,它们不仅赋予食品一定的香气,更能改善食品的风味,提高食品的质量和价值。而在化妆品领域,天然植物香料如玫瑰、薰衣草、茉莉、紫罗兰等花朵的精油,由于具有强烈的香味和对皮肤具有优良的亲和性和保湿性,被广泛添加在化妆品中,使化妆品具有特殊功效。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分析 植物香料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结构 在产业链上游,主要是植物香料的原料供应环节。这包括植物香料原料的种植、采集以及初加工。种植环节涉及选择适合的土壤、气候等条件进行种植,以确保植物香料的质量和产量。采集环节则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周期和最佳采集时间进行采摘,以获取最佳的香料品质。初加工环节则是对采集到的植物香料进行初步处理,如晾晒、烘干等,以便后续的加工和使用。 中游环节则是植物香料的加工和生产。这一环节包括香料的提取、精炼、混合等工艺过程。提取工艺可以采用水蒸气蒸馏、溶剂萃取等方法,将植物中的芳香成分提取出来。精炼过程则是对提取出的香料进行进一步的纯化和处理,以提高其品质和稳定性。混合工艺则是将不同的香料进行配比和混合,以制作出具有特定香气和功效的香料产品。 下游环节则是植物香料的应用和销售。植物香料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香水、医药等多个领域。在食品领域,植物香料可以用于调味品、糕点、糖果等产品的制作,为其增添香气和风味。在化妆品和香水领域,植物香料则用于制作各种香氛和化妆品产品,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在医药领域,植物香料则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用于制作中药或保健品等。 市场规模方面,植物性天然香料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2022年植物性天然香料市场规模约为78亿元,而全球天然香料市场规模则达到了约174亿元。这表明植物香料作为天然香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正在持续增长。 在应用领域方面,植物香料在食品、饮料、化妆品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天然产品的追求,植物香料在这些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例如,在食品领域,植物香料被用于制作各种调味品、糕点、糖果等产品,为食品增添香气和风味。在化妆品领域,植物香料则用于制作香水、护肤品等产品,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 从消费者需求来看,对天然、健康食品和饮料的需求增加,推动了植物香料市场的增长。同时,全球中产阶级人口的增长也进一步推动了高品质食品和饮料的需求,从而带动了植物香料市场的增长。 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植物香料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众多厂商参与其中。一些大型香料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而一些小型和中型企业则通过提供特色产品和服务来获得市场份额。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新的植物香料品种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被发现和开发。这进一步推动了植物香料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了解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同时,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相关深度报告REPORTS 11039 2826 3626 4426 5313 6126 推荐阅读 全球最大变质岩油田渤中26-6正式...
2024年中国白砂糖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结构及重点企业情况_人保伴您前行,人保护你周全

2024年中国白砂糖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结构及重点企业情况_人保伴您前行,人保护你周全

小微 小微
61607
2024-04-28
人保伴您前行,人保护你周全_2024年中国白砂糖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结构及重点企业情况 2024年4月28日 来源:互联网 855 52 白砂糖是一种常见的食用糖,由甘蔗或甜菜提取,经过加工和精制而成,具有高甜度和高纯度。它作为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的原料和辅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白砂糖是一种常见的食用糖,由甘蔗或甜菜提取,经过加工和精制而成,具有高甜度和高纯度。它作为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的原料和辅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食品工业中,白砂糖不仅为食品提供甜味,还参与食品的质构和口感,如糖果、巧克力、糕点、面包等。同时,白砂糖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为生产商和销售商带来经济效益。此外,白砂糖的多功能特性也为其市场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动力,例如它还可以作为发酵剂、溶剂和保湿剂等多种用途,满足了不同行业的需求。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分析 白砂糖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结构 上游行业主要包括甘蔗种植业和甜菜种植业。甘蔗和甜菜是制造白砂糖的主要原料,它们的种植和产量直接影响到白砂糖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供应。上游行业的种植技术、产量以及价格变动等因素都会对白砂糖行业产生直接影响。 中游则是制糖行业,通过对原料甘蔗或甜菜进行压榨、加热、分蜜等工艺流程,得出成品糖。这一环节涉及到糖厂的建设、设备的投入以及生产技术的研发等多个方面。中游企业的生产效率、技术水平以及成本控制能力直接影响到白砂糖的质量和价格。 下游则是白砂糖的消费领域,包括工业消费和民用消费。工业消费主要涉及食品加工、医药制造等行业,这些行业对白砂糖的需求量较大,对白砂糖的品质也有较高的要求。民用消费则主要是居民日常食用,如烹饪、烘焙、饮料制作等。下游市场的消费趋势、需求变化以及竞争格局都会对白砂糖的销售产生影响。 白砂糖行业的发展现状 2022年,全球白砂糖市场容量达到135.72亿元人民币,而中国白砂糖市场容量也达到了数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8年,全球白砂糖市场将以约0.2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达到137.81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 2022/23年制糖期,中国共生产食糖897万吨,同比减少59万吨。国内市场连续两年减产,给国内糖价上涨提供了原始动力。2023年上半年,国内白糖现货价格稳固上涨,截至6月30日,国内白糖现货加权平均价格为7044元/吨,同比上涨17.87%。 2023年上半年,ICE原糖价格大幅上涨,最高达到26.83美分/磅。这种价格波动受到国际市场供需关系、出口政策变化、以及全球通胀等因素的影响。 太古糖业(中国)有限公司是一家历史悠久的糖业公司,以其高品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太古糖业在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白砂糖产品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南京甘汁园糖业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功能红糖和功能冰糖制造企业之一,其白砂糖产品也备受消费者青睐。甘汁园注重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升,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东方先导糖酒有限公司专注于食糖全产业链经营,其白砂糖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东方先导糖酒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成为白砂糖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广西糖业集团防城精制糖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精制糖的生产和销售,其白糖产品以晶粒均匀、干燥松散、洁白有光泽等特点著称。防城精制糖有限公司在白砂糖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除此之外,还有糖谷、兴隆、兴森、百佳、泰禾、沃尔玛等品牌也是白砂糖行业的重要参与者。这些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品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健康、美味的白砂糖产品。 了解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同时,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相关深度报告REPORTS 11213 2942 3742 4542 5371 6242 推荐阅读 2024年4月28日,中国作家协会在上海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超5亿人...
2024数字藏品行业现状及市场规模、未来发展前景分析_人保财险 ,人保有温度

2024数字藏品行业现状及市场规模、未来发展前景分析_人保财险 ,人保有温度

小微 小微
58390
2024-04-29
人保财险 ,人保有温度_2024数字藏品行业现状及市场规模、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2024年4月29日 来源:互联网 535 29 数字藏品不同于实物文创产品,具有价格亲民、收藏便民等优点。数字藏品为数字出版物的一种新形态,并分为区块链作品版权和区块链数字出版产品两种产品类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数字藏品行业市场目前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元宇宙”概念的推动,数字藏品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数字藏品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数字藏品为数字出版物的一种新形态,并分为区块链作品版权和区块链数字出版产品两种产品类型。 数字藏品不同于实物文创产品,具有价格亲民、收藏便民等优点。当下数字藏品成为行业热点,品类丰富,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图片、音乐、视频、3D模型、电子票证、数字纪念品等各种形式。目前,蚂蚁、腾讯、百度在内的各大互联网巨头均开展了相关业务。以蚂蚁集团为例,自发起“宝藏计划”以来,目前已有17家博物馆加入并陆续发行数字藏品,蚂蚁链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持。 自2021年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大厂推出数字藏品以来,国内数字藏品平台数量得到了快速增长,至2022年7月已超过700个。数字藏品在艺术、文物、商品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艺术领域,数字藏品为艺术家提供了全新的展示和销售渠道,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欣赏方式。同时,数字藏品也开始与游戏、音乐、版权等领域进行跨界融合,推动了数字藏品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2021年3月,香港佳士以6935万美元拍卖出数字画作《The First 5000 Days》。数字藏品自此正式引起国内资本注意,数字藏品概念开始正式进入我国民众视野,国内数字藏品产业进入探索发展阶段。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数字藏品在市场流通方式上,有85%的数字藏品支持转赠功能,约有7%的数藏产品支持二级市场市场交易,市场上既不支持二级市场交易也不支持转赠的数藏产品占比仅占8%。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全国数字藏品产业发展热度日益攀升,市场成为众多资本争相加码布局的关键领域,国内数字藏品发行上市产品日益增多,行业规模加速扩容。据统计,2022年,我国数字藏品市场规模达3.3亿元,同比增长17.86%,较2020年复合增长19.22%。 数字藏品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数字藏品的真实价值难以衡量,投资者在入手数字藏品时,需要理性分析,避免被表面的繁荣所迷惑。市场尚未形成完善的监管机制,这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市场需要加强对数字藏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保障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此外,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投资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了解市场规则和风险,切勿盲目跟风。 蚂蚁集团于2021年6月推出了“蚂蚁链粉丝粒”小程序,于2022年现更名“鲸探”,并推出APP。它是国内最早上线的数字藏品平台,使用阿里蚂蚁链技术,对发行内容实行严格筛选管控机制、采取用户实名认证、且仅支持持有180天后无偿转赠给符合条件的支付宝实名好友。 腾讯的数字藏品平台幻核在2021年8月正式上线,但藏品暂不具备流通性。该平台发行的联盟链底层平台是至信链。百度旗下区块链品牌百度超级链,于2022年1月18日宣布上线数字藏品平台,该平台基于百度自主研发并开源的区块链技术百度超级链XuperChain。 数字藏品行业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非常广阔和乐观。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数字藏品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数字藏品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区块链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将为数字藏品行业提供更多的创新空间和发展动力。数字藏品将逐渐渗透到更多的领域,包括文化艺术、娱乐、影视、休闲、餐饮、电商、旅游等,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数字藏品行业将更加注重品质和价值的提升。随着消费者对于数字藏品的认知逐渐深入,他们对于藏品的质量和价值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数字藏品行业需要注重提升藏品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技术价值,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数字藏品行业也将加强跨界融合和产业链整合。数字藏品将与传统文化产业、旅游业、娱乐业等进行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文化数字化保护和传承。此外,数字藏品行业还将与电商平台、线下实体店等进行合作,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新商业模式。 综上所述,数字藏品行业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非常乐观。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和政策法规的完善,数字藏品行业有望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新兴产业。然而,行业内的企业和个人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
人保服务 ,人保财险 _2024年城市商业银行行业市场运行形势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 美国共和银行被关闭

人保服务 ,人保财险 _2024年城市商业银行行业市场运行形势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 美国共和银行被关闭

小微 小微
60528
2024-04-29
人保服务 ,人保财险 _2024年城市商业银行行业市场运行形势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 美国共和银行被关闭 2024年4月29日 来源:中研普华集团、央视财经、中研网 557 31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在当地时间4月26日宣布了宾夕法尼亚州监管机构关闭总部位于费城的美国共和银行的消息。这是今年美国首家被关闭的银行,其资产规模达到了约60亿美元,存款总额也达到了约40亿美元。除此之外,美国共和银行还拥有约13亿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在当地时间4月26日宣布了宾夕法尼亚州监管机构关闭总部位于费城的美国共和银行的消息。这是今年美国首家被关闭的银行,其资产规模达到了约60亿美元,存款总额也达到了约40亿美元。除此之外,美国共和银行还拥有约13亿美元的借款和其他负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次美国共和银行的关闭可能是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美国银行业面临着各种挑战,包括市场环境的变化、监管政策的调整以及经营风险的增加等。同时,美国共和银行自身可能也存在一些经营上的问题,比如不良贷款的积累、资本充足率的下降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了银行的破产。 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在声明中表示,宾夕法尼亚州监管机构已经指定其为接管人,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同时,该机构与富尔顿银行达成了协议,后者将承担美国共和银行的大部分存款,并收购其大部分资产。这一措施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减少因银行破产而引发的连锁反应。 对于美国共和银行的关闭,市场反应强烈。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投资者对银行业的信心,加剧市场的波动。同时,这也提醒了其他银行机构需要更加关注自身的风险管理,加强内部控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总的来说,美国共和银行的关闭是今年美国银行业的一个重大事件,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思考。对于银行业来说,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监管机构也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采取措施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分析: 商业银行行业发展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资产规模稳定增长: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在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贷款占资产总额的比重整体呈上升态势。然而,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在资产结构方面存在分化,例如,大型商业银行的贷款占比较高,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等中小银行则在投资资产方面有所上升。 竞争格局日趋激烈:商业银行市场的竞争包括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和竞争对手等多个方面。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和监管的放松,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同时,互联网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等新兴力量也对商业银行构成了竞争压力。 服务模式转型与创新:传统的柜面服务正在被在线和移动渠道所取代,客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APP实现查询账户、转账、购买理财产品等一系列银行业务。此外,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正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以提高风险管理、客户服务和交易结算的效率。 政策支持与引导:政府部门通过引导金融市场流动性、推动商业银行主动稳固信贷投放等方式,为商业银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商业银行也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主动盘活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加大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重点产业的支持力度。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行业发展现状呈现出资产规模稳定增长、竞争格局日趋激烈、服务模式转型与创新以及政策支持与引导等特点。然而,也需要注意到行业面临的挑战,如利率市场化、金融科技冲击等,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业务模式,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2022年城商行发展能力持续提升,有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高质量发展阶段性目标。资产规模稳中有升。截至2022年末,城商行总资产规模49.89万亿元,同比增长10.69%,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重为13.15%。经营业绩保持稳定。2022年城商行实现营业收入9326.83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2553.14亿元,同比增长6.64%。 商业银行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预计将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环境、金融政策、科技创新以及市场需求等。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转型: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商业银行将加速数字化转型。这将包括提升在线和移动渠道的服务能力,实现更高效、更个性化的客户服务,以及优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提升银行运营效率,还可以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如数字化贷款、智能投顾等。 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在全球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
2024年能源管理系统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结构及发展趋势_人保服务 ,人保有温度

2024年能源管理系统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结构及发展趋势_人保服务 ,人保有温度

小微 小微
51669
2024-04-30
人保服务 ,人保有温度_2024年能源管理系统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结构及发展趋势 2024年4月30日 来源:互联网 935 58 能源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MS)是一个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结合了现代自动化控制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的信息化管控系统。该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工业生产企业、商业建筑、公共机构等用能单位在扩大生产或运营的同时,合理C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能源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MS)是一个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结合了现代自动化控制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的信息化管控系统。该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工业生产企业、商业建筑、公共机构等用能单位在扩大生产或运营的同时,合理计划和利用能源,降低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并降低CO₂排放量。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能源管理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化工、钢铁、冶金、电力、纺织、烟草、制造等行业,以及政府机构和公共设施等领域。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能源管理系统在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4年,能源管理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550.3亿美元,并在2029年进一步增长至1138.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5.65%。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分析 能源管理系统(EMS)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结构 上游环节。IT设备制造与系统软件开发是能源管理系统产业链的上游核心。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IT设备制造商提供必要的硬件基础。同时,软件开发商负责开发能源管理系统的软件平台,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监控等功能。 传感器与执行器制造。传感器负责实时采集能源使用数据,如电力、燃气、水等,而执行器则负责根据系统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如调整设备运行状态、控制能源消耗等。 中游环节。能源管理系统集成商是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集成商根据客户需求,整合上游的IT设备、软件平台、传感器和执行器等资源,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可能包括能源监控、数据分析、预测分析、能源优化等功能。 下游环节。工业企业是能源管理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这些企业通常拥有大量的生产设备,能源消耗量大,且对能源使用的效率和成本控制有较高要求。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能源的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管理优化,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 商业建筑如办公楼、购物中心、酒店等也是能源管理系统的重要应用领域。通过能源管理系统,这些建筑可以实现能源使用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公共机构如学校、医院、政府部门等也是能源管理系统的潜在客户。这些机构通常拥有大量的能源使用设备,且对环保和节能有较高要求。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帮助这些机构实现能源使用的优化和管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 智能化和自动化。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能源管理系统可以更准确地掌握能源消耗情况,预测能源需求,并自动调整能源供应和消耗,实现节能减排。这种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管理方式将大大提高能源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能源互联网是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能源行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业态。通过建立能源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能源的在线交易、智能调度和优化配置。这将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并推动能源行业的转型升级。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未来,能源管理系统将更广泛地使用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加强对能源消耗的预测和优化,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通过分析大数据,EMS可以识别能源使用中的模式和趋势,为决策制定提供更多信息。 区块链技术将能源管理系统与能源交易和结算相结合。通过使用区块链,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直接进行能源交易,无需中介机构。这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采用,并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效率。 此外,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能源管理系统行业也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未来,能源管理系统将更加注重能源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能源的生产、传输、分配到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和管理,以实现更加环保和高效的能源利用。 能源管理系统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向着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将有助于推动能源行业的转型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并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了解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同时,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