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期货

大家保险:2024年原保费收入1377亿元 旗下财险公司实现成立以来首次盈利

大家保险:2024年原保费收入1377亿元 旗下财险公司实现成立以来首次盈利

小微 小微
62707
2025-04-24
.TRS_Editor P{}.TRS_Editor DIV{}.TRS_Editor TD{}.TRS_Editor TH{}.TRS_Editor SPAN{}.TRS_Editor FONT{}.TRS_Editor UL{}.TRS_Editor LI{}.TRS_Editor A{} .TRS_Editor P{}.TRS_Editor DIV{}.TRS_Editor TD{}.TRS_Editor TH{}.TRS_Editor SPAN{}.TRS_Editor FONT{}.TRS_Editor UL{}.TRS_Editor LI{}.TRS_Editor A{}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薛瑾)4月24日,记者从大家保险集团获悉,大家保险当日发布最新主要经营业绩。2024年,大家保险实现原保费收入1377亿元,连续三年站稳千亿平台,其中续期保费首次超越新单保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财险作为大家保险集团旗下专业财产保险公司,2024年实现原保费收入94.2亿元,同比增长超10%,业务结构持续优化,非车险业务占比突破30%。偿付能力报告初步数据显示,2024年大家财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6.8%,净利润2539万元,实现了成立以来的首次盈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家保险将服务型养老作为战略突破口,首创“城心养老”模式。截至2024年末,“大家的家”城心医养社区住户规模突破千户,整体入住率超80%。养老生态对保险业务赋能作用显著。大家人寿养老新单规模保费5年复合增长达71%,贡献率从6.8%跃升至41.3%,累计积累养老权益客户23万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解构破局利差损的分红险:特别储备“水涨” 结息水平能否“船高”

解构破局利差损的分红险:特别储备“水涨” 结息水平能否“船高”

小微 小微
40977
2025-04-22
  在市场利率下行阶段,如何压降负债成本、防范利差损风险?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向分红险等浮动收益产品求解,在寿险业内掀起结构性转型的浪潮。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从业内调研了解到,去年以来,各家保险公司持续推进一场大刀阔斧的业务重构,比如在新发产品中,分红险逐渐走向舞台中央,占比大幅提升;同时,不少公司在培训、推广、销售方面推出“课表”“任务表”……向分红险转型已经从喊口号转向动真格。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保险公司在产品转型方面摩拳擦掌,已转化出切切实实的数字。记者日前从业内获悉的一份行业交流数据资料显示,2024年分红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7658.74亿元,同比增长4.12%,增速较上年度由负转正。但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分红险距离被市场广泛接受依然任重道远。“分红型产品不太好卖,难点在于确定的收益看起来少,不确定的收益虽然有可能高,但消费者对此存疑。”北京一位头部险企人士告诉记者。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消费者不买账,与此前结息水平难以达到演示水平有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分红险分红主要源于利差益,与分红险账户的投资收益息息相关,特别是2023年投资收益低迷叠加监管部门“限高”,令很多产品的结息水平腰斩,分红实现率低于50%的产品不在少数。但业内人士也告诉记者,分红险中有平滑机制和特别储备的概念,投资收益好,一般留存至“储备池”的盈余就会增加,如果政策放松,保险公司后续有望提高结息水平,将盈余补发给客户。未来,行业需审慎确定分红水平,在有效管控负债成本的同时,保障产品竞争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产品结构重塑进行时   分红险指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产生的盈余按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的人身保险产品,分为“保证收益”和“浮动收益”两部分,保险公司需将运营收益的较大部分(不低于70%)与保单持有者共享。   在低利率、资产荒压力下,为了减少利差损风险,2024年以来,保险公司在负债端加速推进向分红险等浮动收益产品转型。   记者近日从业内获悉的一份行业交流数据资料显示:2024年,人身险行业在产品预定利率持续下调、深化“报行合一”等政策驱动下加速转型,呈现规模增长与结构优化并行的态势。2024年,普通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4070.23亿元,同比增长8.16%,占比60.24%,是行业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分红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7658.74亿元,同比增长4.12%,在经历数年的加速下滑后,首次实现保费正增长。   “近年来,市场利率快速下行。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3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处于历史低位。”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的低利率环境下,发展浮动收益型产品能够更好地帮助保险公司穿越周期、实现与客户长期共赢,有助于保险公司降低刚性负债成本、提升长期经营业绩稳健性。   保险行业的新“国十条”也提出,推进产品转型升级,支持浮动收益型保险发展。分红型产品就是浮动收益型保险产品的最主要形态。   “对寿险行业来说,超大体量的存量业务将面临利差损压力。传统保险产品的客户利益在客户投保时就确定并写入保险合同,在整个保单期间不受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泰康养老总精算师高悦解释称,过高的保底利率对投资收益刚性要求极高,也成为产生利差损风险的重要原因。站在寿险经营的视角,发展分红型产品,也有助于稳健经营,防范利差损风险。   高悦还认为,分红型产品保底利率较低,其资产配置策略相对灵活,可为追求长期收益配置更高比例的权益资产;同时,由于分红型产品的负债久期相对较短,可缓解保险公司资产负债久期匹配压力,更贴近保单持有人对长期稳定超额收益的关注。   此外,推进分红险转型,也有利于财务指标稳定。按照相关会计准则,传统险在利率下行过程中需增提大量准备金,大幅减少寿险公司报表利润。“额外的准备金计提并不真实反映公司在年度经营中的实际亏损,只是量化了公司未来30年-50年可能面临的利率风险。”高悦表示,普通型保险产品增提准备金给整个保险行业的利润和偿付能力造成了一定压力。相比之下,分红型产品受到短期利率下行的影响较小,使得寿险公司的利润指标和偿付能力指标可以保持更高的稳定性。   分红实现率有待提高   2025年的“开门红”让分红险重回主流的趋势愈发凸显,新上市的分红险数量越来越多,占产品货架的比例显著提升。不少险企还在此类产品销售培训等方面发力做功课,分红险无疑成为今年寿险市场最大看点之一。   “2025年公司将重点推动分红险转型,并规划了一系列组合拳。我们希望通过加强分红险的培训、推广、销售,有力改善未来业务结构,提高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新华保险总裁龚兴峰在该公司年度业绩会上表示,公司的目标是2025年分红险占整个业务盘子的比例不低于30%。中国平安管理层也表示,将...
年内险资举牌活跃 银行股备受青睐

年内险资举牌活跃 银行股备受青睐

小微 小微
44817
2025-04-18
  近日,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银行”)发布公告称,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关于杭州银行变更股权的批复》(浙金复〔2025〕125号),同意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保险”)受让澳洲联邦银行持有的该行3.30亿股股份。受让后,新华保险合计持有杭州银行3.57亿股股份,占截至2025年4月14日杭州银行普通股总股本的5.6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梳理,截至4月17日,年内已有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瑞众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保险等6家保险公司合计举牌上市公司12次。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普华永道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以来,中央和金融监管部门不断出台政策,鼓励险资发挥“耐心资本”的优势,加大入市力度以支撑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从险企内部的考虑因素看,当前股票市场的估值仍处于较低位置,为应对利率下行,长期配置策略也需要把握估值低点机会来增配权益资产。此外,从2024年开始,上市险企执行新会计准则,执行后股票投资市值波动会反映在投资收益和利润上,因此险企希望通过举牌来实现权益法核算,从而减少当期损益的波动性,这一因素会导致险企更多的举牌行为。   “险资频频举牌上市公司的核心动因是低利率环境驱动、政策红利释放、战略协同需求和防御性配置。”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传统固收类资产收益率下行,险资需通过高分红、低估值的权益资产(如银行股)增厚收益。   从险资举牌的标的选择上来看,上市银行是布局的重点。在上述12次举牌中,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杭州银行等多家上市银行被举牌。   在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看来,险资密集举牌上市银行,一是符合自身风险偏好,上市银行业绩表现亮眼,股息率较高,且总体而言公司治理健全,经营风格稳健,具有穿越周期的能力。二是现阶段上市银行估值总体较低,特别是受到外部冲击的情况下,银行股票的防御属性加上被低估的特征,受到险资青睐。   “通过入股银行等金融机构,险资可强化银保联动等渠道合作,提升业务协同效应。”田利辉表示,对险资而言,举牌银行股能够实现收益与风险的相对平衡,稳定分红对冲负债成本,银行股波动性低,适合作为长期配置压舱石。对银行而言,引入险资可以优化股权结构,提振市场信心。   新华保险方面也提到,投资杭州银行,公司可以通过配置红利资产优化资产配置,增加长期股权投资底仓资产,促进银保业务协同,增强公司在金融服务领域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全面助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展望未来,杨海平认为,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和2025年货币政策定调,低息环境将延续,同时外部冲击带来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在这种环境下,预计险资举牌增持银行股会变得更常见。   “未来险资举牌趋势是银行股持续受青睐。”田利辉表示,险资举牌是低利率、政策引导与战略协同的必然选择,银行股因高分红与防御性成为“主战场”。预计未来险资会聚焦高分红、低估值的防御性资产,同时布局新能源、科技等成长赛道。   此外,业内人士提示,险资举牌也要更注重标的的质量与风险匹配。周瑾表示,由于我国的股票市场还不够成熟,波动性也更高,因此险资的举牌也要特别关注风险。首先,要做好自身的战略资产配置,基于资产负债匹配的考虑,秉承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科学决策股票的配置比例和仓位;其次,要审慎选择举牌标的,优先考虑过往分红稳定、公司基本面向好、长期升值潜力大的股票,避免短期炒作的题材,并做好充分的调研和分析;最后,要提升自身风控能力,从制度、流程、数据、模型、考核等方面,夯实投资风控体系,规范投资行为。...
年内93家A股上市公司拟购董责险 同比下滑16%

年内93家A股上市公司拟购董责险 同比下滑16%

小微 小微
65614
2025-04-17
  4月15日,华映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3家A股上市公司同时发布拟购买董责险的公告,引发投资者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购买董责险步履稍有放缓。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4月16日,年内已有93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披露董责险购买计划,相较于去年同期减少16%。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受访专家表示,年内拟购买董责险的上市公司数量同比有所下降,与市场消化风险、成本控制、公开赔付案例较少、赔付周期长等因素有关。从长期来看,随着司法实践推动和公开赔付案例增多,董责险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上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董责险”全称是“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是一种保障上市公司董监高在履职过程中,因工作疏忽、不当行为被追究责任时,由保险公司赔偿法律诉讼费用及承担其他相应民事赔偿责任的保险。   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律师王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年内拟购董责险的上市公司数量减少,可能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市场环境趋稳,企业风险感知有所变化;二是经营压力与成本控制,部分企业削减非核心支出,而董责险作为非强制险种,可能被削减;三是法律与监管调整的滞后影响,尽管去年施行的公司法加强了董监高责任,但实际诉讼案例尚未大规模爆发,部分企业对风险紧迫性认知不足。   与此同时,近年来,董责险费率呈现下降趋势。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保险团队与险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董责险市场报告(2025)》显示,2023年董责险费率变化出现转折,呈现出下降趋势。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整个2024年度,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董责险简单平均费率不足千分之五。   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徐昱琛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董责险费率下降受到以下因素影响:一是董责险赔付滞后性。董责险赔付具有明显的长尾效应,从索赔到最后结案可能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目前来看,董责险公开赔付案例较少。二是董责险市场竞争加剧。早期开展董责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较少,险企进入董责险市场时也较为谨慎,近年来随着新险企加入,市场竞争加剧,董责险费率有所下滑。   记者梳理发现,近几年,拟投保董责险的上市公司数量呈现波动态势。2022年、2024年,拟投保董责险的上市公司数量同比增速均超过30%,而2023年拟投保董责险的上市公司数量则同比有所下滑。总体来看,国内上市公司对董责险的投保率相对国外而言仍处于较低位,董责险要进一步“扩圈”,仍需保险业持续发力。   徐昱琛认为,董责险投保率较低一方面与市场透明度不足有关,许多保险公司因保密协议而不公开董责险的理赔情况,导致许多上市公司对董责险的理赔情况缺乏了解,影响了投保率;另一方面,董责险现有条款中存在除外责任,如故意行为(保险公司不承担被保险人因故意行为而导致的损失)、行政罚款(保险公司不承保被保险人因行政罚款或违法所得而导致的损失)等,其中部分除外责任的界定较为模糊,在理赔时容易引发法律纠纷。此外,与董责险相关的市场规则与法律制度尚不成熟,也对董责险的投保率产生了影响。   展望未来,王民表示,董责险市场短期调整是周期性与结构性问题叠加的结果,从长期来看,随着相关司法实践的推动与保险赔付案例的增多,董责险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上升。...
超1600亿!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加快落地,更多险企出手

超1600亿!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加快落地,更多险企出手

小微 小微
81974
2025-04-14
.TRS_Editor P{}.TRS_Editor DIV{}.TRS_Editor TD{}.TRS_Editor TH{}.TRS_Editor SPAN{}.TRS_Editor FONT{}.TRS_Editor UL{}.TRS_Editor LI{}.TRS_Editor A{} .TRS_Editor P{}.TRS_Editor DIV{}.TRS_Editor TD{}.TRS_Editor TH{}.TRS_Editor SPAN{}.TRS_Editor FONT{}.TRS_Editor UL{}.TRS_Editor LI{}.TRS_Editor A{}   保险资金入市正在提速。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第二批保险资金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正加快落地,同时还有更多险资筹划申请试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险资入市方式的创新探索,今年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的规模已从500亿元增至1620亿元,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也从2家增至8家,均为寿险公司。据了解,第二批试点公司正紧锣密鼓地从架构、流程等方面推动试点落地,推进私募证券基金设立及投资工作。与第一批试点不同,不少公司倾向于单独发起设立私募证券基金。   试点规模已达1620亿元   “我们也想申请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已经在准备材料。”一位保险资管人士近日告诉券商中国记者。   所谓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指的是保险公司出资设立私募证券基金,主要投向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   去年9月,中央金融办和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构建“长钱长投”制度环境的重点工作安排。今年1月,中央金融办等六部委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其中要点之一,是提升实际投资比例,包括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扩大等。   公开信息显示,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始于2023年10月。第一批获批试点的是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两家公司各出资250亿元,设立规模500亿元的公司制基金,即鸿鹄志远(上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下称“鸿鹄基金”)。鸿鹄基金也是首家险资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024年2月29日宣告成立,随后于当年3月4日正式启动投资。   中国人寿方面透露,截至2025年3月初,鸿鹄基金已投资落地500亿元,取得了风险低于基准、收益高于基准的良好业绩表现。   第二批获批试点的保险公司有8家,规模合计1120亿元。今年1月,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及相关保险资管公司获准以契约制基金方式参与试点,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规模合计520亿元。3月初,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保险、平安人寿等5家保险公司获批开展试点,规模合计600亿元。   至此,已有8家保险公司获批参与试点,合计规模达1620亿元。其中,第二批批复的1120亿元高于此前监管部门最初拟定的1000亿元,显示各家保险公司参与试点的积极态度。据了解,在第二批试点名单中,有的机构申请规模远高于最终获批金额。   值得一提的是,首批试点中的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继续获批第二批试点,获批金额200亿元,将共同发起设立鸿鹄基金二期。其他公司方面,据中国人保在公司业绩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人保寿险获批规模为100亿元。   另据了解,多数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获批金额均在百亿左右。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与当下参与试点的机构都是大公司有关。”   目前,获批试点的保险公司正在加快推进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多家保险公司倾向于单独发起设立私募证券基金。   试点机构获配套政策加持   在获得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的前两批机构名单中,寿险“老七家”均已在列。大中型保险机构积极参与该试点,一方面是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另一方面的重要原因在于,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险资入市投资的堵点、卡点。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点是,会计计量方式有助于保险公司平滑权益市场波动对其利润表的影响。   实际上,不少保险公司都具有股票投资资质,但在新会计准则下,保险公司诸多权益类资产要归入交易性金融资产。这意味着,其市值变动直接体现在当期利润中,会加大利润与资本市场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保险公司进行权益投资的积极性,导致险资的权益投资保守化和短期化。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的实行,有利于解决这一“痛点”。比如,鸿鹄基金试点权益法核算,即被认为有利于长期投资。   国泰海通非银团队分析,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各出资50%设立公司制基金投向了二级权益市场,在会计计量上可以采用长期股权投资方式,避免市值波动对当期利润的影响。在新会计准则下,采用权益法核算,将私募证券基金公司的利润和分红按比例计入投...
人保财险多措并举应对极端大风天气 确保“早赔快赔预赔”

人保财险多措并举应对极端大风天气 确保“早赔快赔预赔”

小微 小微
58652
2025-04-11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赵白执南)中央气象台4月10日18时发布大风橙色预警,预计4月11日至13日,华北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性大风。记者4月11日从人保财险了解到,面对极端天气,人保财险全面落实人保集团工作要求,第一时间启动大灾应急响应。人保财险党委、总裁室作出部署,要求提前做好大风应对,建立总分专班值班制度;涉灾地区相关分公司迅速按要求在大风来袭前落实落细一系列应急保障举措。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是全面加强组织保障。人保财险北京、天津、河北分公司均已增加值班值守人员,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实时跟进灾害事故处置进展,确保应急信息高效传递,迅速响应做好各项大灾应急举措,并根据政府和社会抢险救灾安排,随时配合政府部门开展施救。人保财险天津、河北分公司积极主动与当地政府相关应急、农业部门密切沟通,在政府部门全面统筹下,提前安排骨干资源前置一线开展防灾减灾和后续理赔响应工作;结合历史受灾情况,重点巡查山区、桥梁、立交等风口地势高风险区域;根据气象部门实时监测数据,联动交通、住建部门排查老旧房屋等民生项目隐患,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密度。此次大风降温天气具有一定的极端性,恰逢当地设施农业春季生产季和水稻育秧期,易造成设施棚体、棚膜损坏,短时低温可能会造成水稻幼苗发育迟缓,影响正常生产,河北保定市分公司理赔人员在大风降温来临前帮助清苑区西瓜种植户加固蔬菜和育秧棚室,切实压紧棚膜,尚未播种的秧田,待大风降温天气过后再播种。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二是提前准备应急资源。协调重点维修企业,保证维修资源,截至目前,该公司北京地区已统一调派大灾支援人员27人,做好辖区内支援准备,锁定156辆救援车辆,满足大灾救援任务,提前部署前置保全场地4个,确保对大灾期间重大事故车辆的快速处置。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三是积极开展行业协同。人保财险京津冀分公司主动联合行业主要主体,对大风灾害期间涉及各方的事故,互认定损标准、定损结果,便于快速完成双方、多方事故处理,统筹做好无差别救援;主动对接各区农业农村局,统一辖内农险理赔赔付标准。   四是提前做好资金准备,确保“早赔快赔预赔”。人保财险已开通理赔绿色通道,实施车险“三免四快”(免现场查勘、免气象证明、免费救援,快速救援、定损、维修、赔付);启动农险预付机制,简化手续,优先保障农户恢复生产;畅通24小时报案热线95518及线上报案渠道,全天候提供服务。...
4月10日收盘玉米期货持仓较上日减持35503手

4月10日收盘玉米期货持仓较上日减持35503手

小微 小微
49526
2025-04-10
玉米期货盘面情况:4月10日,玉米期货主力合约收跌0.13%至2273.0元,当日最高价报2278.0元,最低价报2259.0元,持仓量:-35503手至716994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玉米期货实时行情 更新时间:---- 最新价 -- 涨跌值 -- 涨跌幅 --   资金流向:截至下午15:00收盘,玉米期货资金整体流入1127.98万元。 (2025年4月10日)今日玉米期货资金流向 品种 资金流向 成交量(手) 成交额(元) 玉米期货 1127.98万元 351583 7977226200 ...
4月10日收盘红枣期货资金流入1892.35万元

4月10日收盘红枣期货资金流入1892.35万元

小微 小微
62850
2025-04-10
红枣期货盘面情况:4月10日,红枣期货主力合约收涨0.84%至9000.0元,当日最高价报9060.0元,最低价报8960.0元,持仓量:-2451手至56722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枣期货实时行情 更新时间:---- 最新价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涨跌值 -- 涨跌幅 --   资金流向:截至下午15:00收盘,红枣期货资金整体流入1892.35万元。 (2025年4月10日)今日红枣期货资金流向 品种 资金流向 成交量(手) 成交额(元) 红枣期货 1892.35万元 33563 302570432 ...
2025年4月10日今日现货棉花价格最新报价多少钱一吨

2025年4月10日今日现货棉花价格最新报价多少钱一吨

小微 小微
66200
2025-04-10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5年4月10日今日现货棉花价格最新报价多少钱一吨 地区 1129B 2129B 3128B 4128B 1228B 2227B 广东 14950 14456 14227 13820 13916 12547 河北 14600 14317 14193 13890 13917 12450 河南 14663 14291 14119 13781 13848 12427 江苏 14900 14625 14243 13950 14017 12370 山东 14700 14251 14158 13750 13826 12387 四川 14900 14450 14270 13865 13974 12519 新疆 14415 14233 14024 13613 13706 — 浙江 14750 14246 14033 13856 13939 12115 棉花期货实时行情 更新时间:---- 最新价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涨跌值 -- 涨跌幅 --   备注:行情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4月9日收盘菜籽油期货持仓较上日减持22032手

4月9日收盘菜籽油期货持仓较上日减持22032手

小微 小微
53227
2025-04-09
菜籽油期货盘面情况:4月9日,菜籽油期货主力合约收跌0.96%至9205.0元,当日最高价报9357.0元,最低价报9108.0元,持仓量:-22032手至138614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菜籽油期货实时行情 更新时间:---- 最新价 -- 涨跌值 -- 涨跌幅 --   资金流向:截至下午15:00收盘,菜籽油期货资金整体流出2.91亿元。 (2025年4月9日)今日菜籽油期货资金流向 品种 资金流向 成交量(手) 成交额(元) 菜籽油期货 -2.91亿元 500993 4623163400 ...
最新评论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