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很多投资人第一次听到“AI医疗”,脑海里闪过的是医院大厅里滚动播放的“智慧医院”宣传片。报告开篇就提醒:那只是“面子”,真正的“AI医疗”有三层内核——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数据层:把80%的非结构化医疗数据(影像、病理、语音、手写病历)变成机器可读的标准化燃料;
2. 算法层:让机器在“肺结节、糖网、骨折、脑出血”这些单病种上,把准确率卷到比高年资医生还高;
3. 场景层:把AI嵌入“诊前预问诊-诊中辅助决策-诊后随访”全流程,让医生点鼠标的时间缩短一半,让患者少跑两趟医院。
一句话:AI医疗不是“大屏演示”,而是“临床操作系统”。只买硬件不装系统,就像给手术室装了4K电视却忘了请麻醉师,再炫也救不了命。
中研普华把2025-2030定义为“AI医疗跃迁五年”,浪头有多高,先看浪从哪来:
1. 政策浪:从“鼓励”到“刚需”
2024年起,卫健委发布《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一口气列出84种具体场景,涵盖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院管理、医学科研四大类;国家医保局给“AI辅助诊断”单独设立收费编码,医院用AI看片可以正大光明收费;药监局的“AI三类证”审批提速,截至2024年底,已有近百款AI影像产品拿证,比三年前翻了两番。
2. 需求浪:从“锦上添花”到“雪中送炭”
中国病理医生缺口高达数万,基层医院“会看片的不会看病,会看病的不会看片”;放射科日均阅片量超过人体极限,漏诊风险陡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肺结节、脑卒中这些“沉默杀手”,需要AI把“早筛”下沉到县域。AI医疗不再是“加分项”,而是“续命项”。
3. 技术浪:从“可用”到“好用”
多模态大模型让AI同时读懂“影像+病理+病历”,准确率再上一个台阶;国产AI芯片把算力成本砍掉一半,县级医院也用得起;5G+边缘计算让“乡镇拍片—AI秒级回传—专家远程复核”成为现实。
报告把2025-2030的AI医疗切成“三条主赛道”——AI影像、AI辅助决策、AI新药研发。别急着押注,先看清楚五种玩家的底牌:
1. 平台系:手握算力、算法、数据,赚的是“基础设施租金属”;
2. 影像系:拥有三类证、医院渠道、影像数据,赚的是“按片收费”现金流;
3. 药企系:掌握靶点、临床管线、真实世界数据,赚的是“新药+伴随诊断”双轮驱动;
4. 信息化系:拥有医院HIS、电子病历接口,赚的是“软件订阅+升级服务”;
5. 机器人系:把AI嵌入手术、康复、服务机器人,赚的是“设备+耗材+服务”长尾收入。
终点只有一个:谁能把“医保支付 + 商业保险 + 医院降本增效”三层收益跑通,谁就能在2028年之后享受“规模溢价 + 数据溢价”的双重红利。
中研普华用“临床刚需度×技术成熟度×政策密度×退出通道”四维打分,筛出六大赛道:
1. AI医学影像
肺结节、糖网、骨折、脑卒中产品已拿三类证,医保编码落地,医院按“次付费”采购,现金流稳如写字楼租金。
2. AI病理诊断
把“病理医生看一天”压缩到“算法跑三分钟”,2026年有望拿到第一张三类证,背后是“缺人+缺经验”双重痛点,渗透率提升空间最大。
3. AI辅助手术
手术机器人+AI导航,把“高难度手术”变成“标准化流程”,2027年或纳入医保谈判,背后是“手术量激增+医生培养周期长”双重矛盾。
4. AI新药研发
把“十年十亿美金”压缩到“三年三亿人民币”,晶泰科技、英矽智能等头部企业已拿到跨国药企大单,2028年或迎来“个性化药物”上市潮。
5. AI慢病管理
把“院内诊断”延伸到“院外随访”,与保险、药企、互联网医院分账,2029年或覆盖半数以上糖尿病患者。
6. AI医疗大模型
多模态、多病种、多场景,一个模型打通“影像+文本+语音”,2025年已有医院开始试点,谁能拿到“医疗大模型备案证”,谁就能做“医疗界的Windows”。
1. 产业资本:别再只盯“影像”,去盯“病理+新药研发”,现金流稳、技术壁垒高、退出通道清晰;
2. 地方政府:把“AI医疗产业园”做成“公共算力+数据湖+注册证绿色通道”,先建“基础设施”再引“企业入驻”,土地变资产,资产变税收;
3. 医院集团:把“AI诊疗中心”做成“特区”,先拿医保支付,再谈科研转化,用临床资源换股权;
4. 保险公司:把“AI早筛”写进“惠民保”,用“筛查+干预”降低赔付,反向向医院收“健康管理费”;
5. 民营检测公司:别再只做“to B代工”,去建“to C品牌”,用“短视频+私域”卖早筛套餐,把“检测服务”变成“会员制”。
结语:别再小看一次AI读片,它可能是“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第一颗钉子
过去十年,医疗靠“医保扩面”放量;未来十年,医疗靠“精准提效”定价。算法会越来越聪明,数据会越来越多,算力会越来越便宜。
中研普华依托专业数据研究体系,对行业海量信息进行系统性收集、整理、深度挖掘和精准解析,致力于为各类客户提供定制化数据解决方案及战略决策支持服务。通过科学的分析模型与行业洞察体系,我们助力合作方有效控制投资风险,优化运营成本结构,发掘潜在商机,持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若希望获取更多行业前沿洞察与专业研究成果,可参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最新发布的,该报告基于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为企业战略布局提供权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