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健康告知”也能投保 医疗险掀新风向

小微 小微
71673
2024月12月04日

不用健康告知也可以投保医疗险?12月3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国寿财险上线了一款名为“惠享保(免健告)百万医疗险”的医疗险产品,以免健康告知为卖点。事实上,商业医疗险领域正逐步掀起“免健康告知”的新风向。已有多家保险公司推出免健康告知的保险产品。既有百万医疗险产品,也有重疾类产品。不用看复杂的健康告知就能投保,到底是真的降低了投保门槛,还是营销噱头?消费者该如何抉择?

“免健康告知”也能投保 医疗险掀新风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多险企跟进“免健告”

众所周知,健康告知是指保险公司在投保前了解投保人的健康情况,是保险公司评估风险的重要环节。在投保过程中,健康告知往往是投保成功与否的关键,健康告知无法通过,被拒保、除外的情况并不罕见。

以往,为降低投保门槛,个别年金险、意外险等不涉及疾病理赔的产品会进行免健康告知的设计。不过,今年以来,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免健康告知医疗险产品。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国寿财险上线了一款名为“惠享保(免健告)百万医疗险”的医疗险产品,以免健康告知为卖点,且一般既往症可赔付。

如果拉长时间线来看,年内众安保险推出的“爸妈安康保百万医疗险”和升级后的“众民保”;中华财险推出的“中华全民保重疾险”等,均属于免健康告知的保险产品。可以看出,越来越多保险公司开始跟进免健康告知。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免健康告知医疗险解决了没有时间或精力去了解健康告知、不会填写健康告知书,以及因健康状况被拒保的痛点。这种医疗险适合健康状况欠佳,或者因年龄等其他原因难以购买传统医疗险的人群投保。

资深精算师徐昱琛进一步分析,免健康告知医疗险其最大的优点就是无需健康告知,这就代表了,即使是身体条件很差的老年人群体、身患重疾的带病体等,也能获得保险保障。

从市场反应来看,医疗险免健康告知确实受到了一些消费者欢迎。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上述的几款免健康告知医疗险中,部分成为了互联网渠道的“网红”产品。

需重点关注赔付范围

不过,免除健康告知并不代表所有疾病都可以理赔。

以“惠享保(免健告)百万医疗险”为例,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投保界面写明,责任内一般既往症可赔付,但不承担初次投保前、等待期内或非连续重新投保前已罹患的严重疾病,及因该疾病或并发症导致的医疗费用;不承担初次投保前或非连续重新投保前已发生意外事故导致的相关医疗费用。

此外,北京商报记者对比发现,一些免健康告知类产品的价格略高于普通百万医疗险,且相对来说,在报销比例、免赔额等方面,或多或少会逊色于普通的医疗险产品。有保险代理人告诉记者,投保免健康告知的产品,仍需要关注既往症,并看清投保条件。

徐昱琛提示,虽然产品本身免健康告知,但这并不代表投保人所有的医疗费用支出都可以获得保险赔付。消费者投保前要看清产品要求,了解既往症等是否在赔付范围、了解免赔额和报销比例。

“如果消费者能够顺利通过普通百万医疗险的健康告知,更建议消费者考虑普通的百万医疗险,这是因为含有健康告知的保险产品,一般来说其性价比会更高,保障范围会更大,续保条件会更好。”徐昱琛补充道。

非标体保险迎政策红利

在医疗险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既往症和慢性病人群普遍被定义为非标准健康体人群,相比健康人群来说理赔风险更高,因此被绝大部分医疗险排除在外。

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非标体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专题报告》显示,全国慢病人群数量已超4亿人,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60%。且与健康人群相比,带病群体对医疗保障的需求更为迫切。

近年来,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带病体保险发展,非标体保险迎来了政策红利期。年内,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到,引导保险公司积极发展面向各类风险群体的商业医疗保险。大力发展适合老年人保障需求和支付能力的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产品,合理扩大对既往症和慢性病人群的保障,着力满足高龄老年人保障需求。《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丰富普惠保险产品供给,改善投保理赔服务,为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提供全面保险保障。

在此背景下,保险公司也在带病体保险、非标体保险领域持续探索,带病人群的保险需求正在被挖掘。付建直言,免健康告知医疗险的推出,有利于扩大保险覆盖面,降低投保门槛,使更多人能够享受到保险的保障功能。同时,这种医疗险也可以帮助保险公司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

展望未来,徐昱琛预测,市面上会涌现更多低门槛的医疗险产品,包括面向非标体的产品、免健康告知的产品等,这些产品也将成为主流医疗险之外的市场补充产品。

北京商报记者 李秀梅

(编辑:李京硕) 关键字: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新年首家!这家券商另类子公司获批,头部公司跟投收益表现亮眼

新年首家!这家券商另类子公司获批,头部公司跟投收益表现亮眼

小微 小微
64334
2024-01-28
1月26日,证监会公告显示,核准世纪证券通过设立子公司从事另类投资业务,限参与创业板、科创板项目跟投。这是2024年首家获批设立此类子公司的券商。受跟投制度的影响,另类投资子公司目前已成为大部分证券公司的“标配”。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利润贡献方面,另类投资子公司的表现也相当突出——尽管总资产占集团的比重仅有1%—2%左右,但是净利润占比远超这一数字。事实上,A股市场近期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有数据显示科创板跟投红利仍旧明显。若科创板指数回升,券商跟投和股权投资盈利能力则有望进一步提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世纪证券另类子公司获批设立 根据证监会公告,此次世纪证券被核准通过设立子公司从事另类投资业务(限参与创业板、科创板项目跟投)。不过,该公司还需依法完成子公司筹建工作,配备人员、系统、场所,直至筹建情况通过住所地证监局现场检查,方能实际开展业务。 同时证监会表示,世纪证券应当切实履行母公司的管控责任,加强对子公司的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定措施切实防范与子公司的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风险,督促子公司稳健经营、依法展业。 正如监管批复中提到的,世纪证券设立另类投资子公司,主要还是为了配合投行业务的跟投需要。此外,由于另类投资子公司业务范围拟包括股权投资,亦与投行业务能力、发现项目的能力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世纪证券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3%,俨然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该公司也提到,将积极发掘优质IPO潜在标的,将IPO项目作为投行业务的重要来源。 世纪证券也在2022年年报中强调,要从传统业务向“投行+投资”双投业务转型,在资源、人才、政策费用等方面加大对投行业务的投入力度。截至2022年底,世纪证券投行人员数已达到148人,相比2021年底的76人,几乎实现了翻倍。 另类子公司已成券商标配 根据证监会公告,2022年以来,共有甬兴证券、中邮证券、国新证券及世纪证券四家证券公司获批设立另类投资子公司,以参与科创板和创业板跟投。 与此同时,多家外资券商亦在积极谋求该牌照——此前,高盛高华证券、摩根士丹利证券、东亚前海证券等外资或合资券商已相继获批开展另类投资业务。 毕马威日前发布的2023年中国证券业调查报告显示,受跟投制度的影响,证券公司正在加速布局“投行+投资”的业务模式,新设另类投资子公司为项目跟投铺路。截至2023年7月底,全证券行业共有82家证券公司设立了另类投资子公司。 “投行+投资”的业务模式对证券公司挖掘项目价值和估值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注册制则疏通投资退出环节,有望缩短券商私募股权/另类投资子公司参与项目投资的投资周期,提升业绩的确定性和收益率。 国联证券非银分析师刘雨辰认为,虽然目前监管强调一二级市场平衡,预计短期投行业务收入仍承压。但后续“投行+PE直投”产业链有望带来新的增长极。 截至2023年11月末,科创板跟投红利明显。作为证券公司另类投资子公司或相关子公司参与跟投的有36家机构,合计跟投金额47亿元,合计的账面浮盈达4.4亿元。“若科创板指数回升,券商跟投和股权投资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刘雨辰表示。 头部券商跟投收益可观 在综合性金融服务能力比拼日趋白热化,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头部券商的另类投资子公司也成为注册制背景下的重要获益者。 华创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券商跟投科创板新股持有的市值合计约470亿元,累计实现浮盈约160亿元,累计收益率达到52%,远高于自营投资的收益水平。 2024年1月17日,申万宏源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罗钻辉在研报中提到,科创板开市至今,头部券商参与跟投本金均在20亿以上,多数中小券商不足5亿;头部券商参与跟投收益率约40%,相对于其他资本金业务,投行资本化具有更高的ROE水平。 华创证券金融行业研究主管洪锦屏指出,2019年科创板开市后,另类投资子公司投资规模和业绩贡献均逐步提高。在2022年末总资产规模排名前5的证券公司另类投资平台中,国泰君安证裕和华泰创新投资的总资产在2018年末分别为10.3亿元和5.7亿元,2022年末分别增长至53.5亿元和44.6亿元。 在利润贡献方面,另类投资子公司的表现更加突出,尽管总资产占集团的比重仅有1%—2%左右,但是净利润占比远超这一数字。例如,海通创新2022年实现净利润16.6亿元,占集团净利润比重达到25.4%,中信证券投资和中金浦成的净利润占比也在某些年度超过了10%。...
属龙董事长大盘点:掌舵超500家A股公司近8万亿市值

属龙董事长大盘点:掌舵超500家A股公司近8万亿市值

小微 小微
56662
2024-02-15
(原标题:属龙董事长大盘点:掌舵超500家A股公司近8万亿市值,汇集肉制品、石化和保险等领域“龙头”,8家公司净利润连续5年增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年是龙年,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高贵和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今天是龙年初六,是大小商家“开市”的好日子,寓意财源滚滚好运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值此特殊时节,数据宝祝愿大家新的一年六六大顺,并对龙年(由于农历龙年与阳历月份略有差别,暂不考虑这一差异,其他生肖同理)出生的董事长们进行大盘点,他们是怎样一个群体,掌舵这些公司规模和业绩都如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509名董事长属龙 60后占比超六成 董事长是公司的灵魂人物,对公司决策起关键作用。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2月8日,A股共计5313家公司披露董事长相关信息,这些董事长中,大到年逾80岁的“老年派”,小到80后和90后的“少壮派”。 其中,太阳电缆的李云孝以87岁的高龄成为A股最年长的董事长。狮头股份的吴家辉、春立医疗的史文玲以及ST实华的刘汕,均出生于1998年,是A股最年轻的3名董事长,其中吴家辉是狮头股份原实际控制人吴旭之子;史文玲是春立医疗实际控制人史春宝、岳术俊夫妇的女儿;刘汕是ST实华实际控制人刘军之子。 上述5300余家上市公司中,龙年出生的董事长共有509名,仅次于生肖属猴和蛇的。 509名董事长年龄分布于1940年、1952年、1964年、1976年及1988年,其中1940年出生董事长仅有1名,即现任双汇发展董事长万隆;60后是属龙董事长的主力军。1952年出生的董事长有26名,占比5.11%;1964年出生的董事长人数最多,有335名,占比近66%;1976年出生的董事长占比23.38%,1988年出生董事长占比5.5%。 先进制造业和信息技术公司集群 属龙董事长掌舵的509家公司分布在哪些行业和地区,公司属性如何?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从行业分布来看,509家公司分布在30个申万行业(综合行业除外),先进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行业公司数量较多,机械设备、基础化工、电力设备、电子和计算机5个行业的公司数量居前,其中机械设备行业共有51家,占比10.02%;石油石化行业仅有1家,银行、美容护理和煤炭行业各有3家。 从地区分布来看,30个省市均有涉猎。广东、江苏和浙江等省市公司数量较为集中。广东以80家公司的数量位居首位,占比15.72%,浙江、北京、江苏数量占比均超过10%。 从公司属性来看,民营企业数量多达329家,占比64.64%;国有企业122家,占比接近24%。 手握近8万亿市值 千亿军团多达11家 从公司规模来看,截至2月8日,属龙董事长掌舵509家公司市值合计近8万亿元,占全部A股总市值比例接近11%,市值低于10亿元的公司18家,百亿市值公司超过130家,这其中不乏大量的行业“龙头”。 千亿市值公司11家,董事长们均出生于1964年。具体来看,石化龙头中国石油市值超1.4万亿元,其次是保险龙头中国太保市值超2000亿元;光大银行、中国广核等4家公司市值超1500亿元。 这11家公司中,仅长城汽车属于民营企业,公司董事长为创始人魏建军。在《2022年全球CEO品牌守护指数榜》中,魏建军位列全球第三,中国第一。肉制品龙头双汇发展市值接近千亿元,公司董事长为1940出生的万隆,以84岁高龄跻身A股年纪第二大的董事长。 截至2023年三季末,509家公司资产合计27.67万亿元,千亿资产公司有24家,万亿资产公司6家,位居前三的是光大银行、中国石油、宁波银行,总资产分别为6.83万亿元、2.79万亿元及2.67万亿元,另外中国太保、南京银行总资产也超过2万亿元。 3家千亿资产公司属于民营企业,分别是长城汽车、国金证券、晶澳科技,其中晶澳科技董事长靳保芳出生于1952年,晶澳科技是国内光伏行业企业中产业链完整、结构布局协调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创始人靳保芳带领晶澳科技市值最高冲击至1850亿元,截至当前市值仍超过550亿元。 掌舵公司业绩节节攀升 8家公司净利润2018年以来持续增长 上市公司业绩与政策、行业环境密切相关,与此同时,董事长等高管的决策对公司的经营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数据宝统计,属龙董事长掌舵的509家公司自2018年以来业绩稳中向上,净利润由2018年的2797.17亿元(500家公司)增至2022年的4984.15亿元。除2020年以外,2019年、2021年、2022年整体净利润增幅均超过10%,2022年整体净利润较2018年增长77.85%,在十二生肖董事长掌舵上市公司中,同期增幅位居前列。 具体到单家公司,2018年~2022年,净利润连续增长...
节前“大肉签”惊艳市场!龙年第一只新股申购,这家ODM巨头来了

节前“大肉签”惊艳市场!龙年第一只新股申购,这家ODM巨头来了

小微 小微
74189
2024-02-19
春节假期前一周,A股迎来了“大肉签”诺瓦星云,该股首日涨超200%,单签收益超10万元,为近两年来最赚钱新股。但值得注意的是,2月上市的新股,也出现了首日破发的现象。节后首周(2月19日—2月23日),根据目前发行安排,A股市场暂时仅有1只新股将进行申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龙旗科技将申购 根据发行安排,龙旗科技将于本周三申购,公司拟登陆沪市主板,本次拟发行6000万股,其中网上发行1440万股,单签申购上限为14000股,顶格申购需配沪市市值14万元。 招股书显示,龙旗科技系从事智能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综合服务的科技企业,属于智能产品ODM行业。公司业务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头部消费电子品牌商和全球领先科技企业提供专业的智能产品综合服务,主要客户包括小米、三星电子、联想、荣耀、OPPO、vivo、中邮通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公司深耕行业近20年,形成了涵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AIoT产品的智能产品布局。公司主要向合力泰、信利光电、欧菲光、泰科源、高通、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厂商采购屏幕、机壳、摄像头、功能IC、存储器、主芯片、电池、电声类、PCB等电子产品零部件。 目前,公司在上海、深圳、惠州、南昌、合肥等多地拥有研发中心,研发和技术团队规模超3000人,具有高通、MTK、紫光展锐等多个平台的开发经验以及Android、RTOS和WearOS等操作系统的开发能力;公司在惠州、南昌设有智能产品制造中心,在印度、越南等地布局了海外制造中心,已初步形成全球交付能力。 根据Counterpoint数据,龙旗科技2022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38亿台,占全球智能手机ODM/IDH出货量的28%,位居全球第一位,已成为智能产品研发与制造领域的领先科技企业。 2020年—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64.21亿元、245.96亿元、293.4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2.98亿元、5.47亿元、5.6亿元。 公司本次拟募集资金18亿元,本次募资将用于惠州智能硬件制造项目、南昌智能硬件制造中心改扩建项目及上海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其中,惠州智能硬件制造项目、南昌智能硬件制造中心改扩建项目主要建设目的系增强公司智能手机、平板电脑、AIoT产品的制造交付能力,系围绕公司已有核心技术开展的建设项目。上海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主要建设目的系升级公司研发基础设施,为公司持续研发提升核心技术及在研技术提供硬件支持,目的是推动已有核心技术的升级与拓展。 未来,公司将以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为核心,向AIoT领域不断延伸扩展,将公司打造为一个具备全面智能产品ODM交付能力的科技企业。 2月新股现分化 值得注意的是,2月以来上市的新股,首日表现出现明显分化。Wind数据显示,2月至今,共有5只新股(含北交所)上市交易,其中3只首日上涨,2月8日登陆创业板的诺瓦星云表现尤为亮眼,但同日登陆科创板的上海合晶破发,收盘跌超6%;另外,2月2日登陆北交所的海�N药业盘中破发。 具体来看,诺瓦星云首日大幅高开,盘中最高涨至418.68元,涨幅230%,收盘上涨202.6%报384元;以收盘价计算,该股单签盈利达12.86万元,以最高价计算,单签盈利近14.6万元。 资料显示,诺瓦星云聚焦于视频和显示控制核心算法研究及应用,为用户提供专业化软硬件综合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包括LED显示控制系统、视频处理系统和基于云的信息发布与管理系统三大类。公司服务全球超过4000家客户,主要客户包括利亚德、洲明科技、艾比森、强力巨彩、联建光电等LED行业龙头和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安防行业龙头。 公司所处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光学、计算机图像处理、信息处理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公司已形成了高精度全灰阶亮色度校正技术,微小间距LED显示屏画质引擎技术,支持多图层、多屏幕管理的高同步性视频处理技术,基于符合人眼视觉特性的智能图像色彩处理技术及超分辨率重建技术,显示屏集群高精准度故障智能识别技术共五项核心技术。 上海合晶开盘即破发,收盘下跌6.3%报21.23元。 资料显示,上海合晶是国内少数具备从晶体成长、衬底成型到外延生长全流程生产能力的半导体硅外延片一体化制造商,公司主要产品为半导体硅外延片。公司致力于研发并应用行业领先工艺,为客户提供高平整度、高均匀性、低缺陷度的优质半导体硅外延片。公司的外延片产品主要用于制备功率器件和模拟芯片等,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通讯、办公等领域。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华虹宏力、中芯集成、华润微、台积电、力积电、威世半导体、达尔、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安森美等行业领先企业。 2日登陆北交所的海�N药业盘中一度跌超10%,收盘平收报19.9元。 ...
收评:沪指缩量涨0.42%,医药、券商板块拉升,Sora概念亮眼

收评:沪指缩量涨0.42%,医药、券商板块拉升,Sora概念亮眼

小微 小微
69030
2024-02-20
(原标题:收评:沪指缩量涨0.42%,医药、券商板块拉升,Sora概念亮眼)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时报网讯,2月20日,沪指午后拉升走高,深成指、创业板指尾盘止跌回升,北证50指数涨超2%;两市成交额有所萎缩,北向资金盘中大幅流出,尾盘积极进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截至收盘,沪指涨0.42%报2922.73点,深成指微涨0.04%报8905.96点,创业板指微跌0.01%报1746.18点,北证50指数涨2.03%;两市合计成交7895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1.23亿元。 盘面上看,传媒、医药板块涨幅居前,券商、地产、零售、汽车、银行等板块上扬,Sora概念再度爆发,减肥药、短剧游戏概念等活跃。 华安证券指出,节前反弹情绪浓烈,带动成交额连续破万亿,且节日期间各种超预期亮点频现,节后市场有望延续反弹。因此配置思路上,短期则把握住市场反弹窗口寻找弹性大的品种,即前期超跌或涨幅较小且近期存在催化剂的行业(同时规避前期涨幅较高的方向);中长期则把握确定性方向和景气方向,建议关注基建开工的优势方向和出口高景气的方向。具体可关注三条主线:第一个配置主线是继续把握反弹情绪的窗口期,寻找前期跌幅大且尤其是近期出现催化剂的行业;第二个配置主线是具备催化同时又具备强周期规律性的基建开工优势领域;第三个配置主线是出口景气方向。主要包括前期超跌已经跌至区间下限,而又景气向好的汽车及零部件,以及业绩支撑的家用电器。...
打新必看 | 3月4日两只新股申购

打新必看 | 3月4日两只新股申购

小微 小微
62216
2024-03-01
1.美新科技(创业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申购代码:301588 股票代码:301588 发行价格:14.50 发行市盈率:20.90 行业市盈率:21.66 发行规模:4.31亿元 主营业务:塑木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其他重要信息如下图所示: 点评:市场前景:据StrategyR统计,2022年全球塑木复合材料市场规模预计为56.19亿美元,到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25.98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0.62%。塑木复合材料最大的市场在北美,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的14.92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29.16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8.74%。 公司业绩:2020年至2022年,美新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4.97亿元、6.95亿元、7.4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2.55%;净利润(扣非前后较低者)分别为5361.27万元、9047.03万元、8247.98万元,复合增长率为24.03%。公司预测,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8亿元,与2022年度相比增长7.32%;归母净利润7411.67万元,与2022年度相比下降12.54%。募集资金:据招股书,美新科技原计划募集资金9.58亿元,分别用于美新科技新型环保塑木型材产业化项目(5.1亿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4353.11万元)、营销网络建设项目(1.5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2.5亿元)。以此次14.5元/股的发行价计算,公司实际发行规模降为4.31亿元,相比原计划大幅少募了55%。 回顾2023年的新股情况,全年上市新股313只,首日破发52只,首日破发比率约17%。其中,创业板全年上市新股110只,首日破发20只,首日破发比率约18%。2024年以来,上市21只新股中,1只首日破发。 从估值看,公司发行市盈率与行业平均值相差不多,而且公司此次大幅少募,对新股市场的情绪有一定支撑,破发风险一般。不过公司最近两年业绩出现下滑,增收不增利情况明显,综合判断美新科技首日破发概率约15%。 2.中创股份(科创板) 申购代码:787695 股票代码:688695 发行价格:22.43 发行市盈率:49.01 行业市盈率:49.04 发行规模:4.77亿元 主营业务:中间件软件销售、与中间件相关的定制化开发服务及运维服务 公司其他重要信息如下图所示: 点评:市场前景:根据华为发布的《鲲鹏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预测,2023年全球中间件市场空间434亿美元,2023年中国中间件市场空间13.6亿美元,中间件市场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根据计世资讯预计,到2026年,中国的中间件总体市场将达到144.2亿元,其中基础中间件为74.6亿元,广义中间件市场为69.6亿元,市场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公司业绩:2020-2022年,中创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186.80万元、1.20亿元、1.37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9.56%;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76.95万元、4842.03万元、3892.41万元,2022年净利润出现下滑。2023年度,经容诚会计师审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8亿元,比2022年度增长30.94%;实现净利润6666.34万元,业绩增速有所上升。募集资金:据招股书,中创股份原计划募集资金6亿元,分别用于应用基础设施及中间件研发项目(2.3亿元)、研发技术中心升级项目(1.3亿元)、营销网络及服务体系建设项目(6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8亿元)。以此次22.43元/股的发行价计算,公司实际发行规模降为4.77亿元,相比原计划少募约20%。 回顾2023年的新股情况,全年上市新股313只,首日破发52只,首日破发比率约17%。其中,科创板全年上市新股67只,首日破发13只,首日破发比率约19%。2024年以来,上市21只新股中,1只首日破发。 从估值看,公司发行市盈率与行业平均值持平,破发风险一般。同时,公司2023年业绩增速有所回暖,毛利率水平也维持在高位,综合判断中创股份首日破发概率约10%。不过,近期新股上市表现出现分化,单纯的炒作热度有所降温,盲目参与打新仍有不小的风险。...
科技成长股火了!17只滞涨科技成长股获北上资金、产业资本同步加仓

科技成长股火了!17只滞涨科技成长股获北上资金、产业资本同步加仓

小微 小微
64358
2024-03-03
(原标题:AI+时代到来,科技成长股火了!17只滞涨科技成长股获北上资金、产业资本同步加仓)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开年,科技领域大事和热搜不断。 2月16日,OpenAI发布全新的Sora文生视频模型,可以一次生成60s的长视频,且视频画面精细度较高。 2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平台和企业。 2月27日,南京大学发布了2024年9月面向3700余名新生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总体方案,这一举措系全国首创。 2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包括人工智能大模型为精准天气预报带来新突破、揭示人类基因组暗物质驱动衰老的机制、揭示光感受调节血糖代谢机制等。 可以说时下最热门的赛道就是人工智能及其产业链等科技方向。 多家机构看好科技成长主线 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随着ChatGPT、Sora文生视频模型的相继发布,人工智能在交互体验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国内科学技术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人工智能、量子、天文、化学能源等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沉寂许久之后,进入2024年以来,科技赛道获多家券商机构看好。 数据宝粗略统计显示,2024年以来,中信证券、申万宏源、长城证券等多家机构表示看好科技成长主线。 中信证券表示,小微盘受交易博弈的影响异常显著,科技成长有望成为今年另一条投资主线。 2月23日,申万宏源发布的市场预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0%的投资者认为高股息将受益于无风险利率下行、市场基本面亮点不足;28%的投资者认为市场存在以科技成长为主线的其他替代资产。 (图片来源:申万宏源) AI+时代到来,算力、芯片等软、硬科技具备成长潜力 如今,AI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在提高脑力劳动力的同时,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这背后离不开算力等软科技以及芯片、半导体等硬科技支持。 科技领域涵盖范围较为广泛,哪些科技赛道成长潜力较大? 2月27日,知名公募机构景顺长城投研团队发布《重塑与创造——2024 AI+洞察报告》(下文简称“报告”)。 报告认为,总体来说,AI将在科技领域持续带来新的投资机会。从投资角度来说,AI产业链可以从模型层、算力层、应用层分别切入;AI重塑机器人大脑,产业链迎来新机遇;算力需求将从训练转向推理,从云端转向边端;国产芯片和先进封装迎历史性机遇。 根据上述观点,软科技领域的AI算力、人工智能、6G通信等,硬科技领域的芯片、半导体产业链、人形机器人等有望兼具科技+成长的双重属性。 在一系列消息面的利好影响下,A股市场的科技领域自春节后迎来全面反弹。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中证科技100指数春节后以来(2月19日至3月1日)累计涨超8%,申万AI算力指数、人工智能指数同期涨幅均超过27%;半导体产业、芯片指数涨幅均超过15%。 事实上,上述板块的大涨或与超跌反弹有一定关系。中证科技100指数自2022年至2024年2月6日累计跌幅超过38%;芯片、半导体产业、人工智能指数期间跌幅均超过30%。 281只科技成长股出炉,25股年内涨超10% 数据宝统计,上文提及AI算力、人工智能、6G、芯片、半导体、人形机器人6个科技成长赛道的概念股共计281只(部分公司含交叉概念),其中25股2024年内涨幅超过10%,涨幅超过30%的有6股。 其中AI算力+6G概念股天孚通信、人工智能概念股嘉友国际、AI算力概念股中际旭创2023年净利润均大幅增长。 天孚通信系光纤连接细分市场龙头,该股今年以来涨近50%。截至3月1日,公司收盘价录得136.88元,创阶段新高,2023年净利润增幅上限达到88%。 部分概念股持续下跌,近20股年内跌幅超25%,包括荣旗科技、航天宏图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股价大跌的概念股2023年业绩普遍不佳,不少公司业绩持续下滑、首亏甚至续亏;例如,纳芯微、杰华特、神工股份等业绩首亏股2024年以来跌幅均超过30%。 北上资金、产业资本同时加仓19只科技成长股 科技成长赛道获多家机构强烈看好的同时,2024年以来还备受各路资金的追捧。 从外资动向来看,数据宝统计,上述281股中,有230余只属于陆股通成份股,其中153股今年以来获北上资金加仓,数量占比超六成,中际旭创、石头科技、雅克科技等最新持股较2023年末加仓超2个百分点。 从产业资本来看,重要股东增减持方面,以变动截至日期来看,今年以来,30股获重要股东增持,华测导航、捷捷微电等增持超2000万元。回购方面,65股今年以来回购合计超45亿元,歌尔股份、九号公司-U回购金额均超1亿元。 进一步来看,今年以来,获北上资金和产业资本(重要股东增持或上市公司回购)同时加仓的科技成长股仅有19只,包括三安光电、韦尔...
最新评论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