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锚定新增长点 发起指增基金突围战

小微 小微
64126
2025月04月29日

作者:朱妍  

公募锚定新增长点 发起指增基金突围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随着ETF基金规模一举突破4万亿元大关,纯指数赛道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兼具被动与主动特征的指增基金,能否成为指数投资领域的新增长点?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指增基金新发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势头,为去年同期的近七倍。然而,指增基金规模增长近期陷入停滞的困境。

公募锚定新增长点 发起指增基金突围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认知门槛较高以及产品超额收益稳定性欠佳,是制约指增基金规模扩张的主要原因。为了突破增长瓶颈,基金公司与代销机构以稳为主,从优化策略、升级风控、创新服务等多个维度发力,开拓指数投资新蓝海。

锚定指数投资时代新增长点

近些年,指数基金迎来大发展,以ETF为代表的纯指数基金成为这轮规模增长的主力军,最新规模突破4万亿元。

“从2022年开始,随着指数化投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重视开拓指数基金。我们量化团队接待了好几批同业调研,明显感受到同业越来越重视和认可指数化投资。”博道基金量化投资总监杨梦说。

伴随指数基金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产品同质化问题凸显。在ETF这类“爆品”之外,众多公募机构开始寻觅指数赛道新的增长点。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27日,今年以来新成立的指数增强基金已达40只(不同份额合并计算),是去年同期的近七倍。同时,目前有10只以上指增基金正在发售或即将发行,更多聚焦核心指数的指增基金也在排队上报。

头部基金代销机构同样动作频频。近日,蚂蚁基金发布了聚焦指增基金的一站式指数投资服务平台“指数+”。“我们2022年底就上线了指数专区,但这还不够。蚂蚁基金希望能在场外指数基金赛道上走出差异化的发展之路。”蚂蚁集团财富事业群副总裁郑艳兰说。

国金基金量化团队人士认为,指增基金能满足投资者被动投资与获取超额收益的双重需求。不断丰富的指数类型,也为指增产品提供了更多选择,未来指增基金发展空间广阔。

“布局ETF赛道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源实力,大平台在这方面更具优势,且这种趋势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但指增产品规模的增长并非单纯依赖营销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的专业能力。只有做出良好业绩,产品才能逐渐获得投资者的认知与认可,进而实现规模增长。”杨梦说。

指增基金发展面临规模瓶颈

尽管基金公司频频发力,但指增基金规模增长面临瓶颈。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指数增强基金的规模为2138亿元,占权益类基金(不含QDII基金)的比重仅为2.87%,超过四成的指增基金规模不足2亿元。

杨梦告诉记者,普通投资者对指增产品背后的多因子模型、量化选股的方法论接受程度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产品的超额收益波动性不可控,想要让客户理解该基金品类的配置价值就难上加难。

数据显示,自去年以来,每季度指增基金的平均超额收益有正有负,比如去年三季度指增基金的平均净值涨幅低于业绩比较基准1.46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在多只绩优指增基金超额收益超5%的情况下,也有两成指增基金跑输业绩比较基准,业绩最差的产品净值涨幅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近8个百分点。

指增基金能否获取超额收益,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上述国金基金人士认为,近些年指增基金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有所提升。经过多年的发展,量化投资已呈现拥挤态势,此前指增产品可依靠打新获取的超额收益也变少。此外,近些年市场的贝塔相对较弱,而指增基金对基准指数的贝塔依赖性较强,即便自身超额收益良好,有时也难以弥补贝塔部分的损失。

沪上某公募指数业务负责人补充道,指增基金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采用相对排名考核的基金经理压力倍增,这也进一步增加了产品获取超额收益的不确定性。过大的压力可能促使基金经理作出超越自身决策能力的选择,如过于偏离基准或采用不熟悉的策略等,从而加剧净值波动。

携手探索破局之策

公募行业并未因为眼前的困境而却步,而是积极探索,寻求破局之策。

杨梦表示,今年博道基金在风控体系和组合端进行了较大的升级换代,自研组合优化系统和风控模型,利用AI模型重构风险因子体系,进行降维和提纯,再进行更精细的风险暴露控制,从而提高组合在极端情况下的稳定性,让指增基金做到在提高超额收益“胜率”的同时,不降“赔率”。

“指数增强紧跟基准的投资,就像‘戴着镣铐跳舞’。若控制太严,就会限制获取超额收益的空间;若风控太松,超额收益的波动又会太大。因此,我们将指增基金的跟踪程度定位为‘中间型’,即在适度偏离的情况下,最大化地追求超额收益。”杨梦说。

上述国金基金人士也表示,量化投资团队一直在迭代、优化超额模型和风险模型。目前,公司已进一步区分指增产品和主动量化产品,严格限制指增产品的风格及行业、个股偏离,以降低跟踪误差,追求相对持续的超额收益。

(编辑:许楠楠) 关键字: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AI PC风口来了,科技巨头抢先布局,A股这些概念股获扎堆调研

AI PC风口来了,科技巨头抢先布局,A股这些概念股获扎堆调研

小微 小微
51018
2024-03-03
(原标题:戴尔突然暴涨,什么情况?AI PC风口来了,科技巨头抢先布局,A股这些概念股获扎堆调研)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I PC越来越成为受关注的对象,诸多上下游厂商纷纷展开布局。 戴尔科技股价大幅走高 美国当地时间周五,戴尔科技(DELL.US)股价大幅走高,盘中股价一度涨超38%,股价创下历史新高。截至收盘,该股收于124.51美元/股,总市值达到886亿美元。 美国时间2月29日盘后,戴尔科技集团(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DELL)公布了2024财年第四财季及全年业绩报告。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23.2亿美元,同比下降11%,市场预期为221.6亿美元;第四季度净利润为11.6亿美元,同比增长91%。 戴尔业绩的强势增长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为AI技术的拉动。戴尔首席运营官Jeff Clark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AI优化服务器持续增长,订单数量几乎环比增长了40%,积压订单几乎翻了一番,在我们财年结束时达到了29亿美元。” 戴尔商用电脑和软件副总裁Meghana Patwardhan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从短期来看,市场上存在着配备AI硬件和未配备AI硬件的两种PC,但从长期来看,所有的个人电脑都将成为AI电脑。 AI PC出货量将爆发式增长 根据IDC的定义,AI PC是具有特定系统级芯片(SoC)功能的PC,能够在本地运行生成式人工智能任务。IDC预测,AI PC的出货量预计将在2024年达到近5000万台。而到2027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1.67亿台以上,将占全球PC出货量的近60%。 Canalys预计,2024年将是AI PC放量的初期,2025年成为市场主流产品,2026年占整体PC销售的一半以上,2027年出货量占比升至60%。 从年初的美国消费电子展(CES),到近期在巴塞罗那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一些新的行业趋势正逐步显现,比如AI PC越来越成为受关注的对象,诸多上下游厂商纷纷展开布局。 在本届MWC上,联想推出新一代商务AI PC,包括ThinkPad T14第5代等多款产品;荣耀面向全球发布了自家的AI PC——荣耀MagicBook Pro 16;戴尔也推出了多款具备AI能力的商用笔记本新品。而作为诸多PC厂商的核心供应商,英特尔更是宣布百款商用AI PC即将上市,明年将为1亿台AI PC提供处理器。 对于AI PC的前景,行业巨头相当看好。高通的高管认为,AI将推动PC市场进入超级换机周期,而这个周期将在2024年开始。英特尔的高管则表示,AI PC将在未来四年内逐步成为主流,占据80%的PC市场份额。戴尔的高管更直言,未来每台PC都会变成AI PC。 机构密集调研这些股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股公司中涉及AI PC概念的股票超20只,合计A股市值5299亿元。截至3月1日收盘,2月以来概念股平均涨幅23.75%,软通动力、博杰股份、思泉新材、拓维信息、飞荣达、海光信息、光大同创累计涨幅均超30%。 多只概念股今年以来获机构密集调研。数据宝统计,截至3月1日收盘,合计有12只概念股迎来机构调研,其中龙芯中科、亿道信息、莱宝高科、协创数据、泓禧科技均获调研3次以上。 龙芯中科今年以来获调研6次,次数排在首位。公司在最近1次被调研时透露,目前已建成与X86/ARM并列的顶层基础软件生态。龙芯第二代GPU核LG200将在2K3000中应用,支持图形加速、科学计算加速、AI加速;2K3000计划在今年上半年交付流片。 从未来增长潜力来看,根据5家以上机构一致预测,2024年、2025年净利润增速均有望超20%的概念股有7只,分别是海光信息、闻泰科技、软通动力、龙芯中科、长盈精密、芯海科技、春秋电子。 以最新收盘价与机构一致预测目标价相比,闻泰科技、龙芯中科、长盈精密、芯海科技上涨空间逾30%。 闻泰科技上涨空间达66.27%,居首位。德邦证券在研报中认为,未来随着笔电ODM、汽车电子等新业务进展顺利,消费电子行业复苏叠加新客户开拓,闻泰科技将持续成长。公司在IGBT和第三代半导体上积极布局,不断推出新品实现矩阵式覆盖,进一步打开成长天花板。...
【ETF观察】3月1日股票ETF净流入102.01亿元

【ETF观察】3月1日股票ETF净流入102.01亿元

小微 小微
78319
2024-03-04
证券之星消息,3月1日,上证指数报收3027.02,上涨0.39%;深圳成指报收9434.75,上涨1.12%;行业主题中,计算机、电子、通信涨幅居前,美容护理、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领跌。从当日股票型ETF基金的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以中证信息安全主题、中证云计算50、中证大数据产业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涨,其中易方达中证信息安全主题ETF、富国中证大数据产业ETF、新华中证云计算50ETF分别以5.6%、5.52%、5.51%的涨幅居前三。以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港元、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人民币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跌,其中易方达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银华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平安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分别以-2.01%、-2%、-1.67%的跌幅居前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股票型ETF基金合计资金净流入102.01亿元,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332.36亿元,5个交易日中出现日合计资金净流入的有3天(ETF资金流向是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减去前一交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的结果,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当日ETF净值 * 当日份额,计算结果仅供参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有445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入,其中净流入排首位的是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份额增加了9450.0万份,净流入额为14.95亿元。净流入排行TOP10如下: 当日有183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出,其中净流出排首位的是华泰柏瑞中证2000ETF(563300),份额减少了7.5亿份,净流出额为6.12亿元。净流出排行TOP10如下: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新质生产力“新”在哪?

新质生产力“新”在哪?

小微 小微
65614
2024-03-06
来源:半月谈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自2023年9月提出以来,中央多次对其进行阐述、部署。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生产力变革加速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年初,一条关于专利的新闻令人振奋:截至2023年底,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1.5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我国发明专利达到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100万件分别用时31年、4年和2年,突破第四个用时1年半。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室主任、研究员邱灵对半月谈记者表示,这一数据从侧面反映,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已有扎实的创新基础和技术底气。 合肥一家电子科技公司员工在智慧显示屏生产线上作业 解琛 摄 何为新质生产力?中央提出,新质生产力是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核心标志中指向的“全要素生产率”,指的是各要素(如资本和劳动等)投入之外,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等导致的产出增加,通常被视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综合反映。由此也可以看出,新质生产力具备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 从比较中看新质生产力 与沿着现有技术路线的增量创新不同,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大,很难预测技术突破会出现在哪个领域,很难准确判断技术路线的前景、商业应用的周期,因此更应该拓宽容错空间,限制行政干预,改革科研评价方式。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也指出,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具体来看,新质生产力“新”在四个方面:新劳动者,如能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新型人才;新劳动对象,如数据要素;新劳动工具,如生成式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如大数据中心等。 新质生产力的“质”,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质态,新质生产力把数据作为驱动经济运行的新质生产要素,从而打破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质态;二是质效,新质生产力要使得生产工艺、品质大幅提升,要以新技术新产品驱动新的社会需求。 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素质、生产要素配置水平、基础设施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这些条件在不同地区存在发展落差。邱灵认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既要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也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客观看待区域发展落差,先把本地特色传统产业改造好,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底。” 看优势也看短板 2023年,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表现亮眼……从产业端看,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形成。 邱灵认为,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三大优势条件:超大规模国内市场,这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量变基础;规模巨大的人才总量,我国接受大学教育人数和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均位居世界首位;新型举国体制有助于深化经济、科技体制改革,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6.7%,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9%,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原始创新能力仍相对薄弱、产学研融合生态尚未形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错位、不当竞争和地方保护导致要素流通不畅等问题,也是短板所在。 业内专家认为,从科技创新到未来产业再到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连续的光谱,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用明天的科技锻造后天的产业”。这提示我们,要把注意力往前端转移,积极健全支持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从鼓励“技术模仿”到引导进行“试错型”探索,让科研人才和企业敢闯敢试。...
见证历史!万亿巨头,又创新高!

见证历史!万亿巨头,又创新高!

小微 小微
65297
2024-03-09
(原标题:见证历史!万亿巨头,又创新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股今日探底回升,深成指、创业板指涨约1%;北向资金大幅流入;港股强势上扬,恒生科技指数一度涨超2%。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具体来看,两市股指早盘止跌回升,午后强势上扬,深成指、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盘中均涨超1%。截至收盘,沪指涨0.62%报3046.02点,深成指涨1.1%报9369.05点,创业板指涨0.97%报1807.29点,科创50指数涨1.13%。两市合计成交8606亿元,较昨日减少约1200亿元;北向资金午后加速进场扫货,全日净买入60亿元,但本周减仓超30亿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市场超3600股飘红,AI产业链再度爆发,CPO、算力、液冷服务器概念均走强,市值近5000亿元的工业富联涨停。 值得注意的是,市值超万亿的中国海油盘中一度涨停,续创历史新高,收盘涨约9%。 港股盘中强势拉升,但尾盘涨幅有所收窄。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0.76%报16353.39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78%报3385.58点。个股方面,福莱特玻璃涨超12%,信义光能涨超9%,信义玻璃、中国海洋石油涨超4%。 万科多只债券大幅收涨 今日,万科多只债券上涨,“22万科06”(149976)一度因大幅上涨触发临停。据深交所午后公告,“22万科06”(149976)盘中成交价较前收盘价首次上涨达到或超过20%,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规则》和《关于对债券匹配成交实施盘中临时停牌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有关规定,自今日14时44分43秒起对该债券实施临时停牌,于15时14分44秒复牌。 Wind行情数据显示,截至收盘,“22万科06”涨幅15.97%。此外,“20万科08”涨23.11%,“21万科02”涨12.92%,“20万科06”涨9.76%,“21万科04”涨8.5%,“20万科04”涨8.42%,“22万科01”、“20万科02”的涨幅均超5%。 6G概念崛起 6G概念盘中强势拉升,截至收盘,信维通信涨超10%,瑞斯康达、光迅科技涨停,中贝通信涨超9%,奥士康、创远信科涨超7%,中兴通讯涨超5%。 消息面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今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上接受采访时表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将巩固提升信息通讯业的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适度超前建设5G、算力等信息设施,继续推动互联网规模化应用,让5G赋能千行百业;强化5G演进,支持5G-A发展;同时要加大6G的研发力度。 银河证券指出,5G时代我国在基站数量、用户数量及专利数量领先的情况下,前瞻部署6G技术有望将5G时代的领先态势延续,由于6G当前正处于标准制定及原型机试验的阶段中,且在通信代际的提升过程中,前一代技术对下一代技术的影响程度较大,前一代技术具备核心优势的国家更有希望在下一代际竞争中取得相对优势,从而实现技术的进一步领先,所带来的行业良性发展可期。 AI产业链活跃 液冷服务器概念再度走强,截至收盘,精研科技、日海智能、工业富联、光迅科技、统一股份等涨停,同飞股份、英维克、烽火通信等涨超6%。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富联午后强势拉升,截至收盘,该股报24.87元,最新市值4940亿元。至此,该股自2月以来已累计大涨近90%。公司近日在公告中指出,经自查,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主要客户及主要产品均未发生重大变化,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公司不存在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影响的媒体报道或市场传闻。 此外,公司日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AI服务器自2017年发展至今,产品已迭代至第四代。同时,基于公司跟客户长久密切合作关系、共同开发产品的能力及高度自动化的能力,公司在产业链中占有优势地位。受惠于数据中心AI化趋势,2023年以来,公司AI服务器及GenAI服务器营收快速增长。根据Trendforce数据,AI服务器2024—2026年预估每年将维持20%—30%不等的高增长。公司认为GenAI发展趋势不变,公司未来将持续提升AI服务器研发投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引领AI赛道的发展机遇。公司不但积极加码研发,还会与多个客户有更全面性的合作,特别是在AI应用的相关领域。 行业方面,顶级盛会GTC将于2024年3月18日举办,据悉,英伟达预计将在本次大会上推出B100 GPU,将采用液冷散热技术。英伟达CEO黄仁勋称,从B100 GPU开始未来所有产品的散热技术都将由风冷转为液冷。 银河证券认为,本次英伟达推出的B100 GPU在性能方面至少是H200的2倍,将超过H100的4倍,而芯片性能的提升一方面来源于先进制程,另一方面散热也成为芯片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英伟达H200 GP...
新明珠冲击深主板,两年分红超8亿,应收款项面临减值风险

新明珠冲击深主板,两年分红超8亿,应收款项面临减值风险

小微 小微
80154
2024-03-14
(原标题:新明珠冲击深主板,两年分红超8亿,应收款项面临减值风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低迷,A股装修装饰股也受到拖累,沪深装修装饰板块跌跌不休,许多家装企业股价跌了不少。 沪深装修装饰板块走势,图片来源:富途 尽管装修装饰板块走势疲软,但仍挡不住相关企业的上市热情。2024年家居企业IPO潮还在继续,1月以来,主营软体家具及配套家居产品的远超智慧、做建筑装饰产品的时代装饰、建筑陶瓷商新明珠等公司纷纷恢复上市审核进程。 其中,新明珠的全称为“新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在今年1月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申请文件审核问询函的回复,对关联交易、股份质押、主营业务毛利率等问题进行了回复。 格隆汇了解到,新明珠是一家集建筑陶瓷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建材企业集团,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空间的装修装饰。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前,新明珠的实际控制人为叶德林和李要,二人合计持有公司87.86%股份。 公司股权结构图,图片来源:招股书 本次申请上市,新明珠拟募集资金约20亿元,用于新型节能环保板材项目二期技术改造项目、湖北新明珠绿色建材1#产线技改项目、陶瓷工艺及材料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品牌升级建设项目、数智平台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募资使用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1 两年现金分红累计超8亿 招股书显示,新明珠的建筑陶瓷产品主要有陶瓷砖(包括抛釉砖、仿古砖、抛光砖和瓷片等)和陶瓷板材(包括陶瓷岩板、陶瓷薄板、陶瓷大板等)。公司的陶瓷砖及陶瓷板材产品应用于多元建筑空间的装修装饰,陶瓷板材同时作为新型饰面材料应用于台面、桌面、柜面等定制家居领域。 从收入结构来看,2020年至2022年,新明珠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建筑陶瓷产品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在99%以上,其中陶瓷砖的营收占比在70%以上。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具体构成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建筑陶瓷产品的下游需求方主要包括商品房购买者、旧房二次装修消费者、房地产企业以及学校、医院、写字楼等单位。作为建筑陶瓷厂商,新明珠的部分市场需求来自住宅、公共建筑的装修装饰,与房地产市场具有相关性,如果房地产市场形势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建筑陶瓷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系,图片来源:招股书 业绩方面,2020年至2022年,新明珠的营业收入分别约78.35亿元、84.93亿元、74.24亿元,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与房屋竣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商品房销售金额等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对应的净利润分别约15.17亿元、6.12亿元、6.12亿元,公司净利润存在较大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21年新明珠的净利润大幅下滑,但公司仍进行了5.7亿元的现金分红,加上2020年3.04亿元的现金分红,公司在这两年的现金分红累计超过8亿元。 据申请文件审核问询函的回复,2023年1-6月,新明珠的营业收入约36.7亿元;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4.04 亿元。 主要财务数据及财务指标,图片来源: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新明珠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4.82%、29.73%和22.88%,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是受到陶瓷砖、陶瓷板材销售价格下降以及能源采购成本持续上涨推动生产成本增加所致。 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2023年1-6月,由于能源采购成本有所下降,新明珠的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至25.62%。 2 应收款项存在减值风险 作为陶瓷的故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砖生产国、消费国及出口国。目前我国建筑陶瓷行业呈“大市场,小企业”竞争格局,整体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如果新明珠无法在新产品研发、品牌建设、渠道布局等方面保持现有竞争优势,可能会影响公司的产品销售和盈利。 新明珠的产品属于耐用消费品,而品牌是影响消费者购买选择的重要因素,品牌建设需要投入大量金钱和时间,品牌管理也很重要。公司拥有“冠珠®”、“萨米特®”、“新明珠岩板®”等多个建筑陶瓷品牌,未来如果公司在商标管理、产品质量管理等方面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品牌形象。 公司的客户包括恒大地产、中海地产、龙湖地产等房地产企业。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至2022年,新明珠的第一大客户均为恒大地产,但公司向恒大地产的销售金额却从9.14亿元降至3.05亿元,呈大幅下滑趋势,同时恒大地产还是新明珠的股东。 新明珠存在应收款项减值风险。2020年末至2022年末,新明珠的应收款项(含应收商业承兑汇票和应收账款)合计余额分别约26.75亿元、29.56亿元、28.92亿元,金额较大,且公司部分工程客户出现流动性风险和债务危机,导致无法及时收回相关款项。截止2022年末,新明珠的减值准备余额高达1...
3月15日证券之星早间消息汇总:杭州调整二手房政策

3月15日证券之星早间消息汇总:杭州调整二手房政策

小微 小微
62260
2024-03-15
宏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央行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强调,要聚焦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2.国家发改委起草形成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优质企业借用中长期外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主要内容包括,一、合理界定优质企业标准,提升外债管理的精准有效性;二、简化相关审核要求和流程,增强优质企业政策获得感;三、保持政策举措的灵活适度性,积极支持和指导企业合理融资、提高外债资金使用效益;四、完善事中事后监管,防范企业外债风险、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 3.商务部:现行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包括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其中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经实现了制造业清零。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抓紧修订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现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清零。 4.据每日经济新闻,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的通知》,从加大住房保障力度、优化二手住房限购政策、优化增值税征免年限、加快城市有机更新、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通知》明确优化二手住房限购政策,在本市范围内购买二手住房,不再审核购房人资格。同时明确优化增值税征免年限,本市范围内个人出售住房的增值税征免年限统一调整为2年。 公司新闻: 1、万科A公告,前两月合同销售金额334.7亿元,同比下降43%。 2、聆达股份全资子公司金寨嘉悦停产,N型电池项目建设据称去年底已停工。 3、兆新股份公告,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4、平安银行公告,2023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1%。 5、天宜上佳公告,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吴佩芳被实施留置。 6、南都电源公告,中标3.27亿元中国铁塔铅酸电池产品招标项目。 7、华是科技公告,实控人之一、董事、总经理叶建标被留置。 海外要闻: 1.美东时间周四,美股高开低走,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截止收盘,道指跌137.66点,跌幅为0.35%,报38905.66点;纳指跌49.24点,跌幅为0.30%,报16128.53点;标普500指数跌14.83点,跌幅为0.29%,报5150.48点。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特斯拉跌超4%,年内累跌近35%,超微电脑跌超4%;英伟达跌超3%,英特尔跌超1%,Meta小幅下跌;微软、谷歌涨超2%,其中微软股价创下历史新高,亚马逊、苹果涨超1%。 2.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苹果公司收购了加拿大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DarwinAI。知情人士透露,苹果今年早些时候收购了DarwinAI,数十名DarwinAI员工已经加入了苹果的AI部门。作为交易的一部分,滑铁卢大学的AI研究员Alexander Wong已加入苹果,担任AI团队的总监。Wong是DarwinAI的创始成员之一。DarwinAI的核心技术之一是让AI系统变得更小、更快,这项技术可能对苹果有帮助,因为苹果正专注于在设备上运行AI,而不是完全在云端运行。 3.Adobe(奥多比)第一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为4.48美元,分析师预期4.38美元;第一财季营收51.8亿美元,分析师预期51.4亿美元;预计第二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为4.35-4.40美元,分析师预期4.38美元;预计第二财季营收52.5亿-53.0亿美元,分析师预期53.1亿美元;预计第二财季数字媒体营收38.7亿-39.0亿美元,分析师预期39.1亿美元;宣布25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Adobe盘后跌10%。 4.根据欧盟合并条例,欧盟委员会3月14日宣布已批准美国思科系统公司收购Splunk公司。委员会的结论是,鉴于该交易对两家公司所在市场的竞争影响有限,而且有足够数量的替代参与者,因此不会引发竞争问。...
最新评论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