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日股刷新34年新高,为啥?

小微 小微
72435
2024月02月12日

(原标题:震惊!日股刷新34年新高,凭啥这么"牛"?)

震惊!日股刷新34年新高,为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日本股市持续奏乐狂欢。

震惊!日股刷新34年新高,为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9日,作为日本股市基准的日经225指数盘中一度突破37000点,持续刷新近34年来新高,逼近其上世纪80、90年代之交的历史最高点。

震惊!日股刷新34年新高,为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随着日本股市关注度的不断抬升,近期多家机构发布日本股市相关策略展望。不少机构仍看好2024年的日本股市,认为或延续增长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有不少机构提示了有关日本股市投资的风险。一家机构称,在日本股市持续上行、全球投资者不断加码日本的背景下,日本股市“核心竞争力”正不断减弱,短期配置性价比减弱。另有机构指出,日本股市的上行有经济和金融方面的双重因素,这些因素在2024年均可能面临反转,投资者需关注潜在风险。

突破近34年新高

自2023年一季度以来,日经225指数保持上行趋势,2023全年涨幅达30.13%。

2024年以来日本股市亦表现亮眼,截至2月9日收盘,日经225指数收盘报36897.42点,持续刷新199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年初以来上涨超10%。

值得一提的是,2月9日盘中,日经225指数一度突破37000点大关,最高达到37287点,为近34年来最高点,距离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录得的历史最高点38957点仅相差4%。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近日在日本股市月度投资策略中指出,2024年日股开年反弹背后有四大因素:

第一,日经225指数突破34000点的重要关口,CTA(商品交易顾问)等市场参与者加大期货购买力度;

第二,个人投资者抛售压力缓解,供需端呈现卖方不足的状况;

第三,日央行不会急于退出负利率政策,支撑日元走弱;

第四,由于国际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较高,资金转而涌向日本市场。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认为,上述四大因素暂且有望持续发力,未来日股市场强劲表现有望持续,但需关注企业2023财年三季度业绩略低于预期的风险,这可能会在短期内对股价产生负面影响。建议关注可抵御日元升值影响、受益于提价和日本资本支出复苏的行业,如建筑、房地产、半导体制造设备、系统应用和食品等。

交银国际在2月7日发布的一份研报中指出,2023年之前,日本股市表现一直不瘟不火,主要受到两大结构性问题困扰:通缩与企业治理不善,导致市场给予日股较低的估值。而2023年以来,日本股市完成蜕变,实现了从估值陷阱到价值洼地的转变,主要得益于短期周期性因素和长期结构性变化的叠加作用。2024年年初,日本股市延续上涨势头,旗舰指数日经225以及TOPIX指数均距离其90年代的历史高点仅一步之遥。

日本股市如何完成从估值陷阱转为价值洼地?交银国际指出,短期周期性因素在于出口及国内消费恢复,长期结构性因素则是日本逐渐走出通缩,叠加公司治理改革出现实质变化。

具体来看,短期因素方面,2023年,日元大幅贬值,显著促进了日本出口增长,并提振了占日股上市公司较大比例的出口商的盈利增长;此外日本国际和国内旅游复苏也刺激了本土消费。长期因素方面,在经历了三十年的低通胀甚至通缩之后,日本在2023年通胀创下了近30年新高,而工资增速同样创下新高。

公司治理方面,2023年3月,东京证券交易所采取强力措施,要求日本上市企业披露提高资本回报率的计划,特别针对PB小于1的公司,如不能证明如何有效利用资本,股票将面临退市风险。此举推动并加快了日本上市公司增加股东回报的行动,提升日本股市的吸引力。同时,作为全球仅剩的“便宜钱”,日元大幅走低也吸引了海外投资者借日元、投日股。

后市如何?

记者注意到,随着近期日本股市的走高、投资者对于日本股市的兴趣提升,不少机构也陆续发布了关于日本股市的深度研报及2024年日股市场投资策略展望报告。整体来看,不少机构仍看好2024年的日本股市,认为或延续增长趋势,但亦有一些机构提示相关风险。

海通国际日前发布2024年日本股票市场投资策略,海通国际继续看好2024年日本市场,对上半年更乐观。

具体而言,海通国际认为,日本走出通缩预期加强,工资连续上涨带来的正循环形成,同时稳定而可控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资金面上,需关注海外长线资金和日本国内个人投资者。在行业方面,2023年跑赢的行业包括硬件(AI及半导体)、汽车、材料,而医药、必选消费、通讯行业则相对跑输;展望2024年海通国际看好可选消费、IT服务、银行、医药、硬件和电子行业。

交银国际认为,日本股市在2024年有望延续增长,受持续再通胀推动企业盈利,以及日本正缩小与发达市场盈利差距的结构性变革所驱动。结构层面,交银国际认为2024年,价值风格相较于成长风格应更值得投资者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有不少机构提示了有关日本股市投资的风险。

比如,国联证券策略团队在1月下旬一份研报中,讨论了日本股市当前是否面临过热的问题。

国联证券策略团队指出,在全球比较视角下,对比部分发达国家主流市场指数,在2023年初日本股市具备标的优、资产便宜、集中度低三项优势,综合“核心竞争力”较高。但在当前日本股市持续上行、全球投资者不断加码日本的背景下,其“核心竞争力”正不断减弱,或表明短期配置性价比减弱。此外,RSI指数(相对强弱指数)同样反映日股短期内波动性升高,交易情绪大幅升温,或反映日股阶段性过热。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及策略分析师杨超等人亦在1月一份研报中揭示了日本股市上涨背后的潜在风险。银河证券认为,从基本面角度考虑,日本经济的疫后恢复虽然相对羸弱,但日股的上行也受到经济改善预期的支撑。此外,日本央行维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为股市流动性提供支撑,同时外资大幅加仓,带动全球资本增持日本股市。

银河证券指出,然而,日本股市的上行有经济和金融方面的双重因素,这些因素在2024年均可能面临反转。例如,美联储降息,日本有退出负利率的预期,日元升值可以说是大概率事件。此外,2024年日本的经济政策仍然具有不确定性,日本企业回报充分受益于全球化,长期平稳增长的日本股市并不比其他新兴国家市场更有吸引力。因此,中国投资者在投资日本股市时,需要充分考虑人民币和日元之间的汇兑变化,并注意全球经济下行风险、日本经济羸弱风险、美联储降息时点及幅度不确定性风险、国际地缘因素不确定性风险、日本市场情绪不稳定性风险等因素。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罚没近2700万元!监管重拳出击,严打内幕交易

罚没近2700万元!监管重拳出击,严打内幕交易

小微 小微
73972
2024-02-20
内幕交易作为监管重点,一直以来备受市场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多地证监局开出数张对内幕交易的罚单,彰显监管部门对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证券违法活动“零容忍”的决心和态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相关案例看,并购重组仍是内幕交易违法违规的“重灾区”。分析人士指出,并购重组具有时间跨度长、涉及人员多等复杂因素,该领域涉案呈现高发态势,并且窝案、串案增多,借用账户实施内幕交易现象较为普遍。 北京证监局开出两张罚单 近日,北京证监局公布了两则内幕交易的行政处罚,相关违法人员均被重罚。 北京证监局2月18日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内幕信息敏感期内,2016年8月6日、2016年8月8日、2016年8月9日,于小镭与内幕知情人王某通话联系。2016年8月9日,“杜军1”账户、“于某豪1”账户、“杜某帆1”账户开始买入“民生控股”,当日合计买入2.5万股。2016年8月10日,“杜军1”账户、“杜某帆1”账户合计买入“民生控股”7.63万股。2016年8月12日,账户组首次转入巨额资金,“杜军1”账户已转出的资金分别转入“杜军2”账户、“于某豪2”账户,合计1260万元,后均用于买入“民生控股”。2016年9月1日于小镭与王某通话后,当年9月2日“于某豪2”账户合计买入“民生控股”1万股。 此后至2016年11月2日,账户组中共计八个证券账户均相继大量买入“民生控股”,交易量共计429.93万股,金额共计4756.74万元,盈利672.88万元。账户组“民生控股”交易量明显放大,相对2016年1月、2016年2月的交易量放大了25.87倍,相对2015年的交易量放大了213.96倍,买入意愿强烈、交易行为明显异常。 内幕信息敏感期内,账户组存在突击开户、突击转入巨额资金、集中大量买入单只股票等特征,于小镭、杜军共同交易“民生控股”的情况同于小镭与内幕信息知情人王某的通话联络高度吻合,交易行为明显异常。于小镭、杜军对此没有合理解释或正当信息来源。 依据《证券法》相关规定,北京证监局决定,责令于小镭、杜军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证券,没收违法所得672.88万元,并处以2018.65万元的罚款,合计没罚金额达2691.53万元。 而在今年2月9日,北京证监局也对一则内幕交易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涉及内幕交易的是地产大佬泛海控股时任董事长兼总裁卢某强的时任秘书栾某某。 内幕信息敏感期内(2016年6月26日到2016年10月27日),栾某某突击开户、突击转入巨额资金,首次、集中、大量买入“民生控股”单只股票。栾某某交易“民生控股”情况与内幕信息及栾某某与内幕信息知情人联络时点高度吻合,交易行为明显异常。栾某某对此没有合理解释或正当信息来源。 北京证监局认定属于内幕交易行为,责令栾某某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证券,没收违法所得563.77万元,并处以1691.31万元的罚款,合计没罚金额达2255.08万元。 内幕交易宝利国际被罚 甘肃证监局近日也发布了针对内幕交易的罚单。 2月8日,甘肃证监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经查明,崔祥密存在以下违法事实:2022年年中,宝利国际实际控制人周某洪、董事长周某彬等人筹划转让宝利国际控股权。宝利国际与江苏东祁于2023年1月18日初步商定了股权转让相关协议。同日,宝利国际向深交所申请停牌。2023年1月19日,宝利国际发布停牌公告。 监管层认定,内幕信息敏感期为2022年12月14日至2023年1月19日开市前。周某洪为宝利国际实控人,属于法定内幕信息知情人,知悉时间不晚于2023年1月3日。 据了解,账户组均在2023年1月6日买入,卖出时间则分别为2023年8月14日、2023年8月16日、2023年8月18日和2023年8月22日。内幕信息敏感期内,崔祥密操作“崔某林”“颜某”“崔某国”“刘某芝”“孙某红”账户累计买入“宝利国际”569.14万股,成交金额1631.38万元。截至2023年8月22日,上述账户陆续全部卖出“宝利国际”569.14万股,经计算无获利。 甘肃证监局认为,崔祥密的上述行为构成内幕交易行为。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依据有关规定,甘肃证监局决定对崔某处以150万元罚款。 持续严打内幕交易行为 长期以来,证监会始终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围绕严厉打击内幕交易,法律层面,新证券法、刑法修正案(十一)先后实施,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零容忍”执法威慑力显著增强,市场违法违规成本过低的局面已经得到了根本性改变,内幕交易案件数量近年来也有所下降。 尤其是新证券法,大幅提高了对内幕交易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将内幕交易的惩罚标准从违法所得的一到五倍提高到违法所得的一到十倍,并由过去“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三万...
【ETF观察】2月20日股票ETF净流出8.92亿元

【ETF观察】2月20日股票ETF净流出8.92亿元

小微 小微
59571
2024-02-21
证券之星消息,2月20日,上证指数报收2922.73,上涨0.42%;深圳成指报收8905.96,上涨0.04%;行业主题中,传媒、家用电器、轻工制造涨幅居前,食品饮料、汽车、电力设备领跌。从当日股票型ETF基金的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以中证中药、中证浙江凤凰行动50、中证全指家用电器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涨,其中银华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富国中证2000ETF、银华中证中药ETF分别以2.69%、2.32%、2.23%的涨幅居前三。以中证人工智能产业、中证云计算50、中证500信息技术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跌,其中中银证券中证500ETF、平安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分别以-3.51%、-3.38%、-2.39%的跌幅居前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股票型ETF基金合计资金净流出8.92亿元,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2493.84亿元,5个交易日中出现日合计资金净流入的有4天(ETF资金流向是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减去前一交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的结果,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当日ETF净值 * 当日份额,计算结果仅供参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有371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入,其中净流入排首位的是易方达沪深300发起式ETF(510310),份额增加了4.6亿份,净流入额为9.98亿元。净流入排行TOP10如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有378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出,其中净流出排首位的是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份额减少了2.93亿份,净流出额为15.27亿元。净流出排行TOP10如下: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医药央企又有大动作

?医药央企又有大动作

小微 小微
65302
2024-02-24
医药央企华润集团的化药板块整合再进一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华润双鹤2月23日晚公告,为进一步丰富公司专科领域产品线,形成“女性健康+儿科”的专科产品序列,公司拟斥资31.15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北药集团持有的华润紫竹100%股权。 华润化药整合再进一步 双鹤31亿元收购紫竹 华润双鹤2月23日晚公告,为落实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进一步丰富公司专科领域产品线,完善产品矩阵,形成“女性健康+儿科”专科产品序列,提升品牌影响力,公司拟与北药集团签署《关于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收购北药集团持有的华润紫竹100%股权。 此次交易作价以评估值为依据,评估基准日为2023年8月31日,最终采用收益法评估结果作为评估结论,确认华润紫竹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31.15亿元。以资产评估报告确认的华润紫竹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为依据,华润紫竹100%股权转让价款为31.15亿元,较其单体财务报表净资产账面价值11.52亿元增值率为170.40%。 华润紫竹拥有女性健康用药及器械、口腔用药、眼科用药、糖尿病用药、原料药等产品线,生殖健康类药品上市后始终占据国内、国际市场重要地位,毓婷是该公司旗下知名品牌。 此次交易是华润集团化药板块业务整合的重要举措,通过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将丰富华润双鹤在专科领域的产品线。 2022年,华润紫竹实现营业收入9.59亿元,净利润2.69亿元,扣非净利润(未经审计)2.66亿元。2023年1-8月,华润紫竹实现营业收入7.06亿元,净利润2.82亿元,扣非净利润(未经审计)2.51亿元。 从净利率来看,华润紫竹是华润双鹤的两倍以上,资产质量较好。 持续并购 扩大非输液业务 近年来,通过并购整合,华润双鹤的非输液板块在不断发展。 2023年,华润双鹤收购天安药业89.68%股权以丰富公司糖尿病药物产品管线;2022年8月,公司宣布收购神舟生物50.11%的股权,以快速进入生物发酵领域,同时公司进一步收购天东制药31.25%的股权,实现对天东制药70%的控股,以更好地整合公司资源,在肝素抗凝领域实现更好发展。 在华润双鹤看来,中国的原料药企业需要具备国际化能力,仅作为制剂的配套很难形成国际竞争力。 神舟生物和天东制药都属于相对国际化的公司,天东制药是通过欧盟EDQM和美国FDA认证的企业,也是唯一拥有依诺肝素钠原料药欧盟CEP和美国EIR双证书的国际化企业,神舟生物70%的业务出口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通过对这两家企业的并购,华润双鹤将更好地完善其国际化网络,进一步扩大原料药出口规模,同时通过原料药出口带动制剂出口。 2022年10月,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在华润双鹤调研时指出,在下一步工作中,华润双鹤要坚定不移做好创新转型,要重点关注投资并购能力提升。 2023年8月,华润双鹤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抓紧行业整合窗口,围绕领域拓展和能力提升开展外延并购和产品引进,深化产业链延伸,并购转向差异化和创新方向,打造高端仿制、首仿生物、创新高端技术平台。公司正在积极寻找符合公司战略的并购标的。 在此次通过收购华润紫竹进入妇科领域之外,华润双鹤还在积极布局,与企业进行相关产品合作,将儿科领域要扩展到大儿科,目前部分项目正在洽谈中。...
2月27日证券之星早间消息汇总:全国统一大市场迎来利好

2月27日证券之星早间消息汇总:全国统一大市场迎来利好

小微 小微
60515
2024-02-27
宏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据央视网报道,国务院以“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制度,加快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制度规则”为主题,进行第六次专题学习。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步步为营、系统推进,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工信部印发《工业领域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4-2026年)》。围绕提升工业企业数据保护、数据安全监管、数据安全产业支撑三类能力,明确提出11项任务。《方案》指出,构建完善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提高数据安全治理能力,促进数据要素安全有序流动和价值释放,将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提供坚实支撑。 3.生态环境部正在建设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实行统一的行业核算标准、统一的监管规则、统一的交易结算、统一的配额分配方案,不再新建地方试点。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行业和企业不再参加地方的试点碳市场,就是不重复管控。 4.2月26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跨境理财通2.0)正式开始施行。新版“跨境理财通”聚焦提升便利性、拓宽市场、规范服务,主要对以下四方面进行了优化,一是优化投资者准入条件;二是适当提高个人投资者额度;三是拓宽业务试点范围;四是进一步优化宣传销售安排。 公司新闻: 1.理想汽车在港交所公告,2023年Q4营收417.3亿元,2023年第四季度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7.5亿元,较2022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币2.65亿元增加2068.2%,较2023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币28.1亿元增加104.5%。全年收入总额达人民币1238.5亿元(174.4亿美元)全年交付量达到376030辆。2023年第四季度的车辆毛利率为22.7%,而2022年第四季度为20.0%,2023年第三季度为21.2%。 2. 克来机电:公司股票存在市场情绪过热、非理性炒作风险 3、深交所对合力泰下发关注函 4、东方财富:累计回购约10亿元股份用途变更为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5、5连板克劳斯:公司股价走势与经营业绩已经出现较大程度背离,存在下行风险 6、经纬辉开: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合计减持不超过740万股 7、中核钛白:副董事长沈鑫拟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3亿元 8、6天3板鸿博股份:公司根据市场反馈持续投资扩建智算中心,扩容设备陆续到货 海外要闻: 1.美东时间周一,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截止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下跌62.30点,收于39069.23点,跌幅为0.1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0.57点,收于15976.25点,跌幅为0.13%;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跌19.27点,收于5069.53点,跌幅为0.38%。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Arm涨超9%,美光科技涨超4%,特斯拉涨近4%,英伟达小幅上涨、股价创收盘历史新高;谷歌跌超4%。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74%。理想汽车涨超18%,公司公布四季度营收超预期翻番、首次实现年度盈利。小鹏汽车小鹏汽车:XPEV 9.22 6.84% +自选涨超6%,蔚来涨超4%,腾讯音乐、富途控股、唯品会、哔哩哔哩涨超1%,阿里巴巴、微博小幅上涨。 2.创业还不到1年的法国人工智能公司Mistral AI周一宣布,与微软达成更加深入的合作协议。微软方面除了提供算力和客户外,还购买了Mistral AI的“少部分股权”。除了官宣合作外,Mistral AI还在周一发布了最新大模型Mistral Large,以及公司首个聊天机器人Le Chat。 3.美东时间周一,美国太空探索公司直觉机器公司(Intuitive Machines)股价周一暴跌34.62%,此前该公司宣布其“奥德修斯”号登月器着陆时“跌倒”,目前呈侧躺姿势。...
最牛个股涨超58%!2月金股全线飘红,3月金股抢先看

最牛个股涨超58%!2月金股全线飘红,3月金股抢先看

小微 小微
53932
2024-03-01
刚刚过去的2月,A股市场涨声一片,沪深300指数单月大涨9.35%,券商金股也罕见集体收红,最牛金股在过去1个月涨超58%。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进入3月份,券商也更新了新一期金股名单,行业上以信息技术、工业、可选消费行业的股票最多。展望后市,各券商普遍呈乐观情绪,不少券商认为“躁动行情”有望延续,两会也成当月焦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金股全线飘红,最牛金股涨超58%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Wind数据显示,2月份40家券商共推荐314只金股标的,其中上涨的金股达到302只,占比高达96%。 2月金股标的中,最牛金股涨幅超58%,共有18只金股涨超30%,其中有4只涨超50%。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技术行业横扫2月金股涨幅榜,占据半壁江山;此外可选消费、医疗、工业板块个股亦涨幅靠前。 具体来看,中科曙光以58.56%的月涨幅摘得2月最牛金股,中科曙光在当月同时被国联证券、国盛证券两家券商列入金股名单;由天风证券推荐的天孚通信以58.38%的月涨幅位居第二;排名第三的是浙商证券、德邦证券共同推荐的寒武纪-U,当月涨幅达53.33%。此外中际旭创则以50.93%的月涨幅排名第四。值得一提的是,中际旭创乃上月热门金股,同时被长江证券、国联证券等7家券商共同推荐。 从券商推荐金股的整体表现来看,Wind数据收录的40家券商金股数据中,有28家的金股组合当月涨超10%。 具体排名方面,1月份国联证券推荐的金股组合以20.32%的月涨幅排名第一,国联证券推中了中科曙光、中际旭创两只月涨幅超50%的金股。国金证券金股组合以18.76%的月涨幅排名第二,国金证券推荐的沪电股份、恺英网络均在2月份上涨超30%。国元证券金股组合以18.63%的月涨幅排名第三,国元证券推荐的恺英网络、迎驾贡酒当月分别上涨31%、27%。 3月金股出炉,TMT仍热门 进入3月份,新一期的券商金股名单也陆续浮出水面。截至目前,已有十余家券商发布3月金股研报。从行业分布来看,信息技术、工业、可选消费行业的股票最多。 3月份热门金股方面,截至目前,共有10只金股被不少于3家券商选为当月金股,分布在信息技术、金融、能源、消费等行业。 具体来看,宁波银行在3月份获得长城证券、国信证券等4家券商的青睐,目前推荐券商数量暂居第一。国信证券的推荐理由是,宁波银行治理优势突出、管理水平优异,增长空间大。此外,该公司传统商业银行业务规模快速扩张,盈利能力居同业前列,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金山办公、恺英网络、天孚通信等AI及TMT(科技、传媒、通信)板块相关个股也均被3家券商所看好。以金山办公为例,开源证券认为,办公是人工智能落地的重要场景之一,金山作为国产龙头有望受益;同时该公司锚定AIGC(内容创作)、Copilot(智慧助理)和Insight(知识洞察)三大战略方向,未来商业化落地有望开启新空间。而催化剂在于AI相关功能产品逐渐上线,贡献业绩增量。 能源板块中,中国海油在3月份被华安证券、信达证券、平安证券3家券商共同推荐。平安证券认为,该公司为国内最大海上油气生产商,油气储量和产量高增,同时逐渐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力度,打开未来增长空间。同时,该公司勘探开发一体化策略持续降本增效,现金流稳健,长期保持高分红与高资本支出的平衡。此外,该公司2024年资本开支预算稳中有增,油气产量有望持续增长。 券商:“躁动行情”有望延续 展望3月份,各券商对于A股后市整体呈现乐观情绪,不少券商认为“躁动行情”有望延续。此外,随着两会临近,两会行情也受到各券商重点关注。 东海证券认为,两会期间小盘风格有望整体占优。根据东海证券的复盘梳理,历年两会期间,指数总体跌多涨少,但小盘及成长风格指数上涨概率相对较高,主因政策与预期之间的博弈。两会后两周,指数上涨概率较大,小盘风格依旧维持相对强势,其中中证2000上涨概率达80%(2010年以来两会)。 国金证券策略首席张弛认为,本轮上涨不仅是简单的“超跌反弹”,更似以“风险偏好回升+流动性修复”为驱动的阶段性上涨,预计2~3月期间将开启1个多月的“躁动行情”。“躁动”期间,风格看好“低估值+中小盘成长”,“止盈”高股息。 东吴证券陈李策略团队认为,当前从交易层面来看,市场风险得到一定释放,但经济企稳是未来股市进一步回暖的重要依据。经济企稳依赖于企业盈利回升,而当前企业盈利仍受物价水平干扰,因此对今年一季度企业盈利情况持谨慎乐观态度。当前市场主要以红利和科技成长风格为主,未来可能会出现进一步结构性分化,因此配置以成长为主,兼顾红利。 不过,也有个别分析师对于未来行情保持相对谨慎,认为后期市场将以震荡为主。 中邮证券认为,后期市场或仍以震荡为主。配置方面,建议持续关注受益于AI催化和产业政策支持的科技板块,包括...
科技成长股火了!17只滞涨科技成长股获北上资金、产业资本同步加仓

科技成长股火了!17只滞涨科技成长股获北上资金、产业资本同步加仓

小微 小微
64412
2024-03-03
(原标题:AI+时代到来,科技成长股火了!17只滞涨科技成长股获北上资金、产业资本同步加仓)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开年,科技领域大事和热搜不断。 2月16日,OpenAI发布全新的Sora文生视频模型,可以一次生成60s的长视频,且视频画面精细度较高。 2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平台和企业。 2月27日,南京大学发布了2024年9月面向3700余名新生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总体方案,这一举措系全国首创。 2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包括人工智能大模型为精准天气预报带来新突破、揭示人类基因组暗物质驱动衰老的机制、揭示光感受调节血糖代谢机制等。 可以说时下最热门的赛道就是人工智能及其产业链等科技方向。 多家机构看好科技成长主线 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随着ChatGPT、Sora文生视频模型的相继发布,人工智能在交互体验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国内科学技术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人工智能、量子、天文、化学能源等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沉寂许久之后,进入2024年以来,科技赛道获多家券商机构看好。 数据宝粗略统计显示,2024年以来,中信证券、申万宏源、长城证券等多家机构表示看好科技成长主线。 中信证券表示,小微盘受交易博弈的影响异常显著,科技成长有望成为今年另一条投资主线。 2月23日,申万宏源发布的市场预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0%的投资者认为高股息将受益于无风险利率下行、市场基本面亮点不足;28%的投资者认为市场存在以科技成长为主线的其他替代资产。 (图片来源:申万宏源) AI+时代到来,算力、芯片等软、硬科技具备成长潜力 如今,AI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在提高脑力劳动力的同时,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这背后离不开算力等软科技以及芯片、半导体等硬科技支持。 科技领域涵盖范围较为广泛,哪些科技赛道成长潜力较大? 2月27日,知名公募机构景顺长城投研团队发布《重塑与创造——2024 AI+洞察报告》(下文简称“报告”)。 报告认为,总体来说,AI将在科技领域持续带来新的投资机会。从投资角度来说,AI产业链可以从模型层、算力层、应用层分别切入;AI重塑机器人大脑,产业链迎来新机遇;算力需求将从训练转向推理,从云端转向边端;国产芯片和先进封装迎历史性机遇。 根据上述观点,软科技领域的AI算力、人工智能、6G通信等,硬科技领域的芯片、半导体产业链、人形机器人等有望兼具科技+成长的双重属性。 在一系列消息面的利好影响下,A股市场的科技领域自春节后迎来全面反弹。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中证科技100指数春节后以来(2月19日至3月1日)累计涨超8%,申万AI算力指数、人工智能指数同期涨幅均超过27%;半导体产业、芯片指数涨幅均超过15%。 事实上,上述板块的大涨或与超跌反弹有一定关系。中证科技100指数自2022年至2024年2月6日累计跌幅超过38%;芯片、半导体产业、人工智能指数期间跌幅均超过30%。 281只科技成长股出炉,25股年内涨超10% 数据宝统计,上文提及AI算力、人工智能、6G、芯片、半导体、人形机器人6个科技成长赛道的概念股共计281只(部分公司含交叉概念),其中25股2024年内涨幅超过10%,涨幅超过30%的有6股。 其中AI算力+6G概念股天孚通信、人工智能概念股嘉友国际、AI算力概念股中际旭创2023年净利润均大幅增长。 天孚通信系光纤连接细分市场龙头,该股今年以来涨近50%。截至3月1日,公司收盘价录得136.88元,创阶段新高,2023年净利润增幅上限达到88%。 部分概念股持续下跌,近20股年内跌幅超25%,包括荣旗科技、航天宏图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股价大跌的概念股2023年业绩普遍不佳,不少公司业绩持续下滑、首亏甚至续亏;例如,纳芯微、杰华特、神工股份等业绩首亏股2024年以来跌幅均超过30%。 北上资金、产业资本同时加仓19只科技成长股 科技成长赛道获多家机构强烈看好的同时,2024年以来还备受各路资金的追捧。 从外资动向来看,数据宝统计,上述281股中,有230余只属于陆股通成份股,其中153股今年以来获北上资金加仓,数量占比超六成,中际旭创、石头科技、雅克科技等最新持股较2023年末加仓超2个百分点。 从产业资本来看,重要股东增减持方面,以变动截至日期来看,今年以来,30股获重要股东增持,华测导航、捷捷微电等增持超2000万元。回购方面,65股今年以来回购合计超45亿元,歌尔股份、九号公司-U回购金额均超1亿元。 进一步来看,今年以来,获北上资金和产业资本(重要股东增持或上市公司回购)同时加仓的科技成长股仅有19只,包括三安光电、韦尔...
最新评论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