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首次!国务院国资委专题推进这项工作

小微 小微
54295
2024月02月27日

(原标题:2024年首次!国务院国资委专题推进这项工作)

2024年首次!国务院国资委专题推进这项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第1次专题推进会。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宏志在会上指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现良好开局,一批重点任务取得积极进展。

2024年首次!国务院国资委专题推进这项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记者获悉,根据2024年要不折不扣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目标要求,会议提出,各单位要尽快明确70%的衡量标准,突出抓好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靠前安排重点难点改革任务。会上特别提到,功能使命类改革任务要找准行动方位、强化考核引导。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现良好开局

王宏志表示,各单位实施方案编制质量高、“干货”多,举措更精准、特色更鲜明,不少地方和中央企业还配套实施了系列专项行动。同时,目前已有13个地方建立本地国企改革协调机制,各中央企业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改革推进机制。各单位不断加大考评督促力度,狠抓责任落实,确保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执行。

在优化创新生态方面,中央企业在制造、信息、能源等6个领域牵头建设的66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入列。国务院国资委出台意见支持中央企业加强应用基础研究。2023年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共承担国家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4051项,形成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

在完善国资布局方面,推进中国电科重组华录集团等一系列重组工作,开展生态环保、生物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25组29家中央企业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地方共开展战略性重组68次、专业化整合1323次,23个省级国资委制定了国有企业主责主业动态管理相关制度。

此外,安全支撑作用有效发挥、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拓展深化。

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约束要硬、发力要早

对于2024年的工作安排,王宏志强调,2024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关键之年,要认真抓好落实。他首先强调,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约束要硬、发力要早。

王宏志要求,各单位要尽快明确70%的衡量标准。要结合实际统筹研判,建议主要按工作量考虑,完成预估整体工作量的70%以上,也可参考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中任务数的完成比例。关键是70%的衡量标准要与2025年全面完成任务相衔接,前瞻性做好通盘考虑。突出抓好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靠前安排重点难点改革任务。

“我们之所以强调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主要就是希望优先考虑重点、难点、对进度或成效有决定性作用或客观上工作量大的‘大块头’任务。”王宏志表示。

重点抓好落实战新产业、科技创新任务和目标

王宏志强调,功能使命类改革任务要找准行动方位、强化考核引导。要适应功能使命类改革任务要求,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特别是要对国家亟需或紧缺的、具有较强基础支撑作用的、正向外溢效应较大的领域,比如“人工智能+”等,可以结合自身技术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决策纳入发展规划,加大投入,把资源用在刀刃上,有力提高国有企业战略支撑作用。

王宏志指出,目前各单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创新,都已有了明确的任务和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落实,过程中也要根据行业技术前沿变化,注意动态调整优化,同时也要防止过度竞争、重复建设。

在强化考核方面,要以深入推进价值创造行动为契机,树立鲜明价值创造导向,突出内在价值、长期价值,持续推进“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针对原创性引领性创新投入周期长、不确定性大、见效慢等特点,探索实施中长周期考核激励。对于承担较多功能使命类任务的企业,可考虑制定专项考核方案。

“对于按程序推进、但未实现预期目标的创新,只要没有谋求私利,即使只证明了此路不通,也是增加了无形资产,应予以肯定。”王宏志说。

着力推动中长期激励更大范围规范实施

王宏志还强调,体制机制类改革任务要形神兼备、更广更深落实。

要着力推动党委和董事会权责边界更清晰、运转更顺畅。针对功能使命类任务增多的特点,要进一步分层分类、动态优化前置事项清单,提高精准性、针对性,确保党委(党组)实质性前置研究把关,支持董事会依法行权。要强化外部董事队伍建设,坚持外部董事占多数,但不追求过高比例,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履职支撑,重点在提高外部董事履职能力和专业素质上下功夫。

还要着力推动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刚性兑现、提质扩面。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是市场化经营机制的“牛鼻子”,要着力提高签约质量、确保刚性兑现,推动工作质效再上一个台阶。业绩目标制定要兼顾科学性、挑战性,薪酬兑现必须是刚性的、实质性的,绝不能业绩好的时候拿得高、差的时候薪酬下不来、岗位动不了,改革不能有名无实。

“目前,各单位正在紧锣密鼓开展2023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工作,要以这次考核作为‘试金石’,该奖励的奖励、该扣减的扣减、该退出的退出,不搞变通、不打折扣。”王宏志表示。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3年底,具备实施中长期激励条件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占比在10%左右。对此,王宏志表示,比例可以再提高一些。各单位要进一步梳理评估,特别是对创新型企业和战新产业,研究提高中长期激励的覆盖面和匹配度。同时要规范不合理过高收入。

责编:朱雨蒙

校对:王朝全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ETF观察】2月1日股票ETF净流入157.22亿元

【ETF观察】2月1日股票ETF净流入157.22亿元

小微 小微
63511
2024-02-02
证券之星消息,2月1日,上证指数报收2777.04,下跌0.41%;深圳成指报收8187.21,下跌0.31%;行业主题中,电子、通信、计算机涨幅居前,建筑装饰、综合、社会服务领跌。从当日股票型ETF基金的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以中证光伏龙头30、中证光伏产业、中证环保产业50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涨,其中国泰中证光伏产业ETF、华安中证光伏产业ETF、广发中证光伏龙头30ETF分别以2.49%、2.48%、2.2%的涨幅居前三。以上证180公司治理、中证基建工程、深证电子信息传媒产业50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跌,其中汇添富中证沪港深互联网ETF、交银上证180公司治理ETF、华泰柏瑞中证动漫游戏ETF分别以-3.72%、-2.44%、-2.41%的跌幅居前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股票型ETF基金合计资金净流入157.22亿元,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491.35亿元,5个交易日中出现日合计资金净流出的有4天(ETF资金流向是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减去前一交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的结果,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当日ETF净值 * 当日份额,计算结果仅供参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有369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入,其中净流入排首位的是华夏沪深300ETF(510330),份额增加了9.77亿份,净流入额为32.57亿元。净流入排行TOP10如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有269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出,其中净流出排首位的是易方达上证50ETF(510100),份额减少了2.02亿份,净流出额为2.35亿元。净流出排行TOP10如下: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时代装饰IPO“终止” 公司存在业绩下降的风险

时代装饰IPO“终止” 公司存在业绩下降的风险

小微 小微
67315
2024-03-01
(原标题:时代装饰IPO“终止” 公司存在业绩下降的风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智通财经APP获悉,3月1日,深圳时代装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时代装饰”)深交所主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原因系该公司申请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招股书显示,时代装饰是国内建筑装饰行业前列的住宅精装修、公共建筑装修、幕墙及景观工程装饰服务提供商,主要客户为国内大型头部房地产开发商,在住宅批量精装修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良好的客户口碑。凭借多年的行业经验,公司较早地确立了以批量住宅为主的住宅精装修和以城市综合体为主的公共建筑装修的细分市场定位,同时以国内头部优质房地产开发商为目标大力开发住宅批量精装修业务,以过硬的装修质量和工程进度管控能力获得了良好的业内口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建筑装饰业务,主营业务稳定,未发生重大变化。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如下表所示: 公司所有分支机构为直属机构,经营模式为自主承揽业务、自主组织施工。公司主要经营环节包括项目承接、项目实施、项目验收、决算及售后服务等。 此外,为应对下游房地产行业波动风险,公司始终坚持实施优质大客户战略,经过多年发展,公司与万科地产、华润集团、保利地产、中海地产、招商地产等具有国资背景或国资控股的优质房地产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财务方面,于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37.11亿元、40.62亿元、34.91亿元及13.80亿元;同期,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约为1.09亿元、1.18亿元、6651.39万元及1921.18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时代装饰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存在业绩下降的风险。2020年和2021年,公司业绩整体较为稳定;2022年和2023年1-6月,受房地产行业波动等因素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有所下降。由于下游房地产行业受宏观经济及政策调控影响较大,若房地产投资速度与开发进度大幅放缓,或房地产市场需求大幅下降,或公司主要客户经营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产生流动性危机,可能影响公司业务的稳定性,进一步导致公司业绩下降。同时,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若因经营管理水平滞后导致公司遭遇重大声誉损失,也可能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降。...
李书福重磅发声

李书福重磅发声

小微 小微
60121
2024-03-02
(原标题:李书福重磅发声)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李书福发声:加快建设全国碳市场 应对国际“碳壁垒” 中国基金报记者 冯尧 近日,吉利控股集团方面向记者透露,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带来两份提案,其中一项重点关注汽车产业“双碳”目标实现。 在他看来,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之际,欧美等地相继出台“反补贴”“碳关税”等政策,给我国汽车产业全球化蒙上阴影。他认为,加快建设全国碳市场,出台碳管理相关机制和政策,以及规范碳管理数字化平台刻不容缓。 与此同时,李书福还带来了一项关于推进设立无障碍用车标准的提案,针对特需人群提供均等化的出行解决方案。 国产汽车燃料消耗量显著改善 在推动汽车产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提案中,李书福提到,“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应充分发挥‘链长’作用,引导上下游产业链持续有效降碳,率先实现‘双碳’目标。” 李书福认为,我国的汽车产品低碳优势明显。在整个2023年中,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了高增长态势,全年产销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31.6%,连续9年全球第一。 在乘用车方面,由于政策引导和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上的大力推广,中国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显著改善。 数据显示,在乘用车方面,2022年乘用车行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为4.1L/100km,同比下降19.6%,提前实现2025年4.6L/100km油耗目标。其中,国产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为3.99L/100km,同比下降20%。而进口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继续维持高位,为7.66L/100km。 此外,智能驾驶、绿色甲醇、氢燃料等新兴技术与商用车低碳化紧密结合,正在为我国汽车产业提前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新动能。 “低碳”发展仍需政策保驾护 不过,李书福直言,汽车产业“低碳”发展仍需要政策保驾护航,尤其是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的背景下。 根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累计出口汽车522万辆,同比增长57.4%,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但令人担忧的是,欧盟、美国等地相继出台“反补贴”“碳关税”等系列政策给我国汽车产业全球化蒙上阴影。 而且,当前受到影响的领域不仅在整车环节,电池产品出口也受到影响。 欧盟议会已于2023年6月14日正式通过了《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要求所有在欧盟销售的电池产品提供碳足迹声明和碳足迹性能等级等信息,大大增加了我国电池产品出口的难度。 李书福认为,首先,国内汽车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对于企业层面和产品层面的碳排放核算仍处于摸索阶段,碳排放数据来源广泛且标准不统一,进一步增加了短期内达到国际互认的难度。 其次,《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简称《积分办法》)以控制油耗和电耗为主要手段。但随着2023年新能源汽车新车产销占比均超过30%,积分供需形势发生较大变化,行业普遍认为《积分办法》的促进作用正在减弱。 他认为,最为关键的是,《积分办法》不能解决我国汽车出口面临的“碳关税”等技术壁垒。 “第三,与欧盟碳市场比较,我国碳市场流动性十分有限,价格远低于欧盟。”李书福表示。根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2023年全国碳排放权配额交易年度成交量为2.12亿吨,年度成交额为144.44亿元。 李书福认为,过低的价格和市场流动性,很难发挥市场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也难以引起企业对碳减排的足够重视和长远规划。 加快建设全国碳市场 因此,李书福在提案中表示,为了维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同时满足国际碳排政策要求,加快建设全国碳市场,出台碳管理相关机制及政策,以及规范碳管理数字化平台刻不容缓。 李书福提出四方面建议。首先,他建议建立汽车行业统一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并推动汽车产品碳足迹的国际衔接互认。在他看来,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优势明显,为进一步扩大汽车产品的出口优势,应对欧美国家的碳贸易壁垒,汽车产品急需成为2025年出台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的产品之一。 其次,他建议优先促进《积分办法》与碳减排体系的衔接机制。实际上,2023年6月发布的新版《积分办法》已经提出“建立新能源汽车积分池”的要求。目前,大部分企业已参与了积分池的建设,且新版《积分办法》已超前提出“适时研究建立本办法规定的积分制度与其他碳减排体系的衔接机制”。 李书福提出的第三项建议是在全国碳市场建设方面,扩大行业纳入范围,按照成熟一批、纳入一批的原则,尽快将我国重点碳排放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特别是钢铁、铝等重要上游关键工业原材料行业。同时还需扩大碳交易产品种类,优化配额发放及履约机制,适时引入碳期货、碳远期等交易产...
李飞飞,最火AI女王

李飞飞,最火AI女王

小微 小微
63387
2024-03-03
(原标题:李飞飞,最火AI女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黄仁勋又出手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近,英伟达宣布成立一个新研究部门通用具身智能体研究实验室GEAR。令人意外的是,该实验室的领导者是两位华人90后博士范麟熙(Jim Fan)和朱玉可(Yuke Zhu)。 范麟熙和朱玉可身上标签很多,但最为鲜明还是一点:李飞飞的学生。在斯坦福大学读博期间,他们成为了李飞飞的弟子。 李飞飞,现年48岁,被誉为“AI教母”,她是全球AI领域研究的标志性人物,长期主导着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学科研究。而她带出的学生军团,正成为全球AI界的中流砥柱。 黄仁勋,找来两位90后 资料显示,英伟达成立的Gear实验室,致力于具身智能研究开发,这是黄仁勋长期关注的领域,正如他曾说过,“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是具身智能”,重视程度不言而喻。为此,他专门找来两位90后掌舵。 范麟熙,早在高中时期就迷上了AI。当深度学习还无人问津时,斯坦福的AI实验室就已被他列入了梦想目的地。起初,范麟熙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计算机专业,后来如愿来到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师从李飞飞教授。期间,他成为OpenAI第一位实习生。 朱玉可身后同样是一份学霸履历:浙江大学和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本科双学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均就读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他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任助理教授,同时是英伟达高级研究科学家。 早先作为斯坦福视觉与学习实验室成员,朱玉可师从李飞飞与 Silvio Savarese 教授。李飞飞团队开发了机器人训练框架 SURREAL,用来加速学习过程,而朱玉可和范麟熙正是项目论文一作。此外,朱玉可作为共同第一作者曾获得国际机器人顶会 ICRA 2019 的最佳论文奖。 兜兜转转,如今两人在英伟达研究起机器人。“未来每一台移动的机器都将是自主的,机器人与模拟智能体将和iPhone一样无处不在。”范麟熙表示,GEAR实验室致力于打造具备通用能力的AI,能在虚拟与现实的多个世界中学习如何熟练行动。 英伟达也相当豪爽,配备了全球最有钱的具身智能实验室。范麟熙曾透露,团队有足够的资金一次性解决机器人基础模型、游戏基础模型和生成式模拟。他认为,2024年将是机器人之年、游戏AI之年、模拟之年。 而关于人工智能的过去和未来,都绕不开他们身后共同的老师李飞飞。 李飞飞是谁? 多年前,李开复被问到谁将影响未来25年的科技走向,他想了想说出了李飞飞这个名字。 出生于北京,在成都长大,李飞飞曾就读于知名的成都七中。1992年,16岁的李飞飞随父母赴美,后来一边在洗衣店帮忙,一边读完普林斯顿物理学学位。 2000年,李飞飞在加州理工学院攻读人工智能和神经生物学方向博士。毕业后,她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并加入了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 李飞飞是一位物理迷。“物理学教给了我一件事,保持提出重大问题和寻求北极星的热情。”在一步步研究中,李飞飞找到了她的兴趣所在AI,并将研究重点转移至当时十分冷门的计算机视觉领域。 她找到的第一颗“北极星”,是教计算机看东西。 在21世纪初,计算机图像识别模型仅能认出四种物体:汽车、飞机、豹子、人脸。李飞飞的设想是,如果有足够大的、经过标注的数据集,就能训练出理论上“无所不知”的计算机视觉模型。 于是,李飞飞在2007年启动了图像数据集项目ImageNet。彼时,数据集的整理和标注是脏活累活,学术界和产业界并不太关注。经常有同行建议她换个“有用的方向”,她也经常为经费发愁,以至于开玩笑要回去开洗衣店补贴项目经费。 直至两年后,ImageNet正式上线,李飞飞把这个包含1500万张照片,标注了2.2万种物品的数据集免费公开,几乎所有的AI视觉识别学习都受益于此。时至今日,ImageNet仍是全球AI产学界最知名的大型视觉数据库之一。 犹如人工智能的潘多拉魔盒被开启,AI在图像识别上开始迅猛发展,也让全世界看到了AI技术的商业价值。可以说,李飞飞为深度学习算法爆发补上了最后一块拼图。 自此,李飞飞这个名字响彻AI界。 2016年,李飞飞加入谷歌,并推动成立谷歌AI中国中心,她曾在上海的谷歌中国开发者大会这样说过:“人工智能无国界,人工智能的福祉同样没有国界。” 但很快,李飞飞又回归学界,继续在斯坦福大学任教,陆续在她主导的斯坦福AI实验室、斯坦福视觉与学习实验室(SVL)和斯坦福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持续推动 AI 研究。 AI的下一站要去何方?李飞飞找到另一颗“北极星”具身智能。 2018年,她和团队开始将机器学习和机械臂结合起来,踏足具身智能领域。目前,她的团队已开发了评估具身智能表现的模拟数据集BEHAVIOR,拥有来自人类的1000种活动、5000多种物体模型。这些数据...
A股申购 | 中创股份(688695.SH)开启申购 为最早一批涉足信创领域的中间件厂商

A股申购 | 中创股份(688695.SH)开启申购 为最早一批涉足信创领域的中间件厂商

小微 小微
64757
2024-03-04
(原标题:A股申购 | 中创股份(688695.SH)开启申购 为最早一批涉足信创领域的中间件厂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智通财经APP获悉,3月4日,中创股份(688695.SH)开启申购,发行价格为22.43元/股,申购上限为0.55万股,市盈率49.01倍,属于上交所科创板,开源证券、民生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 据招股书,中创股份是国内领先的基础软件中间件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主要向党政、军工、金融、能源、交通等国民经济重点行业领域提供中间件软件销售、中间件定制化开发和中间件运维服务。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应用服务器中间件、工作流中间件、消息中间件、企业服务总线等基础中间件,以及业务信息和电子文件交换系统、物联网监管平台软件、Paas平台软件等广义中间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关键基础设施。 自2002年成立以来,中创股份在中间件行业深耕二十年,致力于推动中间件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化、产业化,树立了值得信赖的品牌声誉。中间件作为三大基础软件之一,在信息系统中处于应用运行支撑及连接的基础地位,是国民经济关键基础行业数字化应用快速部署与高效实施的有力支撑。公司核心产品具备规模化替代国外主流中间件厂商Oracle、BM产品的能力,实现对主流国产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硬件设施的全面兼容。 基于公司在中间件领域的核心技术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及市场领导力,公司成为最早一批涉足信创领域的中间件厂商,也是第一批加入信创工委会的成员被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评为“信创工委卓越贡献成员单位”。公司为摆脱国产中间件“卡脖子”的困境提供有力支撑,为基础软件国产化替代做出显著贡献,在中间件行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凭借高性能、高可靠的中间件产品,中创股份产品在党政军及能源、金融、交通等国民经济重点行业领域推广应用。根据计世资讯发布的《2021-2022年软件基础设施(中间件)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公司在国产基础中间件领域市场占有率为15%,在国内中间件厂商中位居第二。 财务方面,于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8186.8万元、1.2亿元、1.37亿元。公司净利润分别约为4276.95万元、4839.17万元、4380.52万元人民币。 ...
金融舆情周报:2月外汇储备增加65亿美元,黄金储备连增16个月

金融舆情周报:2月外汇储备增加65亿美元,黄金储备连增16个月

小微 小微
49632
2024-03-08
一、宏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2月外汇储备增加65亿美元,黄金储备连增16个月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家外汇管理局7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58亿美元,较1月末上升65亿美元,升幅为0.20%。 外汇局表示,2024年2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主任丁志杰表示,2024年2月,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货币方面,美元汇率指数(DXY)上涨0.9%至104.2,非美元货币总体贬值。资产方面,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Barclays Global Aggregate Total Return Index USD Hedged)下跌1.3%;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4.3%。汇率折算、资产价格变化、投资收益等因素综合作用,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连续16个月增持黄金,2月末黄金储备为7258万盎司,较上月末的7219万盎司增加39万盎司。 2.央行:进一步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做好适老化、国际化等服务安排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意见》提出六大任务: 一是切实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满足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食、住、行、游、购、娱、医”等场景银行卡支付需求。 二是坚持现金兜底定位,持续优化现金使用环境,不断提升外币兑换和现金服务水平。 三是进一步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鼓励银行、支付机构和清算机构合作,做好适老化、国际化等服务安排。 四是更好保障消费者支付选择权,规模以上的大型商圈、旅游景区、文娱场所、酒店住宿等重点场所必须支持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样化支付方式。 五是优化开户服务流程,合理实施账户分类分级管理,紧盯重点地区、重点网点、重点业务环节,完善开户配套措施,不断提升账户服务水平。 六是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和渠道,持续加强支付服务宣传推广。 3.证监会:对技术性离婚、融券卖出、转融通等行为 进一步堵塞相关制度漏洞 近日,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要加强,并突出“抓”三件事。一是,防假打假。证监会目前正和相关执法部门共同构建综合惩防体系,严肃整治、严厉打击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二是,规范减持。吴清说道,“最近大家讨论比较热烈的,技术性的离婚、融券卖出、转融通等等绕道违规减持行为,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堵塞相关的制度漏洞”。三是,对大股东、实控人违规违法减持严厉打击、依法打击。 二、行业观察 1.利率步入“3”区间 消费贷产品“卷”起来 据中国证券报消息,多数银行个人信用消费贷利率已步入“3”区间,更有部分银行采用团购、发放优惠券等手段,使得贷款利率进一步下探至3%以下。 如北京地区多位客户经理介绍,招商银行“个人闪电贷”利率最低可至3%;农业银行“网捷贷”利率最低可至3.4%;江苏银行“卡易贷”利率最低可至3.18%。 业内人士提醒,无论是利率优惠还是高额贷款,都有一定的申请门槛和条件限制,特别是较高的贷款额度,实际上能成功申请到的人寥寥无几,消费者需警惕过度举债。 2.积极性下降!开年至今仅2家银行发行50亿绿色金融债 开年以来,多家银行先后发行各类金融债券及二级资本债券,但与往年同期相比,绿色金融债券发行数量及规模明显下滑,开年至今仅有2家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合计50亿元。相比之下,2023年同期已经累计有5家银行发行了绿色金融债券,总规模高达216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有助于推动银行资产结构的优化,同时也是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快速增长后,绿债市场正在逐步回归理性,银行在发行绿色债券时更加注重项目的质量和效益。未来随着绿色项目和技术的成熟,绿色债券的发行成本有望降低,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 3.多家上市银行向投资者释放积极回报预期 据证券日报报道,沪深交易所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近期投资者对上市银行分红、股息情况颇为关心。2月份以来,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等近10家上市银行接到投资者提问,内容多涉及分红、股息。 如平安银行于2月29日回答投资者分红相关问题时表示:“本行分红方案综合考虑股东投资回报、监管机构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以及本行业务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制定。未来,本行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有意愿提高分红率。”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如何提升投资者回报,上市银行应该考虑适当提高现金分红比例;同时,需不断优化股利分配政策。并保持相对稳定的股利分配,让投资者对回报有更明确的预期。此外,还需加强市值管理,合理提...
最新评论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