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观察】2月26日股票ETF净流出194.76亿元

小微 小微
74245
2024月02月27日

证券之星消息,2月26日,上证指数报收2977.02,下跌0.93%;深圳成指报收9066.09,下跌0.04%;行业主题中,机械设备、汽车、家用电器涨幅居前,银行、煤炭、公用事业领跌。从当日股票型ETF基金的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以中证机床、中证机器人、国证机器人产业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涨,其中华夏中证机床ETF、国泰中证机床ETF、国泰中证机器人ETF分别以6.1%、5.78%、5.63%的涨幅居前三。以中证800银行、上证金融地产行业、中证银行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跌,其中富国中证800银行ETF、南方中证银行ETF、华宝中证银行ETF分别以-2.67%、-2.62%、-2.61%的跌幅居前三。

【ETF观察】2月26日股票ETF净流出194.76亿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股票型ETF基金合计资金净流出194.76亿元,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111.63亿元,5个交易日中出现日合计资金净流入的有3天(ETF资金流向是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减去前一交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的结果,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当日ETF净值 * 当日份额,计算结果仅供参考)。

【ETF观察】2月26日股票ETF净流出194.76亿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有250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入,其中净流入排首位的是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份额增加了1.92亿份,净流入额为1.64亿元。净流入排行TOP10如下:

【ETF观察】2月26日股票ETF净流出194.76亿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有510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出,其中净流出排首位的是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份额减少了3.94亿份,净流出额为32.82亿元。净流出排行TOP10如下: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医药央企又有大动作

?医药央企又有大动作

小微 小微
65301
2024-02-24
医药央企华润集团的化药板块整合再进一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华润双鹤2月23日晚公告,为进一步丰富公司专科领域产品线,形成“女性健康+儿科”的专科产品序列,公司拟斥资31.15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北药集团持有的华润紫竹100%股权。 华润化药整合再进一步 双鹤31亿元收购紫竹 华润双鹤2月23日晚公告,为落实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进一步丰富公司专科领域产品线,完善产品矩阵,形成“女性健康+儿科”专科产品序列,提升品牌影响力,公司拟与北药集团签署《关于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收购北药集团持有的华润紫竹100%股权。 此次交易作价以评估值为依据,评估基准日为2023年8月31日,最终采用收益法评估结果作为评估结论,确认华润紫竹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31.15亿元。以资产评估报告确认的华润紫竹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为依据,华润紫竹100%股权转让价款为31.15亿元,较其单体财务报表净资产账面价值11.52亿元增值率为170.40%。 华润紫竹拥有女性健康用药及器械、口腔用药、眼科用药、糖尿病用药、原料药等产品线,生殖健康类药品上市后始终占据国内、国际市场重要地位,毓婷是该公司旗下知名品牌。 此次交易是华润集团化药板块业务整合的重要举措,通过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将丰富华润双鹤在专科领域的产品线。 2022年,华润紫竹实现营业收入9.59亿元,净利润2.69亿元,扣非净利润(未经审计)2.66亿元。2023年1-8月,华润紫竹实现营业收入7.06亿元,净利润2.82亿元,扣非净利润(未经审计)2.51亿元。 从净利率来看,华润紫竹是华润双鹤的两倍以上,资产质量较好。 持续并购 扩大非输液业务 近年来,通过并购整合,华润双鹤的非输液板块在不断发展。 2023年,华润双鹤收购天安药业89.68%股权以丰富公司糖尿病药物产品管线;2022年8月,公司宣布收购神舟生物50.11%的股权,以快速进入生物发酵领域,同时公司进一步收购天东制药31.25%的股权,实现对天东制药70%的控股,以更好地整合公司资源,在肝素抗凝领域实现更好发展。 在华润双鹤看来,中国的原料药企业需要具备国际化能力,仅作为制剂的配套很难形成国际竞争力。 神舟生物和天东制药都属于相对国际化的公司,天东制药是通过欧盟EDQM和美国FDA认证的企业,也是唯一拥有依诺肝素钠原料药欧盟CEP和美国EIR双证书的国际化企业,神舟生物70%的业务出口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通过对这两家企业的并购,华润双鹤将更好地完善其国际化网络,进一步扩大原料药出口规模,同时通过原料药出口带动制剂出口。 2022年10月,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在华润双鹤调研时指出,在下一步工作中,华润双鹤要坚定不移做好创新转型,要重点关注投资并购能力提升。 2023年8月,华润双鹤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抓紧行业整合窗口,围绕领域拓展和能力提升开展外延并购和产品引进,深化产业链延伸,并购转向差异化和创新方向,打造高端仿制、首仿生物、创新高端技术平台。公司正在积极寻找符合公司战略的并购标的。 在此次通过收购华润紫竹进入妇科领域之外,华润双鹤还在积极布局,与企业进行相关产品合作,将儿科领域要扩展到大儿科,目前部分项目正在洽谈中。...
落实金融监管全覆盖 兜底监管制度性安排逐步完善

落实金融监管全覆盖 兜底监管制度性安排逐步完善

小微 小微
54028
2024-02-26
强大的金融监管是实现金融强国建设的有力保障。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既是各金融管理部门不断形成的共识,也是金融监管工作的既定任务。从实践看,落实金融监管全覆盖,离不开金融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各地政府部门等的协调配合。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金融监管全覆盖的重要制度性安排,金融监管总局牵头建立的监管责任归属认领和兜底监管机制目前正在加紧制定,在此基础上,推动落实金融监管全覆盖,还需要人力、科技等因素的共同配合。 监管全覆盖 从“形似”到“实至” 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近期联合撰文指出,要以严密过硬监管保障金融稳定发展。落实金融监管全覆盖,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 党的二十大以来,“全覆盖、无例外”成为金融监管部门部署工作任务时的高频词。 去年6月8日,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主旨演讲中,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提到,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是当前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坚决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厘清责任边界,拉紧责任链条,加强综合治理,完善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协作、多层次贯通的责任体系,真正实现监管“全覆盖、无例外”。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勋在《提升金融监管效能》课题中指出,机构监管框架下,监管主体按照机构属性划分监管对象,对于开展新型业务和交叉业务的机构,往往存在监管空白。 为了让金融监管尽可能无空白和无盲区,2018年以来,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事实上在朝着更加综合的方向转变。人民银行陕西分行行长魏革军曾在《清华金融评论》上刊文表示,2018年~2023年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向综合监管转变的新阶段。 这一阶段的转变采取的是“基于现实、循序渐进的改革方式”。具体表现在,不断调整各部门监管职责,将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但直到2023年我国才决定组建金融监管总局,正式实现除证券业以外金融全行业的统一监管。 魏革军认为,新一轮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核心要义是进一步把监管做实,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从过去的监管实践看,表面上机构、目标、规则、手段等应有尽有,但实际上有的监管政策未能充分落到实处,跨市场、跨领域的金融业务监管仍存在重叠和漏洞,导致监管资源浪费或者监管不到位,削弱了监管有效性。”魏革军称,“此次改革通过组建金融监管总局,能够集中调配资源,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从‘形似’向‘实至’的转变。” 至少10地 金融委主任已亮相 要推动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协作”与“配合”是绕不开的关键点。 2023年3月公布的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下称《方案》)在组织架构层面组建了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以强化监管统筹,但具体监管工作如何协调仍是当前正在解决的问题。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从过去到现在,理顺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与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等多方的协调配合关系,是金融监管过程中的“攻坚克难”之处。有接近监管人士对记者坦言,这是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最困难的部分”。 根据《方案》,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可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二是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专司监管职责。 目前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改革正在紧锣密鼓铺开,多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已完成挂牌仪式,与原有部门名称相比,新亮相机构名称中均少了“监督”二字,即变成了“XX省/市/区地方金融管理局”。在此基础上,这些地方金融管理局还对照中央层面设立的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加挂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金融工作委员会牌子。 例如,首先亮相的“江苏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还同时加挂了“中共江苏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共江苏省委金融工作委员会”牌子。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至少有10地省级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完成亮相,其中,天津、山西、黑龙江、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均由本地省部级副职官员兼任此职,河南更是由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王凯直接担任河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贵州、云南、甘肃三地的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金融工作委员会书记、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三职由一人兼任,全面主持工作。 公开信息显示,山东、河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第一次工作会议均已召开,两地均在会议中强调要做好央地协作、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相关工作。 建立兜底机制 强化监管协同 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召开的2024年工作会议在部署系统年度重点任务目标时同样要求,新的一年要“跨前一步强化央地监管协同,加强信息交流共享和重点任务协同,切实做到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在年度工作...
10省各投资超10亿!水利建设最新

10省各投资超10亿!水利建设最新"成绩单"出炉

小微 小微
61712
2024-03-01
(原标题:10省各投资超10亿!水利建设最新"成绩单"出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国新办 刘健/摄) 由增发国债支持的水利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3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进灾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信息显示,今年以来,各地克服冬季施工不利影响,加班加点推进工程建设,增发国债安排的水利项目建设进度在逐月加快。目前,北京、四川、江西等10个省份完成投资,均超过了10亿元。 除了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在推进新建项目开工建设方面,有关负责人表示,围绕今年6月底前项目开工的要求,各地逐项目制订前期工作计划,对已完成审查审批项目,抓紧做好招投标、三通一平等准备工作,能开早开;对于尚未审批的项目,加快前期工作,抓紧用地、环评等要件办理,推动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到3月底将开工陕西蒋家窑则水库,黄河干流宁夏段治理,海河流域的潮白河治理和河北献县泛区、北京永定河的小清河蓄滞洪区建设,以及江西峡江和湖南梅山灌区等一批重大工程。 全国已实施增发国债水利项目1488个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今年2月,2023年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全部下达完毕。国债项目已转入组织实施阶段。 水利部副部长陈敏在发布会上表示,充分利用中央财政增发国债资金,加快灾后水利项目建设。目前,已实施国债水利项目1488个,完成投资293.1亿元,总体进展顺利。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表示,从整体情况看,全国大概有7000多个支持项目。从进度看,因为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水利部和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筛选,各地充分利用冬季时间,特别是北方地区克服冬季施工条件比较差等困难,全力推进项目实施。总的来看,建设进度跟往年相比要好一些。 “本次增发国债紧紧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共设置了灾后恢复重建、骨干防洪治理、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等8个投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表示,其中水利领域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被作为重中之重,支持力度是近年来最大的。 具体表现为“三个最”:一是覆盖范围最广。共包含12个具体项目类型。涉及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等各方面建设,基本实现了防洪排涝减灾项目类型全覆盖。二是支持标准最高。大幅提升了中央投资支持比例和定额标准,最大程度减轻地方筹资压力。三是投资规模最大。水利领域全口径安排国债资金额度,超过了本次增发国债总规模的一半。 10个省份完成投资均超过10亿元 张祥伟介绍,今年以来,各地克服冬季施工不利影响,加班加点推进工程建设,增发国债安排的水利项目建设进度在逐月加快。目前,北京、四川、江西、湖北、湖南、浙江、山东、安徽、云南、广东等10个省份完成投资,均超过了10亿元。 “水利部动员全系统力量,会同地方各级水利部门,上下联动,压实工作责任,全力做好国债水利项目实施。”张祥伟说,在建项目方面,建设单位优化施工组织,配强技术力量,增加施工机械、装备和人员,尽量多增加工作面,特别是要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这些投资,以周为单位倒排工期、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投资计划执行、资金支付,尽可能多的增加实物工作量。 推进新建项目开工建设方面,围绕今年6月底前项目开工的要求,各地逐项目制订前期工作计划,对已完成审查审批项目,抓紧做好招投标、三通一平等准备工作,能开早开;对于尚未审批的项目,加快前期工作,抓紧用地、环评等要件办理,推动项目开工建设。 张祥伟说,目前,国债支持的长江安徽铜陵段治理、江西乐平水利枢纽、新安江流域防洪治理等重大工程已经开工建设,预计到3月底还将开工陕西蒋家窑则水库,黄河干流宁夏段治理,海河流域的潮白河治理和河北献县泛区、北京永定河的小清河蓄滞洪区建设,以及江西峡江和湖南梅山灌区等一批重大工程。 张祥伟表示,在强化监管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专门针对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建设情况建立了信息系统,逐月逐项目跟踪了解项目实施情况,并建立通报机制。项目单位每月10日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及时填报建设进度、资金使用等进展情况,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和监控,保证国债资金今年12月底前全部完成。 水毁水利设施修复进度将加快,确保主汛期前完成 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表示,截至2024年3月1日,全国纳入水利部统计范围的重点水毁修复项目共5542处,已经修复了4558处,总修复率达82.2%,判断6月底前可全部完成。其中,京津冀三省(市)涉及流域防洪安全的重要水毁修复项目共412处,目前已修复326处,修复率达79.1%。 姚文广表示,为加快水毁修复进度,确保主汛期前完成修复任务,恢复防洪功能,水利部及时安排部署,去年汛后立即印发通知,组织各地逐项目建立台账,明确修复责任人、主要修复内容和修复时限,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此外,严格...
不足1800亿元 3月限售股解禁市值为年内第三低

不足1800亿元 3月限售股解禁市值为年内第三低

小微 小微
68243
2024-03-01
(原标题:不足1800亿元 3月限售股解禁市值为年内第三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Wind数据统计,3月,A股限售股上市数量共计122亿股,以3月1日收盘价计算,市值约为1781.3亿元,均较2月环比有所增加。从全年月度数据来看,3月限售股数量为年内第四低,市值为年内第三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两公司解禁市值超过百亿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个股来看,3月仅有两家公司限售股解禁市值超过百亿元,分别是中信证券和贝泰妮,市值分别为172.66亿元、134.92亿元。此外,金盘科技、奥特维、顺控发展、四川黄金、苏能股份、中望软件、西安银行、楚天龙、广州港等公司解禁市值超过30亿元。 从解禁数量占总股本比例来看,3月有20家公司占比超过50%。其中,顺控发展、通业科技、长龄液压、同力日升、必得科技等9家公司占比超过60%,这些公司面临较大的股本扩容压力。尤其是前3家公司,解禁数量占已流通盘比例分别高达80.16%、75%、70.93%。 极米科技将面临三重压力 Wind数据显示,下周两市限售股上市数量共计27.9亿股,市值约为370.4亿元,较本周环比下降不少。其中,解禁数量较大的公司有顺控发展、四川黄金、湘电股份、极米科技、鑫铂股份、金海通等。 极米科技股价下周将面临三重压力。首先,该公司2432.95万股限售股将于3月4日起上市流通,占总股本的34.76%,此次解禁股份类型为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 其次,业绩快报显示,极米科技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5.58亿元,同比下降15.74%;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下降75.26%。 再次,极米科技虽然在公布业绩快报和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后,发布了回购报告书,公司拟以超募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已发行股票,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8000万元,不超过16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34.74元/股。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关股东是否存在减持计划的回复中,极米科技持股股东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百度毕威企业管理中心在未来6个月可能存在减持公司股票的计划。 记者 陈慧 ...
时代装饰IPO“终止” 公司存在业绩下降的风险

时代装饰IPO“终止” 公司存在业绩下降的风险

小微 小微
67376
2024-03-01
(原标题:时代装饰IPO“终止” 公司存在业绩下降的风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智通财经APP获悉,3月1日,深圳时代装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时代装饰”)深交所主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原因系该公司申请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招股书显示,时代装饰是国内建筑装饰行业前列的住宅精装修、公共建筑装修、幕墙及景观工程装饰服务提供商,主要客户为国内大型头部房地产开发商,在住宅批量精装修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良好的客户口碑。凭借多年的行业经验,公司较早地确立了以批量住宅为主的住宅精装修和以城市综合体为主的公共建筑装修的细分市场定位,同时以国内头部优质房地产开发商为目标大力开发住宅批量精装修业务,以过硬的装修质量和工程进度管控能力获得了良好的业内口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建筑装饰业务,主营业务稳定,未发生重大变化。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如下表所示: 公司所有分支机构为直属机构,经营模式为自主承揽业务、自主组织施工。公司主要经营环节包括项目承接、项目实施、项目验收、决算及售后服务等。 此外,为应对下游房地产行业波动风险,公司始终坚持实施优质大客户战略,经过多年发展,公司与万科地产、华润集团、保利地产、中海地产、招商地产等具有国资背景或国资控股的优质房地产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财务方面,于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37.11亿元、40.62亿元、34.91亿元及13.80亿元;同期,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约为1.09亿元、1.18亿元、6651.39万元及1921.18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时代装饰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存在业绩下降的风险。2020年和2021年,公司业绩整体较为稳定;2022年和2023年1-6月,受房地产行业波动等因素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有所下降。由于下游房地产行业受宏观经济及政策调控影响较大,若房地产投资速度与开发进度大幅放缓,或房地产市场需求大幅下降,或公司主要客户经营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产生流动性危机,可能影响公司业务的稳定性,进一步导致公司业绩下降。同时,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若因经营管理水平滞后导致公司遭遇重大声誉损失,也可能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降。...
深市代表委员热议:全力创造价值 让投资者有实实在在获得感

深市代表委员热议:全力创造价值 让投资者有实实在在获得感

小微 小微
61098
2024-03-10
(原标题:深市代表委员热议:全力创造价值 让投资者有实实在在获得感)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月6日,围绕“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资本市场监管”等多个投资者关切问题,证监会吴清主席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答记者问。吴清的表态在上市公司间引起广泛热议。 用好资本市场工具 加速新质生产力释放 吴清表示,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要与时俱进,进一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特点,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让真正有潜力的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成长壮大,不断改善上市公司结构,从而让投资者能够更好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华兰生物是一家从事血液制品、疫苗、基因工程产品的生产、研发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借助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为公司的发展腾飞插上了翅膀,也使公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公司产品结构合理、产品种类齐全、血浆综合利用率居于行业前列,血液制品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多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前列。 华兰生物董事长安康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并购重组、再融资、股权激励三大资本工具是证券市场保持活力的能量源,是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并购重组、再融资、股权激励三大资本工具的持续完善能够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从资本、产业、人才三大公司发展核心要素,为公司发展带来新机遇,对公司高质量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科技创新。一直以来,公司都把科技创新作为立身之本,搭建了石化、新材料、纤维等领域的创新平台,每年都推出新技术、新产品。”全国人大代表、盛虹控股集团董事长、东方盛虹董事长缪汉根介绍,2019―2021年期间,公司通过发行绿色债、定向增发、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等募集资金,在行业内率先提出战略转型升级,同时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之重大资产重组,并购国内EVA光伏材料龙头斯尔邦石化,快速进入新能源新材料领域。 目前东方盛虹拥有1600万吨/年的炼化一体化装置、240万吨/年的甲醇制烯烃(MTO)及70万吨/年的丙烷脱氢(PDH)装置,形成烯烃、芳烃“双链”并延、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具备独特的“油头”“煤头”“气头”多头并举的烯烃制取能力,是国内民营石化头部企业之一。 “登陆资本市场30余年,海马汽车获益良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介绍,2007年,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收购郑州轻型汽车制造厂,利用并购重组实现产业整合,迈出了公司挺进中原的关键一步。2010年,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实现募资29亿元,利用再融资工具扩充了融资渠道。 2012年,公司利用股权激励政策,有效凝聚并激励了公司董监高及核心关键人才。 作为海南省唯一的乘用车及新能源汽车企业,海马汽车已实现埃及、智利、菲律宾、越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整车出口,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设KD工厂,展示“中国制造”新形象。 提升企业可投性 让投资者有实实在在获得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在吴清看来,影响资本市场运行的因素很多,机理也比较复杂,“至少包括‘一个基石’和‘五个支柱’”。 其中,“一个基石”,就是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吴清表示,上市公司首先要有良好的治理,有稳定的回报或者可以期待的成长性。大股东、实控人和管理层必须牢记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必须有姓“公”的意识,对公众负责,持续提高投资价值。 安康表示,只有大力提升上市公司的可投性,让广大投资者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才能有牢固的根基,从而真正实现稳市场、稳信心。 今年2月,华兰生物提出“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时提到,将持续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和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以期实现长足发展,用优异的业绩回馈广大投资者。 缪汉根表示,长期专注于企业内生稳健增长,全力创造价值是对公司股东最好的回报。据介绍,东方盛虹始终高度重视股东回报,保持现金分红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连续5年均坚持现金分红,累计分红28.4亿元。 “在产业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公司珍惜每一位投资者的信任与支持。”缪汉根介绍,东方盛虹将维护好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长期信任关系,形成良性互动循环,为公司树立诚信、开放、包容的资本市场形象,充分做好公司的“价值传播”工作。 “要提升公司质量、改善投资价值,没有捷径可行,必须要扎扎实实地做好企业经营,并精益求精地不断提升投资者服务水平。”景柱表示,公司的经营可能有起有落,但只要“提升公司质量、改善投资价值”的初心不改,持续坚守规范经营底线,同时不懈怠地坚持落地企业创新方向与转型战略,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终会闪光。 校对:刘榕枝...
最新评论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