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光影流年丨见证中国人的飞天梦圆

小微 小微
51275
2025月04月25日

  编者按:

我在现场·光影流年丨见证中国人的飞天梦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5日1时17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6次“太空会师”,也是两名指令长时隔3年后再次相聚“天宫”。22年前的10月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杨利伟走出飞船,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当时,新华社摄影记者王建民全程参与报道,多年后的今天,这位资深记者和我们一起回顾采访过程中的所见、所感。

我在现场·光影流年丨见证中国人的飞天梦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得知我作为新华社唯一的一名摄影记者采访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着陆时,我感到使命光荣,更感到责任重大。

我在现场·光影流年丨见证中国人的飞天梦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尽管“神五”主着陆场系统无论捕获、跟踪、测量、搜救、回收等准备工作都已经很充分,但因为影响因素太复杂,谁也不敢保证,直径不过两米的返回舱会具体落在什么位置。

  我了解到,着陆场系统指挥部确立了以“空中搜救为主,航天员安全第一,以快为核心”的搜救原则后,心里立刻确定了自己完成拍摄使命的第一要务:如果能够搭上参加搜救任务的直升机,会十分有利于第一时间完成拍摄任务。

  经过前期多方联络,我终于争取到了宝贵的登机采访机会。2003年10月16日凌晨5时许,空中分队备航。我脖子上挂着两台数码照相机,左手提着M4海事卫星地面站,右肩挎着两台发稿用的笔记本电脑,登上了直升飞机。

  2003年10月16日,直升飞机在搜寻神舟五号返回舱。

  5时30分,直升机拔地而起,直飞待命空域。20分钟后,直升机开始降低高度,每隔一会儿就看到一次泛红的东方地平线。机长报告说,我们正在指定空域盘旋等待。

  6时许,地面已由黑色变成了浅灰色,可以隐约看到草原的地貌轮廓。我想,此时飞船返回舱应当已进入祖国上空,进入喀什测控站的监测范围。

  6时11分,按预定计划,到了返回舱打开降落伞的时间。开伞的顺利与否,决定着回收的成败。

  飞机上的13双眼睛都瞪圆了,尽管天幕仍是深深的墨蓝,但无论是驾驶室,还是在左、右悬窗位置的人员,谁也没看见空中的降落伞,每一个人都紧张地抱着自己的装备。

  “一号直升机发现目标!”着陆场指挥长夏长法的声音传来,随后,直升机上的测向仪收到了返回舱上信标机传来的信号。

  飞机通话器也相继传来长机、搜索机、救护机“发现目标!看见伞了”的欢呼声。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差4.8公里。这是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

  6时28分,我乘坐的直升机飞抵已经着陆的“神五”返回舱上空。透过驾驶舱的减速玻璃,我看到返回舱安稳平卧,巨大的主伞已经分离飘落在百米开外,先到达的飞机已经依次降落,地面处置的各项工作迅速展开。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差4.8公里。

  直升机起落架刚刚挨着地皮,我就跳了下去,箭一般冲向返回舱,成为了回收现场最早按下相机快门的记者。

  返回舱舱盖启开后,杨利伟伸出一只手向搜救人员挥动了两下,他告诉指挥长夏长法:“我状态良好”。夏指挥长激动地伸出拇指,并非常得意地朝我挥举。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杨利伟在返回舱舱口向人们挥手致意。

  空中搜救人员全部到位!地面搜救车队到了!中央电视台的现场直播车也陆续赶来,当地牧民和着陆场周围的媒体记者、航天爱好者们冲上来了。

  警卫人员在返回舱周围拉起三道警戒线,我抢占住有利位置,举起相机,对准身着白色航天服微笑、比出胜利手势的杨利伟,5秒之内横、竖各连拍了数张照片。

  2003年10月16日,杨利伟自主出舱。

  完成第一轮拍摄后,我紧了紧鞋带,更换镜头,准备投入下一个重要画面拍摄——中国首位航天员巡天60万公里归来,踏上地球的第一步。

  7时许,杨利伟在航天医学专家的协助下自主出舱。尽管身体还有些晃动,他镇静而热情地向人们打招呼,对大家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感觉良好,谢谢!”。

  2003年10月16日,杨利伟自主出舱。

  杨利伟出舱后,向前走了五六步,坐上一把专用座椅,进行失重适应。由于出舱时间较原计划有所延迟,加上他感觉良好,这个过程只用了大约两分钟。杨利伟被医保人员连人带坐椅一起托起,在现场数百名科技人员、搜救官兵和地方群众的簇拥、欢呼中登上医疗保障车。

  2003年10月16日,杨利伟自主出舱。

  7时35分,经过医护人员认真检测,杨利伟换上蓝色的航天员大队队服,再次出现在欢呼的人群中。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着陆场一片欢呼。

  杨利伟在工作人员的陪同和数百名现场人员的簇拥下,登上医疗救护直升机,准备直飞呼和浩特毕克齐机场转乘专机回北京。此刻,天边刚刚露出第一缕朝霞,激动的人们久久凝望着直升机飞去的方向。

  2003年10月16日,内蒙古主着陆场工作人员欢迎杨利伟凯旋。

  记住这个伟大的日子——2003年10月16日。中华民族飞天梦想成为现实,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能力的国家。

  2003年10月16日,工作人员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吊装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

  自从进入搜救现场,我的脑海中就一直重复着两件事:拍照、发稿。照片要体现出世界性通讯社和“国家摄影队”的水平;发稿速度必须抢在其他媒体前。时效是通讯社的生命,国内外媒体都在等候新华社的权威发布。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被运离内蒙古主着陆场。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参与了“神一”至“神十”的摄影报道,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的诸多辉煌瞬间,至今回想起来,仍激动不已,深感荣幸!

  作为中国航天史上规模宏大的跨世纪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汇聚了全国数千家单位,数十万人参与其中。一代代载人航天工作者,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形成了强大合力,凝结成了光耀东方的“载人航天精神”。

  而我和我的同事们,也用一张张珍贵照片,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记录了中国人迈向太空的一个又一个脚印。

  记者:王建民

  本期主持:吕帅

【责任编辑:赵阳】
    阅读下一篇:
      •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AI手机热潮来袭,行业第三次变革?AI赋能产业,基金增仓+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AI手机热潮来袭,行业第三次变革?AI赋能产业,基金增仓+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小微 小微
              69316
              2024-03-01
              AI终端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I持续赋能消费电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9日,消费电子概念股震荡走强,板块上涨4.93%,昀冢科技、光弘科技20cm涨停,思泉新材、硕贝德涨超10%,福日电子、福蓉科技涨停,飞荣达、精研科技、智动力、传音控股、捷荣技术等跟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消息面上,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4)于2月26日至29日在巴塞罗那盛大开幕,小米、荣耀、Tecno等智能手机厂商展示其最新机型,联发科展示其芯片终端AI运算能力,三星公布设想中的GalaxyRing智能设备的设计,展示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创新产品。 此外,三星Galaxy S24系列媒体品鉴会登陆北京。新一代高端旗舰三星Galaxy S24产品系列不仅为用户带来打破传统的革新体验,更是掀起了AI手机的新浪潮。据悉Galaxy S24系列手机在韩国本土市场上市仅28天,其销量就超过100万台,在韩国市场取得了空前的预订成绩。 湘财证券表示,AI终端方面,随着生成式AI的发展,三星、荣耀、联想和中兴通讯等厂商展示了集成AI功能的终端产品,如Galaxy S24、AIPC设备和AI裸眼3D平板,预示着AI终端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AI手机热潮袭来行业第三次变革已至 分析师认为,三星Galaxy S24将成为AI手机领域里程碑式的产品。对于产业的未来趋势,OPPO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陈明永2月份发表致全体员工的内部信,他表示,2024年是AI手机元年。未来5年,AI对手机行业的影响,完全可以比肩当年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机,从行业发展阶段来看,AI手机也将成为继功能机、智能手机之后,手机行业的第三阶段。 IDC联合OPPO,共同发布行业首个《2024年AI手机白皮书》预测,全球新一代AI手机在2024年的出货量将达到1.7亿部,占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的约15%。在中国市场,新一代AI手机的增长势头尤为强劲,预计2024年的出货量将达到3700万台,到2027年将达到1.5亿台,市场份额有望突破50%。 Counterpoint Research也同样表示,2024年将成为全球AI手机时代的开端,到2027年底,内置AIGC功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超过5亿部。 兴业证券在《2024年值得关注的十大产业趋势》研报中指出,科技产业周期的演绎通常遵循从基础设施到硬件终端的规律,就像移动互联网从3G、4G到智能手机一样。随着AI在系统协同层面的不断成熟,将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移动端的科技创新有望缩短换机周期,带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回归正增。 基金增仓+高增长潜力的消费电子股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目前,消费电子板块的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滚动市盈率24.92倍,处于历史百分位的28.66%。 从2月以来,消费电子板块持续反弹,整体涨幅8.13%。截至最新收盘,工业富联、光弘科技、捷荣技术、和而泰等9股涨幅超20%。不过较2023年高点相比,板块平均回撤38.25%。其中东尼电子、传艺科技、视源股份、朗特智能等12只个股回撤幅度超50%。 从基金持仓来看,2023年四季度末,基金持仓立讯精密、传音控股、工业富联、歌尔股份、电连技术、视源股份超10亿元,其中立讯精密、传音控股持仓市值超百亿元,分别为315.5亿元、100.1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第四季度公募基金大手笔加仓了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超1亿股。 万联证券表示,在智能手机、个人电脑等消费终端市场复苏转暖、AI算力产业链加速建设、AI+创新终端逐步落地等因素的催化下,电子行业整体盈利情况有望回升,较受基金机构青睐。 根据已公布的2023年业绩快报和业绩预告下限,传音控股、协创数据等11股业绩预增,蓝思科技、立讯精密、华勤技术等6股业绩略增,精研科技、信濠光电、和晶科技扭亏为盈。 传音控股业绩快报显示,2023年营收623.92亿元,同比增长33.9%;归母净利润达到55.02亿元,同比增长121.55%。IDC数据显示,传音控股去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820万部,同比增长68.6%,首次跃升全球第四。 从机构关注度看,立讯精密、安克创新、光峰科技有超20家机构评级;传音控股、拓邦股份、和而泰等8股获得10家以上机构评级覆盖。根据5家及以上机构一致预测,今明两年净利润增速均有望超20%的有17只。 上述机构关注股中,北上资金本月净买入歌尔股份、视源股份、环旭电子分别为1.2亿元、1.198亿元、2341.32万元;融资资金则净买入立讯精密4.23亿元、领益智造6496.24万元、联创光电1336.36万元。 截至2月29日收盘,立讯精密、蓝思科技、领益智造、环旭电子滚动市盈率低于20倍,环...
              不足1800亿元 3月限售股解禁市值为年内第三低

              不足1800亿元 3月限售股解禁市值为年内第三低

              小微 小微
              68255
              2024-03-01
              (原标题:不足1800亿元 3月限售股解禁市值为年内第三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Wind数据统计,3月,A股限售股上市数量共计122亿股,以3月1日收盘价计算,市值约为1781.3亿元,均较2月环比有所增加。从全年月度数据来看,3月限售股数量为年内第四低,市值为年内第三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两公司解禁市值超过百亿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个股来看,3月仅有两家公司限售股解禁市值超过百亿元,分别是中信证券和贝泰妮,市值分别为172.66亿元、134.92亿元。此外,金盘科技、奥特维、顺控发展、四川黄金、苏能股份、中望软件、西安银行、楚天龙、广州港等公司解禁市值超过30亿元。 从解禁数量占总股本比例来看,3月有20家公司占比超过50%。其中,顺控发展、通业科技、长龄液压、同力日升、必得科技等9家公司占比超过60%,这些公司面临较大的股本扩容压力。尤其是前3家公司,解禁数量占已流通盘比例分别高达80.16%、75%、70.93%。 极米科技将面临三重压力 Wind数据显示,下周两市限售股上市数量共计27.9亿股,市值约为370.4亿元,较本周环比下降不少。其中,解禁数量较大的公司有顺控发展、四川黄金、湘电股份、极米科技、鑫铂股份、金海通等。 极米科技股价下周将面临三重压力。首先,该公司2432.95万股限售股将于3月4日起上市流通,占总股本的34.76%,此次解禁股份类型为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 其次,业绩快报显示,极米科技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5.58亿元,同比下降15.74%;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下降75.26%。 再次,极米科技虽然在公布业绩快报和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后,发布了回购报告书,公司拟以超募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已发行股票,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8000万元,不超过16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34.74元/股。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关股东是否存在减持计划的回复中,极米科技持股股东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百度毕威企业管理中心在未来6个月可能存在减持公司股票的计划。 记者 陈慧 ...
              打新必看 | 3月4日两只新股申购

              打新必看 | 3月4日两只新股申购

              小微 小微
              62276
              2024-03-01
              1.美新科技(创业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申购代码:301588 股票代码:301588 发行价格:14.50 发行市盈率:20.90 行业市盈率:21.66 发行规模:4.31亿元 主营业务:塑木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其他重要信息如下图所示: 点评:市场前景:据StrategyR统计,2022年全球塑木复合材料市场规模预计为56.19亿美元,到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25.98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0.62%。塑木复合材料最大的市场在北美,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的14.92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29.16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8.74%。 公司业绩:2020年至2022年,美新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4.97亿元、6.95亿元、7.4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2.55%;净利润(扣非前后较低者)分别为5361.27万元、9047.03万元、8247.98万元,复合增长率为24.03%。公司预测,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8亿元,与2022年度相比增长7.32%;归母净利润7411.67万元,与2022年度相比下降12.54%。募集资金:据招股书,美新科技原计划募集资金9.58亿元,分别用于美新科技新型环保塑木型材产业化项目(5.1亿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4353.11万元)、营销网络建设项目(1.5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2.5亿元)。以此次14.5元/股的发行价计算,公司实际发行规模降为4.31亿元,相比原计划大幅少募了55%。 回顾2023年的新股情况,全年上市新股313只,首日破发52只,首日破发比率约17%。其中,创业板全年上市新股110只,首日破发20只,首日破发比率约18%。2024年以来,上市21只新股中,1只首日破发。 从估值看,公司发行市盈率与行业平均值相差不多,而且公司此次大幅少募,对新股市场的情绪有一定支撑,破发风险一般。不过公司最近两年业绩出现下滑,增收不增利情况明显,综合判断美新科技首日破发概率约15%。 2.中创股份(科创板) 申购代码:787695 股票代码:688695 发行价格:22.43 发行市盈率:49.01 行业市盈率:49.04 发行规模:4.77亿元 主营业务:中间件软件销售、与中间件相关的定制化开发服务及运维服务 公司其他重要信息如下图所示: 点评:市场前景:根据华为发布的《鲲鹏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预测,2023年全球中间件市场空间434亿美元,2023年中国中间件市场空间13.6亿美元,中间件市场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根据计世资讯预计,到2026年,中国的中间件总体市场将达到144.2亿元,其中基础中间件为74.6亿元,广义中间件市场为69.6亿元,市场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公司业绩:2020-2022年,中创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186.80万元、1.20亿元、1.37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9.56%;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76.95万元、4842.03万元、3892.41万元,2022年净利润出现下滑。2023年度,经容诚会计师审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8亿元,比2022年度增长30.94%;实现净利润6666.34万元,业绩增速有所上升。募集资金:据招股书,中创股份原计划募集资金6亿元,分别用于应用基础设施及中间件研发项目(2.3亿元)、研发技术中心升级项目(1.3亿元)、营销网络及服务体系建设项目(6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8亿元)。以此次22.43元/股的发行价计算,公司实际发行规模降为4.77亿元,相比原计划少募约20%。 回顾2023年的新股情况,全年上市新股313只,首日破发52只,首日破发比率约17%。其中,科创板全年上市新股67只,首日破发13只,首日破发比率约19%。2024年以来,上市21只新股中,1只首日破发。 从估值看,公司发行市盈率与行业平均值持平,破发风险一般。同时,公司2023年业绩增速有所回暖,毛利率水平也维持在高位,综合判断中创股份首日破发概率约10%。不过,近期新股上市表现出现分化,单纯的炒作热度有所降温,盲目参与打新仍有不小的风险。...
              时代装饰IPO“终止” 公司存在业绩下降的风险

              时代装饰IPO“终止” 公司存在业绩下降的风险

              小微 小微
              67389
              2024-03-01
              (原标题:时代装饰IPO“终止” 公司存在业绩下降的风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智通财经APP获悉,3月1日,深圳时代装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时代装饰”)深交所主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原因系该公司申请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招股书显示,时代装饰是国内建筑装饰行业前列的住宅精装修、公共建筑装修、幕墙及景观工程装饰服务提供商,主要客户为国内大型头部房地产开发商,在住宅批量精装修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良好的客户口碑。凭借多年的行业经验,公司较早地确立了以批量住宅为主的住宅精装修和以城市综合体为主的公共建筑装修的细分市场定位,同时以国内头部优质房地产开发商为目标大力开发住宅批量精装修业务,以过硬的装修质量和工程进度管控能力获得了良好的业内口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建筑装饰业务,主营业务稳定,未发生重大变化。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如下表所示: 公司所有分支机构为直属机构,经营模式为自主承揽业务、自主组织施工。公司主要经营环节包括项目承接、项目实施、项目验收、决算及售后服务等。 此外,为应对下游房地产行业波动风险,公司始终坚持实施优质大客户战略,经过多年发展,公司与万科地产、华润集团、保利地产、中海地产、招商地产等具有国资背景或国资控股的优质房地产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财务方面,于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37.11亿元、40.62亿元、34.91亿元及13.80亿元;同期,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约为1.09亿元、1.18亿元、6651.39万元及1921.18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时代装饰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存在业绩下降的风险。2020年和2021年,公司业绩整体较为稳定;2022年和2023年1-6月,受房地产行业波动等因素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有所下降。由于下游房地产行业受宏观经济及政策调控影响较大,若房地产投资速度与开发进度大幅放缓,或房地产市场需求大幅下降,或公司主要客户经营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产生流动性危机,可能影响公司业务的稳定性,进一步导致公司业绩下降。同时,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若因经营管理水平滞后导致公司遭遇重大声誉损失,也可能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降。...
              申赎效率大提速!跨境产品火了

              申赎效率大提速!跨境产品火了

              小微 小微
              65978
              2024-03-11
              跨境产品渐热,基金公司在跨境产品上的比拼也从产品布局延伸到了申赎效率之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基金报记者发现,博时基金将旗下包括博时纳斯达克100、博时恒生医疗保健、博时恒生科技三只ETF联接基金的赎回资金到账效率由T+6提升至T+4。华夏香港也将旗下的华夏沪深300指数ETF一级市场申购周期由T+2缩短为T+1。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不断优化跨境产品效率,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同时帮助投资者捕捉市场的投资机会,实现资产的多元化配置。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多只跨境产品申赎大提速 随着投资者对跨境产品的关注度提升,这类产品也成为机构角力的“新战场”,除了发力布局新产品之外,近日,多家机构纷纷“官宣”旗下跨境产品申赎大提速。 例如,博时基金将旗下包括博时纳斯达克100、博时恒生医疗保健、博时恒生科技三只ETF的联接基金赎回资金到账效率由T+6提升至T+4。 华夏香港旗下ETF也迎来重磅升级。中国基金报记者获悉,华夏香港也将旗下的华夏沪深300指数ETF的香港市场最快申购周期(一级市场)由T+2缩短为T+1。 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马悦表示,为提升投资者投资体验,行业其实在持续不断地优化跨境产品的交易结算效率。 “首先是得益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改造。”马悦以标普500ETF举例,该ETF成立10年来也是经历了一系列的优化升级。例如,2017年9月美股从T+3改为T+2结算,ETF赎回资金到账时间相应减少1天。2021年7月交易所全面支持跨境ETF实时逐笔全额结算,标普500ETF也相应更新到申购赎回T+0确认并且T+0为客户代买卖成分证券。2024年5月美股交收即将改为T+1结算,相信跨境产品的结算效率届时也会有新的变化。 “其次对跨境产品效率的不断优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马悦表示,结算时间的缩短和份额的及时确认可以让投资者体验更确定的申赎成本以及更高效的资金效率。管理人会在产品运作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量提升申购赎回的确认和结算效率。 格上理财旗下金樟投资研究员王�t则指出,跨境产品相比境内产品本身申赎周期就更长,资金使用效率低,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投资体验,提高效率是各家机构目前比较重要的动作。 还有机构站在投资者需求的角度谈了提高跨境产品效率的意义,盈米基金蜂鸟研究员李兆霆就认为,近期投资者对于跨境产品和跨境ETF的关注度有所升高,资管机构为了提升投资者的便利性,选择通过缩短申购周期或赎回到账时间去贴合投资者需求。 多维度提升跨境产品吸引力 除了提高产品的申赎效率之外,不少机构多维度发力,从投教、做市商、产品标的创新等提升跨境产品的吸引力。 马悦认为可从三个方面提升跨境产品的投资者体验:一是场内流动性支持。为提高场内投资者的交易体验,安排做市商提供流动性,避免出现较大折溢价,方便在二级市场交易的个人投资者参与;二是扩大做市商种类,积极引进各类做市商,如私募,QFII等;三是持续推广投资者教育工作,让投资者对跨境指数资产的风险收益特点有更为清楚的认识。 李兆霆也表示,除了在申赎效率外,还可以对产品跟踪标的进行创新。目前市场主流跨境ETF基金大多跟踪海外的宽基指数,可以适当地加入主题类和行业类的创新以契合投资者越来越多元化的投资需求,例如海外互联网、人工智能方向等。 “跨境产品目前覆盖的区域和投资的行业风格还并不齐全,可以挖掘有投资机会的区域和行业风格。”王�t也如此表示。 而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姚旭升表示,除了提高申赎效率,资管机构应当持续关注市场变化,组建研究团队对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及大类资产进行专业分析,提供合理的资产配置建议,协助投资者做出更加科学的投资决策。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创新,运用金融科技做好跨境服务的赋能,加快跨境理财业务系统建设,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跨境理财业务的移动化、智能化,不断提高跨境理财业务的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全球资产配置旺盛 跨境产品受青睐 受益于海外市场的较好表现,不少QDII产品表现良好,助推基金公司布局QDII基金的热情较高。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市场全球资产配置旺盛,跨境产品受青睐的趋势或将持续。 Wind资讯数据显示,近一两年多只QDII基金相继成立或开始发行,产品涵盖中国香港、美国、日本、德国等多个市场,既有主动型产品,也有被动型产品。2022年、2023年全年成立QDII基金分别达31只、60只。2024年已有8只QDII产品成立,QDII布局处于历史小高潮。 不仅如此,不少基金公司还在积极申请,自2023年以来尚有93只QDII产品上报在等待批文中,更有一些基金公司递交QDII业务资格的申请材料。 基金行业对QDII类产品的积极布局,正是顺应了投资者国际化...
              同比增长24.9%,前2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开门红”

              同比增长24.9%,前2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开门红”

              小微 小微
              64659
              2024-03-12
              (原标题:同比增长24.9%,前2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开门红”)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1.35万亿元,同比(下同)增长24.9%。其中,出口8859.4亿元,增长26.8%;进口4624亿元,增长21.5%。 综合来看,广东外贸扎实起步、快速增长,延续去年底以来的回稳向好势头,实现良好开局。在外部需求向好、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经营主体信心不断增强等有利因素带动下,广东外贸将保持发展韧性,一季度有望实现较快增长,取得“开门红”。 一般贸易、保税物流同比增长超三成 从细分领域看,一般贸易、保税物流增长较快。前2个月,广东一般贸易、保税物流进出口分别为8204.8亿元和2408.7亿元,增长34.9%和32.8%,增速快于整体10个和7.9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2723亿元,增长1.1%。 进出口增长,在于市场活力恢复向好,也得益于诸多改革创新。 近日,一批44.53吨货值20.5万元的白卡纸在湛江海关所属霞海海关关员监管下,通过直接申报“一票多车”清单在湛江综合保税区顺利通关,以水路运输方式出口至孟加拉国。 “之前每辆车只能进出区一次,一批货要拉十次的就要找十辆车来拉,现在找一辆车重复拉十次就行了,最大程度地减少运输成本,找车也容易多了。”广东金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物控部总经理蔡利说。 原来,近日海关总署优化综合保税区“一票多车”货物一线进出区流程,允许综合保税区与境外之间进出的“一票多车”货物由同一或不同车辆通过多次进出区完成运输任务。 不少中小微企业在政策支持下,加速拓展外贸业务。日前,在深圳叮叮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批木柜和木门框架正在装运,这批价格约3000美元的竹木草制品,将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顺利出口。 “我们公司的订单批量小、品种多,产品采购自不同区域的多个供应商,如果通过传统的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所有产品都要在生产地分别完成申报查验。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更为简便的申报程序和更加快速的通关服务。”该司负责人蔡友钟说。 “市场采购贸易是为专业市场‘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外贸交易创设的贸易方式,具有通关快、便利化、免征增值税等特点,特别适合中小微企业快速出口通关。自深圳开通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以来,已服务1000多家中小微企业,向8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20多亿商品。”深圳海关所属布吉海关综合业务科副科长梁超瑜说。 数据显示,广东民营企业持续担纲外贸主力军——前2个月进出口8597.7亿元,增长38.9%,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63.8%,较去年同期提升6.4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084.6亿元,增长3.8%,占30.3%;国有企业进出口767.5亿元,增长17.4%,占5.7%。 对前5大贸易伙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前2个月,广东对主要贸易伙伴均实现正增长——对东盟、美国、中国香港、欧盟和中国台湾5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增长17.3%、32.3%、17.1%、12.1%、20.3%,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5%、11.6%、11.4%、11.3%、7.1%。此外,广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153.3亿元,增长23.1%,占38.2%。 日前,一列满载空调、洗碗机等电器的中欧班列经黄埔海关所属增城海关监管,在轰鸣的汽笛声中从增城西站缓缓驶向欧洲。“班列出货效率不断提升,更多企业通过中欧班列开拓新的物流渠道,今年前两个月中欧班列出口再创新高。”广州交投国际班列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思强说。 目前,海关以智能化、嵌入式监管,实现互联网实时全程视频监控、“7×24小时”随时响应查检等一系列功能,保障货物“零延时”通关。今年1—2月,增城西站开行国际班列62列、标箱6810个、货值18.8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53%、45.39%、54.63%。 3月7日,在拱北海关所属湾仔海关关员监管下,一辆满载着衣物、饰品等电商商品的跨境货车缓缓驶出粤港澳物流园,这标志着粤港澳物流园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业务正式开通。 “对于粤西地区来说,经粤港澳物流园联动港珠澳大桥,相比传统的粤港物流走向,出口香港的空间距离减少了100公里左右,时间成本节约一个半小时以上,对跨境货物的物流运输时效有极大的提升。”珠海市汇畅交通投资有限公司经理郑智伟说。 海空联运方面,“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作为全球首个直达机场空侧的跨境海空联运项目和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典型实践,创新性地将香港机场货站功能和服务延伸至东莞,实现海关监管与航空安检、理货打板一体化作业。自2023年4月18日空港中心项目正式运行以来,截至2024年1月31日,进出口货值已达21.5亿元。 “过去,东莞去往香港的货物大多通过陆路运输到...
              最新评论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