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新闻|上金所宣布重磅消息

小微 小微
75825
2024月03月06日

(原标题:早新闻|上金所宣布重磅消息)

早新闻|上金所宣布重磅消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宏观热点

早新闻|上金所宣布重磅消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海黄金交易所:3月5日起Ag (T+D)合约日内短线开仓手续费率为万分之零点七五

早新闻|上金所宣布重磅消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月5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发布通知称,从2024年3月5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Ag(T+D)合约日内短线开仓手续费率为万分之零点七五。主板询价交易所平台、银行间市场的黄金询价掉期远端期限范围TOM(含)至SPOT(含)的手续费率均为百万分之一。从2024年3月5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主板会员、国际会员参与iPAu99.99合约掉期远端期限范围TOM(含)至SPOT(含)手续费率均为百万分之一。

厦门今年计划供应土地1686公顷,其中商品住宅用地约49公顷

福建省厦门市发布2024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方案。方案显示,厦门2024年全市国有建设用地计划供应总量1686公顷,高于2023年的实际供应总量1439公顷,低于2019―2023年的平均供应总量1820公顷。其中,商服用地50公顷、工矿仓储用地200公顷、住宅用地162.56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70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100公顷、特殊用地4公顷。住宅用地占供应总量的9.6%,住宅用地包括商品住宅用地49.24公顷、保障性住房用地25公顷、安置房用地59公顷、租赁住房用地29公顷。

我国废旧手机存量超20亿部,每吨废旧手机可提炼约200g黄金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数据显示,目前一部手机的平均寿命在2.2年左右。我国平均每年产生4亿部以上废旧手机,废旧手机存量超过20亿部。据估算,每吨废旧手机可提炼约200克黄金、2200克白银、100千克铜。

“300ETF”获爆买

3月5日,多只规模指数ETF成交大幅攀升,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交投数据放量明显,截至最新收盘,全天成交额分别达99.25亿元、93.3亿元,环比上个交易日增幅均在数倍以上。

公司新闻

道明光学:不存在内外部经营环境、相关业务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

道明光学发布异动公告,公司未发现近期公共传媒报道了可能或已经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近期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不存在内外部经营环境、相关业务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

中集车辆:公司生产带有氢能源的冷藏车厢体产品

中集车辆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基于客户需求和市场布局,生产带有氢能源的冷藏车厢体产品。

本川智能:公司光模块应用产品目前处于小批量交货阶段

本川智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光模块应用产品目前处于小批量交货阶段,该部分产品占营收比重较小,但订单量在持续提升中。公司将持续推进光模块应用的技术储备与研发工作,不断提高制程能力,加快相关客户导入与量产工作,以更好的响应市场需求变化。

工业富联: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工业富联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经自查,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主要客户及主要产品均未发生重大变化,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一汽富维:董事长因工作调整原因辞职

一汽富维公告,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长白绪贵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白绪贵因工作调整原因申请辞去在公司第十届董事会中担任的董事长、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辞职后,白绪贵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三维股份:拟以2亿元至4亿元回购股份

三维股份公告,公司拟以2亿元至4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回购价格不超过20元/股。

长安汽车:2月销量约15.72万辆,同比下降20.05%

长安汽车公告,2024年2月销量约15.72万辆,同比下降20.05%;本年累计销量约43.31万辆,同比增长19.37%。

思泉新材:AI相关技术应用短期内对公司经营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

思泉新材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经公司核实,公司近期经营情况、内外部经营环境以及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主要产品为石墨散热片、导热垫片、导热凝胶、热管、均温板等导热散热材料,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领域。公司近期关注到有媒体将公司列为AI手机概念股,AI相关技术应用短期内对公司经营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

保利发展:2月签约金额156.24亿元,同比减少54.43%

保利发展公告,2月,公司实现签约面积94.77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3.41%;实现签约金额156.24亿元,同比减少54.43%。

海汽集团:拟20.37亿元收购海旅免税100%股权,股票复牌

海汽集团公告,公司拟向海南旅投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海旅免税的100%股权,交易价格20.37亿元。同时,公司拟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7.38亿元。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将从传统客运业务转型为免税商业综合业务,实现旅游交通、旅游商业跨越式发展。公司股票自3月6日(星期三)开市起复牌。

领益智造: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提议以5000万至1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领益智造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曾芳勤提议以5000万至1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国光电器:一季度归母净利润预增264%至317%

国光电器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2600万元至2980万元,同比增长263.60%至316.74%。报告期内,公司同比销量增加,且高毛利产品占比增加,提高了公司毛利率。公司预计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约1830.76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收益。

宇通客车:2月销量同比增长75.76%

宇通客车公告,2024年2月销量1385辆,同比增长75.76%;本年累计销量4182辆,同比增长104.1%。

来源:上海黄金交易所和央视新闻等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国有大行放大招!对接超8200个房地产项目

国有大行放大招!对接超8200个房地产项目

小微 小微
50787
2024-02-16
进入2024年以来,各地有关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落地进展加速推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自1月份住房城乡建设部(下称“住建部”)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明确有关部署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积极响应,迅速行动起来,纷纷召开专项会议。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2月以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国有大行率先表态,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等股份行也陆续召开有关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专项会议。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通过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协同努力,把梳理出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及时推送,确保有关项目融资实现顺利推进。 五大行对接项目超8200个 根据公开信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大国有银行中,除了邮储银行未披露获取、对接的清单项目外,其他五家银行目前获取、对接超8200个项目。 2月15日,邮储银行发布消息称,截至目前,该行积极对接协调机制推送主办行项目,共覆盖河南、四川、广西等10个省份,融资金额57亿元,并已在河南、广西、贵州、大连等省区市落地项目,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融资需求。 2月14日,交通银行方面透露,自1月30日各地推送项目清单以来,截至2月13日,交行已获取、对接清单项目1442个,并已对其中部分项目实现贷款投放。交行青岛分行在收到第一批项目名单后,立即与客户沟通并开辟绿色通道,仅用3天便实现清单内首个项目投放落地,成为青岛市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立后的首单投放,有效满足了项目建设融资需求。 2月13日,建设银行公布对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情况显示,自1月底收到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以来,该行已对接项目2000多个,已审批项目近百个,已审批待投放金额200多亿元。近日,建行北京、福建、安徽、河南等分行已实现对5个项目的投放,投放金额近30亿元。 2月12日,中国银行发布消息称,截至2月12日,中国银行已推进超过110个项目的审批工作,合计金额约550亿元,其中,已审批完成项目共75个,合计金额近400亿元。 2月11日,农业银行表示,目前,农业银行已累计对接协调机制项目2700余个,自1月26日金融监管总局专题会议以来,新审批项目超过10个,审批贷款近50亿元。贷款项目主体中,民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占比超过80%,项目类型以满足刚需和改善型需求的住宅为主。 工商银行稍早前也表示,截至2月8日,该行已对接2000余个项目,并率先实现对多个城市多个项目的贷款投放,既包括国有房企,也包括民营房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 多家股份行积极部署 除了国有银行之外,多家股份行也在积极对接部署,包括成立工作专班、建立绿色通道等举措,推进有关项目落实落地。 截至2月9日,光大银行39家一级分行全部组建工作专班,并和当地住建部门实现对接,共获取项目名单2622个,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资源保障,建立绿色通道,已获批名单内项目20个,授信金额107.5亿元,贷款余额50.14亿元。 其中,光大银行合肥分行取得首批协调机制名单后,业务条线和风险条线配合经营单位现场办公,仅用10天时间,完成了项目沟通、审查审批、决议签批等关键流程,已批复协调机制名单内两个项目,批复金额8.5亿元;光大银行无锡分行在全行专题会议结束后,在总分行统筹联动、前中后台统一协作的高效保障机制下,该行快速为两个房地产项目投放贷款1.56亿元。 兴业银行在2月8日召开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专题会议,审议通过了《兴业银行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行动方案》,进一步贯彻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各项要求,明确提出六方面、十六条具体工作举措,全面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相关工作落实落细。2月1日,兴业银行已经实现首笔协调机制推送项目落地。 中信银行也在2月7日召开全行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专项会议,全面部署相关工作。截至2月9日,中信银行所属37家分行、各二级分行已分别成立由“一把手”行长为组长的专项小组,与各省级、辖内各地级及以上城市协调机制实现了直接对接,积极参与协调机制组织的各方会商。截至2月9日,中信银行共获取协调机制推送项目872个。 重视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 住建部官网1月12日披露《住房城乡建设部 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下称《通知》)显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就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作出部署。 为发挥城市人民政府牵头协调作用,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加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指导有关事项。 一是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通...
担当春节消费主力 深市上市公司大显身手

担当春节消费主力 深市上市公司大显身手

小微 小微
66820
2024-02-17
(原标题:担当春节消费主力 深市上市公司大显身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备年货、吃年饭、看电影……春节期间,各地消费市场活力十足。尽管资本市场已休市,但相关上市公司旗下产品却成春节消费主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春节档电影火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年春节档共有九部国产影片与观众见面,其中八部都在大年初一集中上映。从内容来看,今年春节档电影以喜剧和动画类型为主,但又各自聚焦不同细分领域,有喜剧+励志的《热辣滚烫》、喜剧+赛车的《飞驰人生2》、喜剧+法律的《第二十条》、喜剧+科幻的《熊出没・逆转时空》等,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喜好消费者的观影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春节档影片在预售阶段就创下了近三年来春节档新片预售票房最快破亿速度。 火爆的春节档电影背后,深市上市公司表现优异。 万达电影介绍,2024年春节档票房预计80亿元,观影人次突破1.6亿,票房、人次、场次均创春节档历史新高,看电影过大年已然成为新的民风民俗,电影在社会中的热度和关注度不断提升。万达电影春节档亦表现优异,在全国TOP10影城中占据6席、TOP100影城中占据67席。 博纳影业称,截至目前,公司参投的影片《飞驰人生2》已斩获22.86亿元票房,位居春节档票房成绩第二名。作为《飞驰人生2》的重要出品方之一,此次是公司第五次携手韩寒。此前,博纳影业与韩寒合作出品《后会无期》《乘风破浪》《飞驰人生》《四海》等四部影片共斩获近40亿元票房,获得了市场高度认可。 分省来看,江苏电影市场消费态势火热,全省电影票房累计达到7.6亿元,约占全国票房10%,位列全国第一。 江苏省影视行业上市公司幸福蓝海(300528)在这个春节档也收获满满,截至2月16日晚,幸福蓝海院线票房(含预售)累计达3.38亿元,较2023年春节档增长8.2%,观影人次684万,较2023年春节档增长15.9%,票房位列全国第七,并连续9年位列江苏省第一,票房占比超过30%。 旅行热情高涨 春节假期,神州大地处处充满着多彩的年景、浓郁的年味。过年方式越发多元,越来越多的人们用旅游欢度佳节,各地消费也迎来“开门红”。 途牛发布的《2024年春节旅游消费盘点》显示,今年春节,家庭出游成为市场主流,国内文化游、冰雪游、主题乐园游、避寒游、海岛游等度假类消费火爆。 峨眉山表示,景区旅游消费持续火热,迎来新高峰。2月10日~2月16日17:00,峨眉山景区接待游客20.24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56.5%,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旅游收入超5000万元,同比2023年增长超50%。 丽江股份表示,2024年春节期间(2月9日~2月16日),公司索道业务和印象丽江接待人数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索道业务方面,三条索道共计接待游客19.13万人次,较2023年春节增长48.02%,其中,玉龙雪山索道接待游客8.33万人次,同比增长76.61%;云杉坪索道接待游客9.14万人次,同比增长21.59%;牦牛坪索道接待游客1.66万人次,同比增加140.46 %。演出业务方面,印象丽江接待游客数量6.35万人次,同比增长67.41%。 随着春节游热度创新高,春节期间的酒店预订开始进入高峰期。 西安旅游介绍,2024年春节期间,西安旅游积极抢抓“西安年”等新春文旅消费机遇,充分发挥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主业优势,深度挖掘年俗文化,围绕“团圆、温暖、欢乐”的节日氛围营造,依托各经营载体策划举办了六大主题17项文旅活动,通过一系列温馨、特色的旅游服务让广大市民游客在西旅美美过大年,公司整体营收和游客接待量同比上年均实现大幅增长,尤其是酒店板块前期布局成效进一步凸显,酒店平均出租率持续在80%以上,酒店业务营收同比上年翻了一番。 君亭酒店介绍,截至大年初六,集团旗下酒店经营业绩均全面超过2019年,其中直营酒店RevPAR较2019年增长21.3%,较2023年春节同期大幅增长45%,平均房价和出租率大幅提升。全部酒店(含委托管理酒店)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累计接待超过60万人次,海南、福建、浙江、江苏主要旅游目的地及成都、重庆、福州、广州等城市增长明显,集团半数以上酒店春节同期经营业绩均创历史新高。 2024年春节期间,在哈尔滨带动东北旅游的同时,来广东温暖过大年也成为国人春节出游的热门选项,春节期间反向南下广州航线预订订单量较去年春节同比增长107%。 逛花街、看大戏、乐游园、戏海浪、赏民俗、品美食、享暖阳、泡温泉……围绕“广东新春八件套”,岭南控股打造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品牌性的“广式春节”旅游产品。岭南控股旗下城央酒店和度假酒店推出了形式各样的特色活动,让游客体验一场“迎新年、品年味、寻年趣”的节日盛宴。除夕至初六,岭南...
龙年行情即将打响,这些板块上涨概率高!10年数据透视月度明星行业,多股连续10年节后跑赢大盘

龙年行情即将打响,这些板块上涨概率高!10年数据透视月度明星行业,多股连续10年节后跑赢大盘

小微 小微
63998
2024-02-19
(原标题:龙年行情即将打响,这些板块上涨概率高!10年数据透视月度明星行业,多股连续10年节后跑赢大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去年的兔年股市收获开门红行情,三大股指在兔年春节后的首个交易日均收获上涨。今年的龙年行情即将正式打响,数据宝带您一起透视龙年股票上涨概率。 A股春节后上扬概率超五成 从近10年A股春节后的市场表现来看,节后市场有超五成的上涨概率,并且上涨概率会逐日增大。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过去10年(2014年—2023年)上证指数于春节后首个交易日上涨的次数达6次,即上涨概率达60%。 数据显示,近10年上证指数春节后5个交易日上涨的次数高达7次,上涨概率达到70%,平均上涨幅度达0.94%。节后10个交易日和节后20个交易日的上涨概率分别为70%和80%,平均涨幅分别扩大至1.77%和2.86%。 以深证成指来看,节后表现略逊色于上证指数,节后首日上涨概率为50%,后5日和后10日的上涨概率均上升至60%,节后20日上涨概率回落至50%。创业板指在节后的表现与深证成指的概率水平相近,整体处于50%—60%。 以过去20年的数据来看,上证指数在2月份实现上涨的概率高达75%,显著高于其他月份;其次是11月份,上涨概率达到65%。综合数据表明,A股春节后出现上涨行情的概率较高。 这些股连续10年春节后跑赢大盘 数据宝梳理近10年春节后个股的表现显示,有37只股票连续10年节后5日跑赢大盘,其中环保行业个股占10只,显著多于其他行业,包括中原环保、创元科技、东江环保等。 以跑赢大盘幅度来看,新开普、出版传媒、节能环境过去10年春节后5日平均跑赢大盘百分点均超10个百分点。 以农历兔年全年的行情表现来看,鸿博股份、姚记科技、网宿科技均收获了亮眼涨幅,分别上涨153.87%、57.42%和51.15%。 目前23股发布了2023年全年业绩预告,其中15只股预喜,鸿博股份、北信源、上海三毛等7股业绩扭亏。此外,东江环保、先河环保、津膜科技、万邦达、*ST新纺2023年业绩预告类型为首亏或续亏。 大数据透视月度明星行业 春节假期即将结束,龙年行情即将打响,每个月有哪些行业大概率能表现亮眼呢? 以申万31个行业过去10年的月度表现来看,2月份,纺织服饰和农林牧渔的上涨概率较高,均达到90%;两行业过去10年在2月份平均涨幅分别为4%和3.99%。除此之外,钢铁、环保、机械设备、计算机、通信、综合行业的上涨概率均达到80%,其中计算机、通信行业在2月份平均涨幅均超6%。 在7月、9月、10月、11月这几个大盘上涨概率超50%的月份中,上涨概率居前的行业板块大多是钢铁、煤炭、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顺周期板块以及蓝筹股集中的银行板块。 对于节后行情表现,多家券商和基金机构均表示A股有望延续节前上涨的走势。 招商证券表示,展望2月市场风格,节后随着1月业绩预告披露落地,市场进入经济数据和业绩真空期,临近3月两会政策预期升温,新的预期开始形成,资金开始着手新的布局,市场风险偏好或有望改善。 前海开源基金杨德龙表示,春节前A股市场探底后大幅回升,随着国家队入场以及众多政策利好的出台,市场信心也得到很大的提振,春季攻势行情已经展开。当前市场已然处于历史大底位置,而近期出台的政策利好非常多,将会形成合力共振,包括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优化并购重组监管机制,支持上市公司回购注销、加大分红等,从而让A股市场的可投资性进一步提高。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表示,开年以来的行情主要是市场延续对经济的悲观预期,微观资金面遭遇被动抛售压力,同时市场预期1月降息未兑现,美联储3月降息未兑现。在一连串政策“大礼包”支持之下,市场预计将有所企稳,在近日快速反弹修复后,节后市场有望迎来一系列结构性机会。...
落实金融监管全覆盖 兜底监管制度性安排逐步完善

落实金融监管全覆盖 兜底监管制度性安排逐步完善

小微 小微
54037
2024-02-26
强大的金融监管是实现金融强国建设的有力保障。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既是各金融管理部门不断形成的共识,也是金融监管工作的既定任务。从实践看,落实金融监管全覆盖,离不开金融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各地政府部门等的协调配合。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金融监管全覆盖的重要制度性安排,金融监管总局牵头建立的监管责任归属认领和兜底监管机制目前正在加紧制定,在此基础上,推动落实金融监管全覆盖,还需要人力、科技等因素的共同配合。 监管全覆盖 从“形似”到“实至” 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近期联合撰文指出,要以严密过硬监管保障金融稳定发展。落实金融监管全覆盖,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 党的二十大以来,“全覆盖、无例外”成为金融监管部门部署工作任务时的高频词。 去年6月8日,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主旨演讲中,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提到,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是当前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坚决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厘清责任边界,拉紧责任链条,加强综合治理,完善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协作、多层次贯通的责任体系,真正实现监管“全覆盖、无例外”。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勋在《提升金融监管效能》课题中指出,机构监管框架下,监管主体按照机构属性划分监管对象,对于开展新型业务和交叉业务的机构,往往存在监管空白。 为了让金融监管尽可能无空白和无盲区,2018年以来,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事实上在朝着更加综合的方向转变。人民银行陕西分行行长魏革军曾在《清华金融评论》上刊文表示,2018年~2023年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向综合监管转变的新阶段。 这一阶段的转变采取的是“基于现实、循序渐进的改革方式”。具体表现在,不断调整各部门监管职责,将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但直到2023年我国才决定组建金融监管总局,正式实现除证券业以外金融全行业的统一监管。 魏革军认为,新一轮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核心要义是进一步把监管做实,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从过去的监管实践看,表面上机构、目标、规则、手段等应有尽有,但实际上有的监管政策未能充分落到实处,跨市场、跨领域的金融业务监管仍存在重叠和漏洞,导致监管资源浪费或者监管不到位,削弱了监管有效性。”魏革军称,“此次改革通过组建金融监管总局,能够集中调配资源,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从‘形似’向‘实至’的转变。” 至少10地 金融委主任已亮相 要推动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协作”与“配合”是绕不开的关键点。 2023年3月公布的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下称《方案》)在组织架构层面组建了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以强化监管统筹,但具体监管工作如何协调仍是当前正在解决的问题。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从过去到现在,理顺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与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等多方的协调配合关系,是金融监管过程中的“攻坚克难”之处。有接近监管人士对记者坦言,这是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最困难的部分”。 根据《方案》,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可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二是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专司监管职责。 目前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改革正在紧锣密鼓铺开,多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已完成挂牌仪式,与原有部门名称相比,新亮相机构名称中均少了“监督”二字,即变成了“XX省/市/区地方金融管理局”。在此基础上,这些地方金融管理局还对照中央层面设立的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加挂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金融工作委员会牌子。 例如,首先亮相的“江苏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还同时加挂了“中共江苏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共江苏省委金融工作委员会”牌子。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至少有10地省级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完成亮相,其中,天津、山西、黑龙江、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均由本地省部级副职官员兼任此职,河南更是由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王凯直接担任河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贵州、云南、甘肃三地的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金融工作委员会书记、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三职由一人兼任,全面主持工作。 公开信息显示,山东、河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第一次工作会议均已召开,两地均在会议中强调要做好央地协作、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相关工作。 建立兜底机制 强化监管协同 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召开的2024年工作会议在部署系统年度重点任务目标时同样要求,新的一年要“跨前一步强化央地监管协同,加强信息交流共享和重点任务协同,切实做到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在年度工作...
券商掘金新机会!这项业务流程发布

券商掘金新机会!这项业务流程发布

小微 小微
63016
2024-03-02
券商新的业务增量机会来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月1日,自从新修订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即业内人士所称的“跨境理财通2.0”在2月底正式实施后,更多的业务实施流程细节落地,广东证监局和深圳证监局同步发布了证券公司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的业务流程规范。 据悉,“跨境理财通2.0”中将此前参与的主力机构银行,首次扩容试点至证券公司,让大湾区券商翘首以盼。 “之前公司就配合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工作,积极申请了业务资格,这是一个新的业务机会,可以加快推进公司跨境业务的突破。”一位大湾区大中型券商人士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末,粤港澳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业务的个人投资者7.1万人,跨境理财汇划金额138亿元。 监管发布跨境理财通业务流程 “跨境理财通业务”是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和港澳投资者通过区内金融机构体系建立的闭环式资金管道,跨境投资对方金融机构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分为“北向通”和“南向通”。 3月1日晚间,广东证监局、深圳证监局均发布了《关于证券公司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的业务问答》(简称“《业务问答》”),对证券公司如何参与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给出详细的答复。 在办理流程方面: 1)内地券商可自主选择一家港澳券商作为合作券商(试点初期,内地券商仅可选择一家港澳券商合作,后续拟允许与多家港澳券商合作)。 2)双方需搭建系统以满足理财通资金和额度监督管理要求,并完成系统测试或评估。 3)按属地监管原则,拟开办跨境理财通的内地券商和港澳券商须分别到当地金融监管部门进行报备。在具体选择报备地时,应根据拟开展“跨境理财通”试点业务主体所在地,分别提交报备材料。如,广东分支机构应向广东局进行报备,深圳分支机构应向深圳局进行报备,除深圳以外的大湾区内地其他8城市的分支机构应向广东局进行报备。 4)收到报备材料后,证监会将会同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局共同审核。如果报备材料需要补充或修改的,由接受报备材料的广东局或深圳局向证券公司反馈。如果报备材料完整,不再需要补充或修改的,通过广东人行、深圳人行官网公布试点证券公司名单。 线上即可开立投资账户 实际上,跨境理财通业务,投资者比较关心的是,内地投资者与港澳投资者是否需要奔赴两地试点券商所在地才能办理业务,此次监管发布的业务规范中,表示可以用线上方式办理,将极大地方便投资者。 监管在《业务问答》中,明确可以以非现场方式开立“北向通”投资户,允许直接登录境内证券公司网页、APP开立“北向通”投资户;同时,符合“跨境理财通”业务资质的境内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公司网页、APP客户端等内置的“跨境理财通”板块或链接,跳转至合作香港券商网站开户,但仅限于办理跨境理财通业务;也可以通过APP等网上开户方式办理“南向通”汇款户。 对于跨境理财通业务场景下,是否可以豁免数据跨境相关程序,监管表示,证券公司应根据网信办《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香港)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标准合同实施指引》等制度要求,履行相应手续。 个人投资者超7万人 作为内地与港澳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中的重要计划,“跨境理财通”从2021年9月实施以来就备受市场关注,运行超过2年多,业务规模也稳步增长。 业务规模上,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末,粤港澳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业务的个人投资者7.1万人,其中涉及港澳个人投资者4.6万人,内地个人投资者2.5万人;跨境理财汇划金额138亿元,其中“南向通”130.13亿元,“北向通”7.87亿元。 今年2月26日,“跨境理财通2.0”正式实施,对相关业务进一步优化,优化措施主要聚焦提升便利性、拓宽市场、规范服务。其中包括个人投资者额度从100万元人民币提高到300万元人民币,增加证券公司参与试点,扩大可投资产品范围等。 其中,对于扩大机构范围方面,在32家试点银行的基础上,增加符合要求的证券公司作为试点机构。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此前透露,已有券商提出申请,正处于接受申请及审批阶段,如申请获审批,会公开资料。 据一家大湾区大中型券商人士透露,该公司很早就向人民银行递交了材料,首批试点券商名单可能以分支机构在大湾区较多的券商为主,截至目前人民银行还未公布首批试点券商名单。 中金公司认为,此前“北向通”仅有银行系机构可作为“销售机构”或“合作机构”参与展业,此次政策新增证券公司参与试点,代销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居民参与更加便利,新增名单内证券公司,更丰富的产品谱系或有利于新增拓客。 普华永道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团队表示,对于新增的试点机构证券公司,跨境理财通的优化升级为其拓展粤港澳大湾区的零售和大众财富投资者开辟了新的渠道。符合资格的经纪人应该立即...
年报大幕渐次开启 深市上市公司晒出一批“喜人”成绩单

年报大幕渐次开启 深市上市公司晒出一批“喜人”成绩单

小微 小微
66087
2024-03-11
(原标题:年报大幕渐次开启 深市上市公司晒出一批“喜人”成绩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年报披露进入高峰期,上市公司年度业绩渐次浮出水面。3月11日晚间,深市迎来一波“喜人”业绩披露小高峰。 截至记者发稿,陆续有卫星化学、天孚通信、长城证券、锐科激光、赛维时代、航天智造和上海新阳等30余家上市公司密集披露2023年度业绩快报或年度报告,广泛分布于电子、通信、基础化工、电子设备和食品饮料等诸多行业。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11日19时许,深市已有1783家上市公司通过业绩预告、业绩快报或年度报告的方式向投资者展示了2023年度的经营业绩,占深市公司家数的62.61%,市值占深市总市值的57.12%。以业绩预告中值测算,前述公司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517亿元,其中,已有196家深市公司披露业绩快报或年度报告,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9131.86亿元,同比增长10.87%,实现归母净利润合计1600.15亿元,同比增长7.11%。 具体来看,首份景区上市公司年报正式出炉,丽江股份先拔头筹。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989亿元,同比增152.37%,实现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增5971.91%。这一数据也超越了公司2019年业绩。 丽江股份的现金分红金额也有望创近年新高,公司本次拟“每10股派3.5元”,而上一次出现“10股派3.5元”的高分红还是2006年。 同日晚上,卫星化学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数据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016亿元,同比增长55.1%。公司指出,公司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增长,主要原因如下:公司坚持“技术领先”要求,通过持续科技创新,进一步实现了工艺优化,实现装置增效;坚持“管理领先”要求,准确抓住市场机遇;着力推进强链、补链,持续向高端产品发展,推进了(聚)苯乙烯、乙醇胺、电池级DMC、电子级双氧水、氢气等装置陆续投产和销售,实现产销同比增长;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制定有效经营策略,重点开拓东南亚、中亚、非洲、美洲和欧洲等海外市场,助推卫星全球化经营,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披露业绩快报的还有天孚通信。业绩快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9亿元,同比增长62.07%;归母净利润7.3亿元,同比增长81.14%;扣非净利润7.19亿元,同比增长97.13%。资料显示,公司为定位光器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专业从事高速光器件的研发、规模量产和销售业务。 券商方面,长城证券业绩快报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39.91亿元,同比增长27.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8亿元,同比增长60.0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5亿元,同比增长60.69%。 长城证券表示,2023年度,公司积极应对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把握市场机遇,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坚持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持续深化产业金融转型探索,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强化专业投研建设,进一步提升资产配置能力,优化投资结构,自营投资等业务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回升。 医药生物行业方面,业绩快报数据显示,2023年,佐力药业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644.5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55%。 佐力药业表示,公司得益于乌灵胶囊、百令片、灵泽片三个核心产品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产品的优势,持续加强市场拓展,取得了一定的增长,其中乌灵胶囊、灵泽片的销售延续了较好的市场增长;中药配方颗粒随着备案品种增加,同比销售增长显著。同日公司还披露了2024年一季度业绩快报,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37亿元至1.47亿元,同比增长40.58%―50.84%;扣非净利润预计1.39亿元至1.5亿元,同比增长45.17%-56.66%。 除此以外,江苏国信、中粮资本、森马服饰、海峡股份、锐科激光、冠捷科技、航天智造、上海新阳、赛维时代和嘉益股份等公司均披露亮眼的业绩快报。 校对:刘榕枝...
最新评论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