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机动车辆保险理赔服务规范》等2项标准

小微 小微
48453
2024月11月20日

2024年11月19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简称保险业协会)在京正式发布《机动车辆保险理赔服务规范》和《人身保险理赔服务规范》两项标准。我国保险业在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较好地发挥了保障功能,但多年来行业仍缺少统一的服务标准,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理赔服务标准体系,以标准引领高质量理赔服务。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机动车辆保险理赔服务规范》等2项标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机动车辆保险理赔服务规范》标准基于机动车辆保险(简称车险)理赔服务特点和建设的需要,对车险理赔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流程、服务场景、投诉处理等内容进行了统一,有利于保险业协会指导各主体为保险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带动车险行业高质量发展。该标准由人保财险牵头,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国寿财险、阳光产险、中华财险、大地保险、大家财险、英大财险、泰康在线等单位组成工作小组,于2022年初正式启动编制工作,充分深入调研机动车险赔服务的模式与特点,经过10余次专家论证与研讨会,充分听取了来自监管机构、行业主体、消费者代表等对标准的意见建议,多易其稿,最终完成了标准制定工作。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机动车辆保险理赔服务规范》等2项标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该标准通过对车险理赔服务的规范化,明确了车险理赔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服务要求、服务流程和投诉处理,以及接报案、查勘、定损、人伤、赔款支付等各环节的具体标准,对保险机构如何开展车险理赔服务建立了统一标准,为保险机构合规、科学、有效的推动车险理赔服务升级提供具体指导和技术依据,一方面通过统一行业车险理赔服务规范,实现统一标准、保障客户权益、提升行业形象、加强监管和促进行业发展;另一方面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风控措施有助于减少欺诈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机动车辆保险理赔服务规范》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充分体现了保险行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有利于填补保险行业车险理赔服务相关标准的空白,促进保险行业提升车险理赔服务水平,引领行业逐步提升服务标准,有效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保险行业更好服务于社会保障。

《人身保险理赔服务规范》标准是保险行业总结人身保险(简称人身险)理赔服务经验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也是保险业首个人身险理赔服务方面的全国性行业自律规范。该标准由泰康人寿牵头,中国银保信、国寿寿险、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太平人寿、新华保险、友邦人寿等单位成立工作组,汇集行业40余位理赔专家为标准的编制和完善工作提供了专业支持。标准制定中,工作组广泛收集行业理赔服务举措和服务痛点200余条,组织7次现场研讨,5次书面征求累计吸纳行业和消费者建议300余条,经过调研、论证、研讨、审定等程序基础上完成制定。

该标准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突出人身险理赔服务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坚持把保险消费者对理赔服务工作“满不满意”作为检验自身理赔服务的“试金石”,遵循诚信为本,客户至上的理赔理念,切实维护客户正当利益。在理赔流程上不断优化提高理赔效率、简化理赔流程,优化线上化工具等措施,提高保险消费者对保险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保险消费者的服务体验。二是面向社会和消费者公布保险机构人身险理赔全流程服务规范。标准主要围绕保险消费者关键服务触点,细化了报案、索赔、理赔审核、结案支付、理赔查勘、重大突发事件处理及理赔纠纷多元解决方案等内容。针对保险理赔中的痛点和问题,引导保险机构积极寻求对策,探索高质量理赔服务模式,努力提升保险消费者服务体验,带动保险行业理赔服务升级。三是首次建立人身险理赔服务评价管理体系。从“管理体系”“服务便捷性”“服务时效性”“服务获得感”“权益保障性”等维度对保险机构服务评价提供具体指导和技术依据。一方面规范保险机构的理赔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不断提升保险消费者理赔便捷性和获得度,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为评价保险机构理赔服务质量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助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人身保险理赔服务规范》标准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统一人身险理赔的服务流程和服务规范,鼓励保险机构全面提升理赔管理水平,更好引导保险机构人员开展理赔服务,为广大保险消费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理赔服务,充分保障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翻译

搜索

复制

(编辑:王欣宇) 关键字: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澎立生物IPO“终止” 公司专业提供生物医药临床前研究CRO服务

澎立生物IPO“终止” 公司专业提供生物医药临床前研究CRO服务

小微 小微
81321
2024-02-05
(原标题:澎立生物IPO“终止” 公司专业提供生物医药临床前研究CRO服务)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智通财经APP获悉,2月5日,澎立生物医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澎立生物”)上交所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原因系该公司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招股书显示,澎立生物是一家专业提供生物医药临床前研究 CRO 服务的企业,依托科学的研究评价体系、完善的核心技术平台和先进的技术创新能力,致力于为全球创新类生物医药企业、医疗器械企业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临床前研究 CRO 服务。公司药物研发临床前研究服务主要包括药效学研究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评价;医疗器械研发临床前研究服务主要提供创新医疗器械临床前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服务;公司产品销售主要为子公司上海吉辉对外销售实验用大小鼠。 围绕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的临床前研发服务,公司已构建一体化的国内领先、覆盖领域全面的综合研究评价技术体系,搭建了免疫炎症药效学评价平台、肿瘤免疫药效学评价平台、非人灵长类动物药效学评价平台、医疗器械检测平台四大核心技术平台,自主开发了第一代、第二代人源化免疫系统小鼠研究模型及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模型,为公司提供一流的临床前研究评价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立足于生物医药创新前沿,主要为全球各类创新药研发提供 CRO 服务,所完成的药物研发 CRO 项目中,创新药占比超过 90%。截至目前,公司已为全球超过 700 家客户提供药物临床前研发服务,覆盖赛诺菲、勃林格殷格翰、梯瓦、武田、强生等国际一流制药企业,以及恒瑞医药、科伦博泰、药明生物、正大天晴、迈威生物、天境生物、长春金赛、上海医药等国内知名创新生物医药企业及科研单位;所开展的药物临床前研究项目中 IND 申报项目超过 400 件,中美双报项目超过 90 件。医疗器械 CRO 服务中,公司主要从事创新医疗器械评价,所开展的评价项目中 IND 申报产品超过 120 件,客户覆盖心脉医疗、赛诺医疗、先瑞达、强生等知名创新医疗企业。 财务方面,澎立生物于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9月营业收入分别约为6780.55元、1.11亿元、1.93亿元及1.80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约为697.14万元、1435.26万元、3660.18万元及3974.02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澎立生物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存在下游研发支出增速放缓或萎缩的风险。CRO 行业作为提供研发外包服务的行业,其需求高度依赖于下游医药或医疗器械行业的研发支出水平。近年来,受益于下游行业创新研发火热、研发投入快速增长,生物医药 CRO 行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但生物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受多重因素影响,如未来行业政策或监管制度发生不利变化、资本市场对医药创新的支持热度下降、研发成功率或回报率进一步降低,或者出现其他不利因素导致下游研发支出增速放缓或萎缩,将可能导致 CRO 行业需求下降,并进而对公司经营和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ETF观察】2月5日股票ETF净流入424.95亿元

【ETF观察】2月5日股票ETF净流入424.95亿元

小微 小微
77352
2024-02-06
证券之星消息,2月5日,上证指数报收2702.18,下跌1.02%;深圳成指报收7964.71,下跌1.13%;行业主题中,银行、煤炭、石油石化涨幅居前,传媒、社会服务、综合领跌。从当日股票型ETF基金的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以创业板大盘、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创业板50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涨,其中招商创业板大盘ETF、鹏华创业板50ETF、平安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ETF分别以4.06%、2.52%、2.41%的涨幅居前三。以中证2000、中证金融科技主题、中证动漫游戏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跌,其中华夏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银华中证2000增强ETF、平安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分别以-10.03%、-10%、-9.96%的跌幅居前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股票型ETF基金合计资金净流入424.95亿元,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165.83亿元,5个交易日中出现日合计资金净流入的有2天(ETF资金流向是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减去前一交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的结果,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当日ETF净值 * 当日份额,计算结果仅供参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有245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入,其中净流入排首位的是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份额增加了30.74亿份,净流入额为130.84亿元。净流入排行TOP10如下: 当日有419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出,其中净流出排首位的是国联安中证半导体ETF(512480),份额减少了3.5亿份,净流出额为6.3亿元。净流出排行TOP10如下: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在长短债之间应该如何抉择?

在长短债之间应该如何抉择?

小微 小微
49422
2024-02-12
岁末市场走弱,债券市场交投情绪火热。放眼全年,债券基金整体表现不俗。Wind数据显示,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混合债券型一级指数、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混合债券型二级指数均取得了正收益。基于良好的收益表现,2023年债券基金规模快速增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但债券有长短划分,对于普通投资人而言,债券到底是买长还是买短呢?今天就来探讨一下债券的“长”与“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1如何区分债券的长与短? 债券的长短通常是根据偿还期限的时间长短来划分的。 偿还期限在1年以内的为短期债券;1年以上、10年以下的为中长期债券或称中期债券;偿还期限为10年以上的为长期债券。 02债券基金规模快速增长 短债基金更受欢迎 规模的变化往往代表市场的选择。Wind数据显示,2023年债券基金规模快速增长。 其中,短期纯债基金规模从2022年底的8329亿增长至2023年底的10300亿,单年度增长率为23.66%; 被动型债券基金规模增长最为明显,规模从2022年底的6393亿增长至2023年底的10067亿,单年度增长率达57.47%; 中长期纯债基金存量规模最大,增速略显逊色,规模从2022年底的48354亿增长至2023年底的56584亿,单年度增长率为17.02%。 从底层来看,无论是存量还是2023年度增量,被动型债券基金里跟踪短债的居多。所以整体上来看,短债基金在2023年更受欢迎。 03短债基金性价比更为突出 连续17年取得正收益 与中长期纯债基金相比,短债基金投资的债券资产久期相对更短,受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较小。虽然与中长期纯债基金相比,短债基金长期收益略低,但整体最大回撤相对更小,最大回撤的回复天数也明显快于中长债基金。 作为稳健投资的选择,短债基金在过往的投资中展现了突出的“稳定性”。无论市场牛熊,在各个年度均取得了可贵的正收益。Wind数据显示,短期债券型基金指数自2006年7月28日的基日以来,连续17个完整年度取得正收益。 2023年,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在各类债券指数中最大回撤最小,仅为-0.15%。相较于所取得的3.27%的全年收益而言,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的投资性价比突出。 04长债基金风险与收益更高 一般而言,长债利率与经济预期的相关度更高,短债利率与央行的操作、资金面环境相关度更高。从风险收益特征来看,组合久期越长,受市场利率波动影响就越大,所以长债潜在的风险和收益大于短债。 当前阶段长债对于资金的吸引力更高。根据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2024年1月第二周及第三周基金产品的债券交易情况,1年及以下期限的利率债被买入,而7-10年以及20年以上期限的品种也在被买入,居于中间段的有所卖出,长端买入的规模大于短端。 一方面,市场对于年初以来降息的期待强烈,同时对于未来的基本面预期相对较弱。在此背景下博弈利率下行带来的债券价格上涨。 另一方面是,年初时点机构的配置需求较强,进一步助推超长债行情的演绎。典型如保险机构,其负债端久期较长,对短期波动的容忍度很高。他们在年初倾向于配置期限更长的利率债,以期获得更高的票息收益。 而在当前时间节点一年以下短期债券也被买入的原因在于机构需要借助短期债券流动性较好的特性便于随时调整投资组合。 05未来买长还是买短? 在高波动的A股市场下,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组合中加入债券基金非常有必要。 一方面,30年期国债、10年国债收益率近期持续下行。短期长债对于经济偏弱和货币宽松预期的定价较为充分,进一步大幅下行或需要新的催化条件;另一方面,从曲线形态来看,当前十分平坦。未来存在走陡的可能(短端利率下行),短端性价比相对更高。 从配置端的生态变化来看,随着存款利率下行,货币及现金类产品受到更严格的投资约束,越来越多稳健理财需求将目光瞄向短债基金。...
龙年行情即将打响,这些板块上涨概率高!10年数据透视月度明星行业,多股连续10年节后跑赢大盘

龙年行情即将打响,这些板块上涨概率高!10年数据透视月度明星行业,多股连续10年节后跑赢大盘

小微 小微
63931
2024-02-19
(原标题:龙年行情即将打响,这些板块上涨概率高!10年数据透视月度明星行业,多股连续10年节后跑赢大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去年的兔年股市收获开门红行情,三大股指在兔年春节后的首个交易日均收获上涨。今年的龙年行情即将正式打响,数据宝带您一起透视龙年股票上涨概率。 A股春节后上扬概率超五成 从近10年A股春节后的市场表现来看,节后市场有超五成的上涨概率,并且上涨概率会逐日增大。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过去10年(2014年—2023年)上证指数于春节后首个交易日上涨的次数达6次,即上涨概率达60%。 数据显示,近10年上证指数春节后5个交易日上涨的次数高达7次,上涨概率达到70%,平均上涨幅度达0.94%。节后10个交易日和节后20个交易日的上涨概率分别为70%和80%,平均涨幅分别扩大至1.77%和2.86%。 以深证成指来看,节后表现略逊色于上证指数,节后首日上涨概率为50%,后5日和后10日的上涨概率均上升至60%,节后20日上涨概率回落至50%。创业板指在节后的表现与深证成指的概率水平相近,整体处于50%—60%。 以过去20年的数据来看,上证指数在2月份实现上涨的概率高达75%,显著高于其他月份;其次是11月份,上涨概率达到65%。综合数据表明,A股春节后出现上涨行情的概率较高。 这些股连续10年春节后跑赢大盘 数据宝梳理近10年春节后个股的表现显示,有37只股票连续10年节后5日跑赢大盘,其中环保行业个股占10只,显著多于其他行业,包括中原环保、创元科技、东江环保等。 以跑赢大盘幅度来看,新开普、出版传媒、节能环境过去10年春节后5日平均跑赢大盘百分点均超10个百分点。 以农历兔年全年的行情表现来看,鸿博股份、姚记科技、网宿科技均收获了亮眼涨幅,分别上涨153.87%、57.42%和51.15%。 目前23股发布了2023年全年业绩预告,其中15只股预喜,鸿博股份、北信源、上海三毛等7股业绩扭亏。此外,东江环保、先河环保、津膜科技、万邦达、*ST新纺2023年业绩预告类型为首亏或续亏。 大数据透视月度明星行业 春节假期即将结束,龙年行情即将打响,每个月有哪些行业大概率能表现亮眼呢? 以申万31个行业过去10年的月度表现来看,2月份,纺织服饰和农林牧渔的上涨概率较高,均达到90%;两行业过去10年在2月份平均涨幅分别为4%和3.99%。除此之外,钢铁、环保、机械设备、计算机、通信、综合行业的上涨概率均达到80%,其中计算机、通信行业在2月份平均涨幅均超6%。 在7月、9月、10月、11月这几个大盘上涨概率超50%的月份中,上涨概率居前的行业板块大多是钢铁、煤炭、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顺周期板块以及蓝筹股集中的银行板块。 对于节后行情表现,多家券商和基金机构均表示A股有望延续节前上涨的走势。 招商证券表示,展望2月市场风格,节后随着1月业绩预告披露落地,市场进入经济数据和业绩真空期,临近3月两会政策预期升温,新的预期开始形成,资金开始着手新的布局,市场风险偏好或有望改善。 前海开源基金杨德龙表示,春节前A股市场探底后大幅回升,随着国家队入场以及众多政策利好的出台,市场信心也得到很大的提振,春季攻势行情已经展开。当前市场已然处于历史大底位置,而近期出台的政策利好非常多,将会形成合力共振,包括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优化并购重组监管机制,支持上市公司回购注销、加大分红等,从而让A股市场的可投资性进一步提高。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表示,开年以来的行情主要是市场延续对经济的悲观预期,微观资金面遭遇被动抛售压力,同时市场预期1月降息未兑现,美联储3月降息未兑现。在一连串政策“大礼包”支持之下,市场预计将有所企稳,在近日快速反弹修复后,节后市场有望迎来一系列结构性机会。...
工信部发文 事关工业数据安全 这些股去年盈利规模居前

工信部发文 事关工业数据安全 这些股去年盈利规模居前

小微 小微
63504
2024-02-27
工信部要求,到2026年底,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工信部发文 建立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2月26日,工信部印发《工业领域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围绕提升工业企业数据保护、数据安全监管、数据安全产业支撑三类能力,明确提出11项任务。 《方案》明确,到2026年底,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数据安全保护意识普遍提高,重点企业数据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重点场景数据保护水平大幅提升,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数据安全政策标准、工作机制、监管队伍和技术手段更加健全。数据安全技术、产品、服务和人才等产业支撑能力稳步提升。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是指导未来三年工业领域数据安全工作的纲领性规划文件,以“到2026年底基本建立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为总体目标,分别从企业侧、监管侧、产业侧等方面明确各工作目标,致力于实现企业保护水平大幅提升、监管能力和手段更加健全、产业供给稳步提升。 浙商证券评论称,《方案》提出的可量化总体目标和数据安全监管举措进一步规范了数据安全监管流程和落地手段,相较于此前政策文件对于数据安全监管的要求更加具体和深入。此次文件发布代表着我国工业领域数据安全建设与监管工作进入加速通道,同时也有望推动其他行业的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快速推进。 这些数据安全股盈利规模居前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以年报数据或预告区间中值统计,2023全年净利润规模在3000万元以上的数据安全股共计23只。其中,净利润规模最大的5家公司为神州泰岳、启明星辰、世纪华通、电科网安和深桑达A。 2023年,神州泰岳在较大盈利规模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高增长。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59.65亿元,同比增长24.11%;归母净利润8.93亿元,同比增长64.82%。公司在ICT运维、云服务、信息安全、智能催收等业务领域的经营业绩取得稳定的增长。 从净利润增幅看,万兴科技、恒宝股份靠前,同比增幅依次为112.1%、101.44%,东信和平、神州泰岳、鸥玛软件净利润增幅超过50%。 恒宝股份是智能卡与电子标签制造企业,主营数据安全及身份认证等相关服务。2023年,公司持续聚焦金融、社保、通信及物联网和数字人民币领域的主营业务,同时进一步深耕海外市场,带动业绩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世纪华通、深桑达A、信雅达、中新赛克、格尔软件、证通电子则预计扭亏。近期,中新赛克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产品覆盖了网络空间数据提取、数据存储和计算、数据分析和挖掘、数据应用及安全服务等领域,可以为客户提供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 ...
金融舆情周报:证监会将强化DMA等场外衍生品业务监管

金融舆情周报:证监会将强化DMA等场外衍生品业务监管

小微 小微
54049
2024-03-01
一、宏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证监会:DMA业务规模稳步下降 期现货监管联动将加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证券时报报道,针对“有媒体报道私募基金多空收益互换(DMA)业务收紧”,证监会新闻发言人28日表示,前期,私募基金因策略原因在市场波动过程中出现了部分净值回撤,证券公司和私募基金等主动加强风险防控,稳步降杠杆、降规模,风险得到了一定程度消化。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数据,春节后开市以来DMA业务规模稳步下降,日均成交量占全市场成交比例约3%。DMA业务平稳降杠杆,有助于市场风险防控,有利于市场的平稳健康运行。 对此,证监会表示,中金所依规对相关客户违反期货市场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管理的行为采取了监管措施,是履行交易所监管职责的举措。证监会始终坚持严的监管主基调,指导证券交易所和中金所加强期现货监管联动,对包括高频交易在内的各类交易行为穿透监管,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下一步,证监会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监管,切实保障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2.国家外汇局:1月中国外汇市场总计成交24.67万亿元人民币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24.6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47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3.76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53万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20.91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94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8.33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17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6.3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30万亿美元)。 3.国家统计局:2月制造业PMI为49.1% 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4%,与上月持平,高于临界点;中型企业PMI为49.1%,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小型企业PMI为46.4%,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二、行业观察 1.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券发行规模大增 截至2月27日,2024年以来商业银行累计发行7只二级资本债券,合计发行规模达1900亿元。业内人士分析,二级资本债券发行规模大增与当前商业银行急需提高资本实力、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密切相关。 为满足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的总损失吸收能力考核要求,近期多家银行发布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相关公告,合计发行规模共计不超过2600亿元。业内人士预计,今年上半年我国首只TLAC债券有望面世。 2.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行,储蓄型保险热度不减 在银行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部分投资者已将目光转向保险产品,特别是增额终身寿险等储蓄型保险产品受到关注。银行理财经理、保险营销员已开始大力推荐此类保险产品。业内人士提示,保险产品的收益测算方式较为复杂,与存款有所不同,投资者需要充分理解产品。此外,增额终身寿险等产品适合长期持有,若提前退保可能会产生资金损失。 3.“跨境理财通2.0”正式实施,已有多家银行推进服务升级 2月26日,新修订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正式实施。据了解,《实施细则》在总结过去两年业务开展的经验基础上,吸收了粤、港、澳三地市场投资者和参与者的意见和诉求,优化相关制度安排,进一步释放了政策红利。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末,粤港澳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业务的个人投资者7.1万人,其中涉及港澳个人投资者4.6万人,内地个人投资者2.5万人;跨境理财汇划金额138亿元,其中“南向通”130.13亿元,“北向通”7.87亿元。包括汇丰中国、东亚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已经推进产品与服务升级。 汇丰中国副行长兼大湾区办公室总经理陈庆耀表示,新版实施细则的生效为大湾区居民跨境投资增长及金融市场融合带来了新的动力。 三、公司新闻 1.西安银行10.44亿股首发限售股周五解禁 近日,西安银行公告称,将于2024年3月1日解禁10.44亿股,涉及531户股东,占总股本比例23.49%,解禁股类型是首次公开发行限售股。 本周五解禁的10.44亿限售股,有99.39%集中在西安银行三位主要股东手中,其余的0.61%为该行IPO前持有公司股份的时任董事、监事、高管以及持有内部职工股超过5万股的人员所有。 2.超国有大行 股份行理财公司增长明显 汇华理财最新披露的2023年下半年度报告公布了2...
最新评论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