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立生物IPO“终止” 公司专业提供生物医药临床前研究CRO服务

小微 小微
81322
2024月02月05日

(原标题:澎立生物IPO“终止” 公司专业提供生物医药临床前研究CRO服务)

澎立生物IPO“终止” 公司专业提供生物医药临床前研究CRO服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智通财经APP获悉,2月5日,澎立生物医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澎立生物”)上交所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原因系该公司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

澎立生物IPO“终止” 公司专业提供生物医药临床前研究CRO服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招股书显示,澎立生物是一家专业提供生物医药临床前研究 CRO 服务的企业,依托科学的研究评价体系、完善的核心技术平台和先进的技术创新能力,致力于为全球创新类生物医药企业、医疗器械企业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临床前研究 CRO 服务。公司药物研发临床前研究服务主要包括药效学研究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评价;医疗器械研发临床前研究服务主要提供创新医疗器械临床前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服务;公司产品销售主要为子公司上海吉辉对外销售实验用大小鼠。

围绕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的临床前研发服务,公司已构建一体化的国内领先、覆盖领域全面的综合研究评价技术体系,搭建了免疫炎症药效学评价平台、肿瘤免疫药效学评价平台、非人灵长类动物药效学评价平台、医疗器械检测平台四大核心技术平台,自主开发了第一代、第二代人源化免疫系统小鼠研究模型及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模型,为公司提供一流的临床前研究评价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立足于生物医药创新前沿,主要为全球各类创新药研发提供 CRO 服务,所完成的药物研发 CRO 项目中,创新药占比超过 90%。截至目前,公司已为全球超过 700 家客户提供药物临床前研发服务,覆盖赛诺菲、勃林格殷格翰、梯瓦、武田、强生等国际一流制药企业,以及恒瑞医药、科伦博泰、药明生物、正大天晴、迈威生物、天境生物、长春金赛、上海医药等国内知名创新生物医药企业及科研单位;所开展的药物临床前研究项目中 IND 申报项目超过 400 件,中美双报项目超过 90 件。医疗器械 CRO 服务中,公司主要从事创新医疗器械评价,所开展的评价项目中 IND 申报产品超过 120 件,客户覆盖心脉医疗、赛诺医疗、先瑞达、强生等知名创新医疗企业。

财务方面,澎立生物于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9月营业收入分别约为6780.55元、1.11亿元、1.93亿元及1.80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约为697.14万元、1435.26万元、3660.18万元及3974.02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澎立生物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存在下游研发支出增速放缓或萎缩的风险。CRO 行业作为提供研发外包服务的行业,其需求高度依赖于下游医药或医疗器械行业的研发支出水平。近年来,受益于下游行业创新研发火热、研发投入快速增长,生物医药 CRO 行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但生物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受多重因素影响,如未来行业政策或监管制度发生不利变化、资本市场对医药创新的支持热度下降、研发成功率或回报率进一步降低,或者出现其他不利因素导致下游研发支出增速放缓或萎缩,将可能导致 CRO 行业需求下降,并进而对公司经营和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A股业绩提前看:近半预喜,文旅、新能源强劲

A股业绩提前看:近半预喜,文旅、新能源强劲

小微 小微
62314
2024-02-01
(原标题:A股业绩提前看:近半预喜,文旅、新能源强劲)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伴随着A股年度业绩预告披露进入尾声,2023年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已现轮廓。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31日15时(下同),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共有2740家上市公司预告2023年业绩,包括上交所主板企业801家、科创板企业311家;深市主板企业895家、创业板企业723家;北交所企业10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中,758家企业2023年业绩预增,370家企业扭亏,18家企业继续盈利,业绩预喜企业接近一半。 快速恢复的文旅市场,成为支撑A股业绩的重要力量。丽江股份(002033.SZ)更是凭借6413.60%的净利润最大增幅位居年度“预增王”。2023年,丽江股份预盈2.15亿元至2.4亿元,同比增长5735.1%至6413.6%。 705家企业预计业绩翻倍 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透过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可以窥见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产业趋势,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不少企业扛过压力,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 Wind数据显示,已披露2023年业绩预告的2740家企业中,有705家企业最高净利润增幅超过了100%,实现业绩翻倍,甚至翻数十倍。 其中,文旅行业无疑是最受瞩目的行业之一。2023年,随着宏观经济复苏,各地文旅部门、景点开展一系列营销宣传,并推出优惠活动等,淄博、哈尔滨等城市先后“出圈”,成为热点话题。 旅游产业的持续复苏,迅速“点燃”了旅游板块上市公司业绩,多家上市旅企实现强劲增长或扭亏。2023年前十大“预增王”中,文旅企业占据两席。 除了丽江股份外,三峡旅游(002627.SZ)预计2023年盈利1.3亿元至1.7亿元,同比增长2898.64%至3821.30%。此外,*ST西域(300859.SZ)也公告称,预计2023年净利润为8600万元至1.07亿元,相较2022年同期的亏损930.11万元,实现扭亏为盈;中信博(688408.SH)预计实现净利润约3.54亿元,同比增长696.7%;祥源文旅(600576.SH)预盈1.45亿元至1.65亿元,同比增长599.51%至696%。 各大旅游景点也频频“报喜”,天目湖(603136.SH)预盈1.4亿元至1.55亿元,同比增长589.42%至663.29%;黄山旅游(600054.SH)表示,2023年黄山景区累计接待进山游客457.46万人,同比增长227.48%,旅游接待人数实现较好提升,预计全年盈利3.6亿元至4.6亿元,实现扭亏。同样得益于长白山景区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大幅增长,长白山(603099.SH)2023年预盈1.36亿元至1.46亿元。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总统计师马仪亮表示:“2023年是我国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旅游业全面复苏的第一年。过去一年,我国旅游业加快修复,预计2023年国内游人数达48.2亿人次,较2022年增长116%;国内游收入达4.9万亿元,较2022年增长140%;入境游、出境游人次分别较2022年增长超3倍、2.5倍。” 164家企业业绩规模或破十亿 从净利润规模来看,A股上市公司中,有10家预计2023年净利润超过百亿,164家预计净利润规模超过十亿。 其中业绩规模最大的当属贵州茅台(600519.SH),预计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约为1495亿元,同比增长17.2%;净利润约为735亿元,同比增长17.2%,超额完成业绩目标。紧随其后的则是中国神华(601088.SH),预计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8亿元至60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锂电龙头宁德时代(300750.SZ)以预计425亿元至455亿元的净利润规模跻身A股前三(以目前已披露的业绩预告情况而定)。 据了解,受益于动力电池及储能产业市场的持续增长,宁德时代预计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8.31%至48.07%;扣非后的利润为385亿元至415亿元,同比增长36.46%至47.09%,这是宁德时代的净利润首次超过400亿元,也是中国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年度净利首次破400亿元。 宁德时代的业绩表现,是中国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见证。除此之外,比亚迪(002594.SZ)、紫金矿业(601899.SH)、阳光电源(300274.SZ)等一众新能源企业也有不俗表现。 比亚迪预计2023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0亿元至310亿元,同比增长74.46%至86.49%。据了解,2023年比亚迪新车销量首次突破300万辆大关,达到3024417辆,同比增长61.9%,超额完成年销量目标。紫金矿业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业绩爆了股价却重挫,超跌绩优股名单出炉

业绩爆了股价却重挫,超跌绩优股名单出炉

小微 小微
70186
2024-02-03
(原标题:金融股尾盘拉升,三大股指V形反弹!业绩爆了股价却重挫,超跌绩优股名单出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金融板块尾盘发力护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2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出“深V”行情。沪指午后大幅下跌,一度跌逾3.5%,下探至2666点附近;尾盘跌幅缩小,收跌1.46%,收复2700点。深证成指跌2.24%,创业板指跌2.4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两市交投较昨日活跃,合计成交8141.11亿元,较昨日成交放量超1000亿元。 盘面上,行业概念全线下挫。尾盘阶段,大金融、煤炭等高股息权重板块逆势拉升护盘,南京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集体涨逾1%,农业银行股价再创历史新高,带动申万银行指数成为今日唯一收阳的行业指数。 煤炭指数今日平收,成份股中国神华股价创下近15年来新高。 此外,金融科技股金证股份尾盘直线涨停,买一席位13.85万手封死涨停。非银金融板块的新力金融、第一创业、首创证券等尾盘也相继大幅拉升。在大金融、煤炭等权重板块带动下,上证50指数午后一度翻红。 资金面上,北上资金再度回流。午后,北上资金一改净卖出态势,14时开始持续回流,14时20分左右,净买入额陡然攀升。 截至收盘,北上资金全天净买入23.6亿元,为本周第四个净买入交易日。本周北上资金净流入额合计99.37亿元。 渤海证券表示,当前市场整体处于经济数据的真空期,估值变化将更决定行情的发展。短期而言,A股迎来政策端的再度催化,政策的落地节奏及效果,将决定流动性的改善快慢,进而决定估值端的修复情况。一旦政策令市场预期全面扭转,则A股市场将实现底部的蓄力,逐步酝酿反弹机会。 招商证券表示,开年后A股市场出现较为明显的调整。目前,中期底部的信号逐渐出现,市场见到中期底部的概率在进一步提升。随着对经济增长的担忧逐渐缓解,此前偏向防御价值、偏向小盘股的风格将会更加均衡,权重板块有望迎来反弹,成长风格在业绩披露期结束后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超跌绩优股名单出炉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2月2日,上证指数年内跌幅8.23%;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双双跌逾15%。在此大背景下,不少绩优股股价遭到重挫,其投资价值值得持续关注。 数据宝统计,2023全年净利润同比翻倍且盈利超3亿元、最新股价年内跌幅逾20%的个股,共计25只。 汽车行业共包含5股,分别为风神股份、均胜电子、云意电气、博俊科技、天润工业。医药生物行业4股,包括力生制药、贝达药业、太极集团和西藏药业。基础化工和计算机行业各有3股上榜。 以净利润变动看,新国都、桐昆股份、风语筑、石英股份、风神股份等5股净利润中值增幅居前,依次为1574.85%、572%、407.24%、379%、325.93%。 桐昆股份表示,2023年涤纶长丝下游需求相较于2022年边际改善显著,行业整体处于复苏状态。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7.5亿元至10亿元,同比增长476%至667.99%。 光大证券表示,2024年国内纺织品市场需求和我国纺织品出口有望带动涤纶长丝需求持续复苏,叠加行业新增产能有限,涤纶长丝景气度有望持续修复。 以盈利规模看,石英股份和均胜电子2023年净利润中值金额遥遥领先,分别为50.4亿元和10.89亿元。 石英股份预计2023年实现净利润47.5亿元至53.3亿元,同比增长351.44%至406.56%,主要受益于下游半导体、光伏行业快速增长的需求拉动,公司石英材料快速放量。 均胜电子预计2023年实现净利润10.89亿元,同比增长176%,主要得益于全球主要汽车市场产销量的回暖、智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外客户订单的持续放量。 从股价走势看,珠海冠宇、抚顺特钢、普利特、太极集团4股在较好的业绩表现下,年内股价跌幅居前,依次为42.16%、41.87%、38.78%、30.95%。 ...
【ETF观察】2月5日股票ETF净流入424.95亿元

【ETF观察】2月5日股票ETF净流入424.95亿元

小微 小微
77352
2024-02-06
证券之星消息,2月5日,上证指数报收2702.18,下跌1.02%;深圳成指报收7964.71,下跌1.13%;行业主题中,银行、煤炭、石油石化涨幅居前,传媒、社会服务、综合领跌。从当日股票型ETF基金的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以创业板大盘、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创业板50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涨,其中招商创业板大盘ETF、鹏华创业板50ETF、平安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ETF分别以4.06%、2.52%、2.41%的涨幅居前三。以中证2000、中证金融科技主题、中证动漫游戏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跌,其中华夏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银华中证2000增强ETF、平安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分别以-10.03%、-10%、-9.96%的跌幅居前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股票型ETF基金合计资金净流入424.95亿元,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165.83亿元,5个交易日中出现日合计资金净流入的有2天(ETF资金流向是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减去前一交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的结果,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当日ETF净值 * 当日份额,计算结果仅供参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有245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入,其中净流入排首位的是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份额增加了30.74亿份,净流入额为130.84亿元。净流入排行TOP10如下: 当日有419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出,其中净流出排首位的是国联安中证半导体ETF(512480),份额减少了3.5亿份,净流出额为6.3亿元。净流出排行TOP10如下: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IPO倒查10年?刚刚,证监会重磅发声!信息量巨大……

IPO倒查10年?刚刚,证监会重磅发声!信息量巨大……

小微 小微
58935
2024-02-23
(原标题:IPO倒查10年?刚刚,证监会重磅发声!信息量巨大……)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23日,证监会首席检查官、稽查局局长李明,首席风险官、发行司司长严伯进出席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资本市场稽查执法的相关情况。 谈及“IPO要倒查10年”的报道,严伯进指出,防范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目前没有IPO倒查10年的安排,出现这方面说法,体现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质量的关心关注。谈及“部分投资者反映一些案件处罚结果过轻”,李明表示,今后将会有更多案件适用新《证券法》,处罚力度会越来越大,违法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 严伯进表示,证监会系统坚持以投资者为本,从严审核拟上市企业,对违法违规、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严惩不贷,用监管的威慑力让企业不敢“带病闯关”,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企业上市后,财务真实性仍是日常监管的重中之重。证监会综合运用定期报告监管、现场检查等多种方式,循环筛查高风险可疑类公司,发现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的依法立案查处,情节严重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可以说,无论是在审的拟上市企业,还是已经上市的企业,无论是什么时候上市的企业,都要受到证监会持续严格监管。 “目前没有IPO倒查10年的安排。”严伯进指出,在发行上市监管工作中,证监会正在持续加强全链条把关,严审重罚财务造假、欺诈发行。证监会也将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以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回应投资者的关切。 案件处罚过轻?证监会:违法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针对“部分投资者反映一些案件处罚结果过轻”的说法,李明表示,对证券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实是投资者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近年来,证监会从行政处罚、民事索赔、刑事追责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证监会积极推动修订《证券法》,提高行政处罚幅度,建立集体诉讼制度;推动《刑法修正案(十一)》出台,提高证券犯罪的刑期,加大刑罚处罚力度。 2020年《证券法》修订后,证券违法行为的罚款金额上限已有大幅提高。对欺诈发行行为,罚款限额从募集资金百分之五,提高到最高可至募集资金的一倍;对财务造假等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从最高罚款60万元,提高至1000万元;对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交易,从给予违法所得1―5倍罚款,提高至1―10倍罚款。近期按照新《证券法》查处的一批案件,已经充分体现了加大处罚力度的效果,比如奇信股份案,证监会对公司财务造假行为和组织指使的实际控制人分别处以1000万元罚款,对公司欺诈发行行为处以4000万元的罚款。 “从执法周期来看,目前还处于新旧《证券法》的交替适用期。”李明介绍,证监会查处的部分案件,违法行为发生在新《证券法》实施前,随着这类案件的逐步加快处理完毕,今后将会有更多案件适用新《证券法》,处罚力度会越来越大,违法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李明介绍,从追责程序来看,我国将行政处罚、民事索赔和刑事追责分为三类不同的独立程序分别处理。民事赔偿兼具赔偿投资者和遏制不法行为的多重功能,特别是集体诉讼,更能触及违法者痛处,令投资者拍手称快。行政执法常常可以为民事索赔和刑事追责提供证据先导,从过往案例来看,证监会一公布执法信息,投资者保护机构、律师和投资者就开始行动起来,组织民事赔偿诉讼,违法者往往因随之而来的民事责任而承担巨额赔偿,甚至是“倾家荡产”,这也是执法震慑力最直接的体现。如康美药业案,证监会按照2005年《证券法》顶格罚款60万元,但后续有5万多中小投资者通过集体诉讼获赔24.59亿元。泽达易盛案,证监会依据新《证券法》罚款8600万元,投资者通过集体诉讼和解获得2.8亿元全额赔偿。对于一些涉嫌犯罪的证券违法案件,证监会都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如獐子岛时任董事长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天山生物相关主体被判处无期徒刑。 李明指出,下一步,证监会将坚持不枉不纵的法治原则,在法律授权范围内不断提高执法效率,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丰富惩戒手段和方式,综合运用监管措施、行政处罚、市场禁入、失信惩戒、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等行政措施,用好集体诉讼、支持诉讼和刑事手段,对违法者形成叠加打击效应。 不让造假者“瞒天过海”“蒙混过关” 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一目标,李明介绍,证监会将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大对上市公司欺诈发行、财务造假,以及大股东违规占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证监会将持续投入更大人力、物力,通过年报审阅、公司历史数据对比、行业数据对比、重大舆情监测、投诉举报处置等多元化渠道识别造假线索,并通过现场检查核实验证,进一步提升线索发现能力。 这些年,证监会也逐步积累了大量有效的监管数据,在运用大数据比对方面也形成了很多成果。黎明表示,证监会将紧盯上市公司滥用会计政策调节利润等恶劣行为,不让造假者“瞒天过海”“蒙混过关”...
2月27日证券之星早间消息汇总:全国统一大市场迎来利好

2月27日证券之星早间消息汇总:全国统一大市场迎来利好

小微 小微
60455
2024-02-27
宏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据央视网报道,国务院以“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制度,加快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制度规则”为主题,进行第六次专题学习。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步步为营、系统推进,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工信部印发《工业领域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4-2026年)》。围绕提升工业企业数据保护、数据安全监管、数据安全产业支撑三类能力,明确提出11项任务。《方案》指出,构建完善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提高数据安全治理能力,促进数据要素安全有序流动和价值释放,将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提供坚实支撑。 3.生态环境部正在建设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实行统一的行业核算标准、统一的监管规则、统一的交易结算、统一的配额分配方案,不再新建地方试点。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行业和企业不再参加地方的试点碳市场,就是不重复管控。 4.2月26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跨境理财通2.0)正式开始施行。新版“跨境理财通”聚焦提升便利性、拓宽市场、规范服务,主要对以下四方面进行了优化,一是优化投资者准入条件;二是适当提高个人投资者额度;三是拓宽业务试点范围;四是进一步优化宣传销售安排。 公司新闻: 1.理想汽车在港交所公告,2023年Q4营收417.3亿元,2023年第四季度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7.5亿元,较2022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币2.65亿元增加2068.2%,较2023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币28.1亿元增加104.5%。全年收入总额达人民币1238.5亿元(174.4亿美元)全年交付量达到376030辆。2023年第四季度的车辆毛利率为22.7%,而2022年第四季度为20.0%,2023年第三季度为21.2%。 2. 克来机电:公司股票存在市场情绪过热、非理性炒作风险 3、深交所对合力泰下发关注函 4、东方财富:累计回购约10亿元股份用途变更为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5、5连板克劳斯:公司股价走势与经营业绩已经出现较大程度背离,存在下行风险 6、经纬辉开: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合计减持不超过740万股 7、中核钛白:副董事长沈鑫拟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3亿元 8、6天3板鸿博股份:公司根据市场反馈持续投资扩建智算中心,扩容设备陆续到货 海外要闻: 1.美东时间周一,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截止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下跌62.30点,收于39069.23点,跌幅为0.1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0.57点,收于15976.25点,跌幅为0.13%;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跌19.27点,收于5069.53点,跌幅为0.38%。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Arm涨超9%,美光科技涨超4%,特斯拉涨近4%,英伟达小幅上涨、股价创收盘历史新高;谷歌跌超4%。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74%。理想汽车涨超18%,公司公布四季度营收超预期翻番、首次实现年度盈利。小鹏汽车小鹏汽车:XPEV 9.22 6.84% +自选涨超6%,蔚来涨超4%,腾讯音乐、富途控股、唯品会、哔哩哔哩涨超1%,阿里巴巴、微博小幅上涨。 2.创业还不到1年的法国人工智能公司Mistral AI周一宣布,与微软达成更加深入的合作协议。微软方面除了提供算力和客户外,还购买了Mistral AI的“少部分股权”。除了官宣合作外,Mistral AI还在周一发布了最新大模型Mistral Large,以及公司首个聊天机器人Le Chat。 3.美东时间周一,美国太空探索公司直觉机器公司(Intuitive Machines)股价周一暴跌34.62%,此前该公司宣布其“奥德修斯”号登月器着陆时“跌倒”,目前呈侧躺姿势。...
卖饮料年入14亿,77岁实控人多次获分红,成都乳企冲击IPO

卖饮料年入14亿,77岁实控人多次获分红,成都乳企冲击IPO

小微 小微
57870
2024-02-27
(原标题:卖饮料年入14亿,77岁实控人多次获分红,成都乳企冲击IPO)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在消费疲软、消费股表现不佳的背景下,乳业板块也走势低迷,2022年初至今,沪深乳业板块已累计下跌30%左右,许多乳制品公司股价都跌了不少。 沪深乳业板块走势,图片来源于富途 尽管乳业板块的表现不如人意,仍挡不住乳企的上市热情。除了2023年10月登陆北交所的骑士乳业之外,君乐宝也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正式启动A股IPO进程;而认养一头牛的沪主板IPO则在今年2月因撤回申请文件而终止。 事实上,早在2023年年底就有沃隆食品、想念食品、德州扒鸡等多家消费类公司扎堆撤回A股IPO。在证监会“阶段性收紧IPO节奏”的背景下,食品、白酒等“红灯行业”的公司想要在A股上市着实艰难,但依旧有公司在坚持。 今年2月初,四川菊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菊乐股份”)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拟冲刺深主板上市,保荐人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菊乐股份的IPO之路并不平坦,从2017年公司在华安证券的保荐下闯关深主板至今已过去6年,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经销、毛利率等问题被多次问询。 1 成都乳企冲击IPO 招股书显示,菊乐股份的主营业务为含乳饮料及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主要产品包括含乳饮料、发酵乳、巴氏杀菌乳及灭菌乳等。报告期内,含乳饮料的营收占比在50%以上,是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具体构成,图片来源:招股书 “菊乐”品牌诞生于1984年,成长壮大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国西部地区较早引进利乐生产线从事超高温灭菌乳生产的企业之一,并且早在1996年公司就推出“菊乐”纯牛奶及“酸乐奶”含乳饮料,属于比较早的乳制品品牌。 当初成都菊乐健康食品开发公司成立时,经济性质为集体所有制,经过多次注册资本及股权变动后,如今菊乐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为童恩文。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实际控制人童恩文能够控制公司73.35%的表决权,同时国资经营公司、种业集团分别直接持有公司8.78%、7.82%的股份。 公司发行前股权结构图,图片来源:招股书 童恩文出生于1947年,高中学历,他曾在成都化学制药厂工作多年并做到厂长;还当过成都菊乐企业公司的总经理。2002年,菊乐集团和菊乐制药共同出资设立菊乐有限,由童恩文担任董事长,2017年菊乐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成为如今的菊乐股份。 我国乳制品加工企业主要分为全国性乳企和区域性乳企,像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光明乳业等拥有覆盖全国市场营销体系的属于全国性乳企,区域性乳企包括三元股份、燕塘乳业等。 菊乐股份也属于区域性乳企,2022年公司来自四川省的收入占比超过76%。尽管公司在2020年收购位于黑龙江省的惠丰乳品后提升了在东北区域的销售,但目前除惠丰乳品外,公司菊乐品牌的产品收入仍高度集中于四川省成都市。 产品销售市场区域分布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菊乐品牌在成都市之外的市场开拓起步较晚,要拓展新市场就意味着要进行物流及经销商网络建设,还需要砸钱进行宣传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可见开拓新市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当下国内含乳饮料行业已经很“卷”了。 近年来,随着大量乳制品加工企业、饮料制造企业纷纷进入含乳饮料领域,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如今菊乐股份在含乳饮料领域不仅要与娃哈哈等传统全国性饮料企业竞争,还面临着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光明乳业等全国性乳制品企业的竞争,在此环境下,菊乐股份想要扩大市场份额显然并非易事。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以及头豹研究院数据,2021年菊乐股份在中国含乳饮料市场以0.59%的份额排在第九位,与娃哈哈、伊利股份、蒙牛乳业等同行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年中国含乳饮料行业概览,图片来源:招股书 2 上市前多次分红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乳类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而含乳饮料也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产品。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以及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含乳饮料行业概览》数据,2021年我国含乳饮料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237.5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增长至1612.3亿元。 近年来,在行业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菊乐股份的业绩也呈增长趋势。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菊乐股份的营业收入从9.94亿元提升至14.72亿元,净利润从1.32亿元提升至1.82亿元,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7.74亿元、1.1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上市前曾多次分红。招股书显示,菊乐股份在2020年至2023年1-6月期间有4次现金分红,累计分红金额超过1.1亿元,而这些钱绝大部分进了大股东的口袋。 主要财务...
最新评论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