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的孵化站――北交所

小微 小微
74248
2024月02月12日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和改革,A股市场已经逐渐构建了一个多元化、差异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这一体系由主板、科创板、创业板以及新近崛起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四大板块组成,每个板块都有其独特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共同构成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坚实基石。

专精特新的孵化站――北交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交所作为最新加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一员,其市场定位十分明确,那就是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北交所不仅为这些企业提供了融资平台,更重要的是,它致力于培育和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即那些专注于特定领域、具备专业化技术、精细化管理和新颖化产品的企业。通过北交所的支持和培育,这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望快速成长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本文将详细解析北交所整体情况以及2024年的展望。

01专精特新的孵化站

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新星,于2021年9月3日正式注册成立,它不仅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首家公司制证券交易所,更是创新性中小企业的坚实后盾。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在北京市西城区的金融心脏——金融街金阳大厦——鸣锣开市,初始便有81家优质企业荣耀挂牌,彰显了其市场影响力和吸引力。

自诞生之日起,北交所便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短短时间内,上市公司数量便突破了100家、200家的重要关口。至2024年1月5日,随着捷众科技(873690)的成功上市,北交所迎来了第240家上市公司,这不仅是一个数字上的突破,更象征着北交所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日益崛起和深化影响力。

北交所的存在,对于推动我国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在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专精特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中小企业成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新动力的重要一环。而北交所,正是这些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中小企业的“摇篮”和“助推器”。

截至2023年12月17日,北交所新增了74家上市公司,其中高达40家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殊荣。至2024年1月9日,北交所A股上市的240家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的比例更是高达84%,达到了惊人的202家。这一数据不仅证明了北交所在培育和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方面的卓越成效,也反映了我国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正逐渐成为广泛的共识和行动方向。

北交所的成功,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和便捷的融资平台,更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北交所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市场定位和功能优势,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02盈利能力前十上市公司分析

北交所净利润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有贝特瑞、同力股份、连城数控、吉林碳谷、硅烷科技、锦波生物、颖泰生物、广厦环能、富士达、青矩技术。

这些公司都属于制造业的“隐形冠军”,并且市盈率大都低于20倍PE,对于主板的小盘指数而言性价比更加突出。

贝特瑞,专注于新能源材料的研发与制造,以其卓越的负极材料为核心,成功构建了负极、高镍三元以及先进新材料三大业务板块。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材料供应商,贝特瑞的主要产品阵容强大,包括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以及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等,这些都是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消费电子电池以及储能电池提供了核心材料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贝特瑞在负极材料市场的份额达到了26%,较上一年度提升了5个百分点,持续稳固其全球市场的领导地位。这一显著成就,不仅彰显了贝特瑞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深厚实力,也预示着公司在未来新能源行业中的广阔前景。

连城数控,起初专注于切割设备的研发与生产,随着技术的积累和市场的拓展,逐渐在单晶炉领域崭露头角。公司以晶硅生长及加工设备为基础,稳步推进产业链的外延扩张,逐步涉足电池、组件设备以及辅材领域,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公司还横向拓展至半导体领域,寻找并开拓了新的增长点。

在过去的几年里,连城数控的业绩表现亮眼。2018年和2022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了10.5亿元和37.7亿元,归母净利润则从1.65亿元增长至4.52亿元。从2018年到2022年,公司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高达38%和29%,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同力股份,深耕于工程机械行业的细分领域——非公路自卸车子行业,是一家集创新研发、精湛设计、高效生产、全面销售及优质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工程机械制造领军企业。其主打产品,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和非公路矿用自卸车,专为各类矿山开采及大型工程项目物料运输需求量身定制。

在应用领域上,同力股份的产品广泛服务于露天煤矿、铁矿、有色金属矿、水泥建材等多元化的矿山开采行业,以及水利水电等关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这些领域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设备支撑。

在国内市场,露天煤矿不仅是同力股份的核心市场,更是其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尽管在经历了连续8年的快速增长后,露天煤矿市场短期内可能面临一定的波动和调整,但从长远视角来看,其发展前景依旧光明璀璨。截至2022年底,我国露天煤矿的开采量仅占煤炭总产量的23%左右,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国家“十五五”末规划的30%目标,更与澳大利亚、印尼等主要产煤国家70%-90%以上的露天煤炭开采占比相去甚远,预示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和市场潜力。

在全球化布局中,同力股份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紧密跟随央企的海外拓展步伐。通过深度参与当地项目,公司实现了以点带面的市场拓展策略。同时,公司大力发展海外经销商网络,不断提升销售和服务水平。目前,同力股份已拥有20多家海外代理商,并雄心勃勃地计划在未来2-3年内发展至50家以上的大规模经销商,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总结来看,在市场资金面趋紧、交易活跃度降低的大环境下,小体量板块和个股因其相对较低的资金需求,更容易实现价格上涨,从而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收益。特别是在当前成交量持续萎缩的情况下,北京证券交易所作为一个整体市场规模较小的交易平台,其总市值有限、交易活跃度不高以及上市股票数量相对较少的特点,使得一旦有资金流入,便能迅速推高股票价格,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这种市场环境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使得在北交所进行交易更容易实现盈利效应。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事关中植!债权申报以及操作指引发布

事关中植!债权申报以及操作指引发布

小微 小微
76255
2024-02-03
(原标题:事关中植!债权申报以及操作指引发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植集团破产清算案出现新进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2日,中植企业集团官微推送了《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债权申报公告及操作指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告,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债权人应在2024年4月5日前,以非现场方式向管理人申报债权。该次申报采取线上申报形式,中植集团在公告中贴出了PC、手机申报端的操作手册及视频。 公告显示,未在4月5日前内申报债权的,可以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前补充申报,但此前已进行的分配,不再对补充申报人补充分配;为审查和确认补充申报债权所产生的费用,由补充申报人承担。未依法申报债权的,不得依照《破产法》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利。 此外,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的召开时间及方式将由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另行通知,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债务人或者财产持有人应当向管理人清偿债务或交付财产。 回顾来看,2023年8月,“中植系”旗下四大财富管理公司延期兑付,引发市场关注。 2023年11月,中植集团自曝风险,发布《致投资者的一封致歉信》,显示中介机构初步尽调发现,一是按照中介机构模拟合并口径测算集团总资产账面金额约2000亿元,由于集团资产集中于债权和股权投资,存续时间长,清收难度大,预计可回收金额低,流动性枯竭,资产减值情况严重;二是债务规模巨大,剔除保证金后相关负债本息规模为4200亿元至4600亿元。 初步尽调显示,中植集团已严重资不抵债,存在重大持续经营风险,短期内可用于兑付债务的资源远低于整体债务规模。 去年11月,据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通报,近期,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依法对“中植系”所属财富公司涉嫌违法犯罪立案侦查,对解某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24年1月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告显示,债务人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该申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的破产原因,故裁定受理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申请。 另外,北京大成律师事务被指定为为中植企业集团破产清算案管理人,管理人负责人为郑志斌律师。据了解,郑志斌律师是著名的破产法专家,从事破产重组业务20余年,承办过无锡尚德、中国二重等上百件破产案件。 中植系爆雷也牵涉到多家上市公司董监高。2023年11月,美吉姆董事长马红英、*ST天山董事长马长水失联,公开资料显示,马长水担任了中植集团副总裁,也任ST宇顺董事等职,马红英现任中植集团财务总监。随后去年12月,ST宇顺和皓宸医疗监事会主席、中植系背景高管朱谷佳也无法取得联系。更多内容请看《突发!两A股公司宣布:董事长失联!均有中植系背景》...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股票质押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股票质押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小微 小微
57457
2024-02-05
问:近期,上市公司大股东补充质押公告增多,请问市场整体质押风险如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答:2018以来,证监会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进股票质押风险化解,沪深两市股票质押整体风险明显下降。截至2月2日,两市股票质押市值占总市值的比重由2018年高峰时的10.51%降为3.38%,质押融资余额由2.69万亿元降为1.59万亿元,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质押比例超过80%的数量由702家降为227家。就今年以来的情况看,质押规模较去年年末还有所下降。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年年初至2月2日,沪深两市共披露大股东补充质押公告106单,较去年同期确有一定增加。但是,补充质押是质押履约保障比例低于预警线(而非平仓线)的情况下,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质权人)为保障融资安全与股东(出质人)之间约定的保护性措施,不会导致强制平仓。同时,我们引导券商等机构增加平仓线弹性,促进市场平稳运行。从沪深两市数据看,今年以来股票质押违约强平金额合计为2740.32万元,占市场日成交额的比重很小。 我们会密切监测,采取有力措施,防范股票质押风险。...
35家券商,最新业绩曝光!

35家券商,最新业绩曝光!

小微 小微
57491
2024-02-14
(原标题:35家券商,最新业绩曝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券商业绩逐渐浮出水面。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截至目前至少有35家券商发布业绩预告、快报或未经审计财报,其中,近八成券商净利润呈现增长态势,9家券商净利润下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数据显示,相比于部分头部券商表现不及预期或小幅下滑,中小券商的业绩弹性足,呈现大幅增长,甚至有多达7家券商净利润或翻倍。 业内人士分析,7家净利润有望翻倍的券商,共性是主要依靠投资业务增长驱动投资收益大增,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增加等。 中小券商业绩弹性大 随着2月8日国海证券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由此,合计有35家券商发布业绩预告、快报或未经审计财报,其中26家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速为正或实现扭亏为盈,9家券商下滑。 从目前业绩预告披露的信息来看,以净利润规模指标排列,2023年中信证券以净利润196.86亿元的成绩排名第一;申万宏源净利润预计在42亿元至50亿元之间,排名第二;光大证券净利润41.9亿元,排名第三;而东方证券和财通证券分别位列第四,第五,净利润分别为27.5亿元和21.26亿元至23.56亿元之间。 在营业收入方面,2023年,排名前五的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营业收入600.47亿元;东方证券,营业收入170.85亿元;国投证券,营业收入105.76亿元;光大证券,营业收入100.31亿元;中金财富,营业收入66.67亿元。 从业绩同比表现来看,头部券商业绩表现不及预期,除了申万宏源净利保持较大增长,其余包括“券商一哥”中信证券在内都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尤其是海通证券下滑幅度不小。 海通证券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18亿元到10.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减少84.57%到85.97%。 对于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海通证券表示,2023年,受市场波动和欧美央行大幅加息影响,公司境外金融资产估值下降幅度较大,境外利息支出大幅增长;公司部分业务收入同比减少;因上年比较基数较小,公司信用资产减值拨备同比增加。 不过,大部分中小券商却是另一番光景,业绩表现弹性较大。有7家券商2023年净利润翻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三成的有10家,分别是湘财证券(87.67%)、中原证券(82.48%)、国都证券(72.09%)、英大证券(63.16%)、长城证券(55%至65%)、申万宏源(50.59%至79.27%)、财通证券(40%至55%)、东兴证券(35.34%至74.01%)、光大证券(31.38%)、国海证券(30.76%)。 此外,扭亏为盈的有3家,分别是天风证券、太平洋、江海证券,中山证券实现同比亏损收窄。 国泰君安非银刘欣琦预计:“43家上市券商2023年调整后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同比上升2.61%至4068.5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0.38%至1277.28亿元。” 具体到各项业务上,全年投资业务同比改善强于其他业务,主要受市场回暖影响带来的投资收益率大幅上升,而2023年券商的经纪、投行、资管、信用等业务预计或同比下滑。 7家券商净利或翻倍 在2023年震荡市场行情之下,相比于部分头部券商业绩表现不及预期,中小券商业绩表现可圈可点,且有7家券商实现净利润或翻倍。 具体来看,按照净利润增速排序来看,去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或翻倍的7家券商分别为:红塔证券净利润同比增长710.57%;中泰证券同比增长189%至247%;东北证券同比增长181.9%;国盛证券同比增长135.4%;西部证券同比增长112.12%至158.23%;财达证券同比增长95%至115%;西南证券同比增长85%至115%。 东海证券分析认为,中小券商业绩大增主要来自自营投资表现超预期,部分券商一方面推进权益类自营投资非方向性转型以度过市场波动,另一方面推动绝对收益策略投资体系建设以把握阶段性配置机遇,使得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增。与此同时,部分券商2023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同比减少导致的历年低基数效应显现,进而对业绩表现产生一定提振。 以此次净利润增幅最高的红塔证券为例,该券商在业绩预告中直言自营投资业务带来相关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加。 红塔证券表示,该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自营投资业务的非方向性转型和绝对收益策略投资体系建设,系统性地对资产组合管理进行重新布局和调整,加大长期资产配置力度,投资相关收入更加多元,稳定性增强,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加。 西部证券表示,该公司自营投资业务收益增幅较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实现同比扭亏转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 财达证券解释,2023 年以来,该公司坚持强基固本...
落实金融监管全覆盖 兜底监管制度性安排逐步完善

落实金融监管全覆盖 兜底监管制度性安排逐步完善

小微 小微
53962
2024-02-26
强大的金融监管是实现金融强国建设的有力保障。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既是各金融管理部门不断形成的共识,也是金融监管工作的既定任务。从实践看,落实金融监管全覆盖,离不开金融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各地政府部门等的协调配合。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金融监管全覆盖的重要制度性安排,金融监管总局牵头建立的监管责任归属认领和兜底监管机制目前正在加紧制定,在此基础上,推动落实金融监管全覆盖,还需要人力、科技等因素的共同配合。 监管全覆盖 从“形似”到“实至” 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近期联合撰文指出,要以严密过硬监管保障金融稳定发展。落实金融监管全覆盖,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 党的二十大以来,“全覆盖、无例外”成为金融监管部门部署工作任务时的高频词。 去年6月8日,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主旨演讲中,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提到,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是当前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坚决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厘清责任边界,拉紧责任链条,加强综合治理,完善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协作、多层次贯通的责任体系,真正实现监管“全覆盖、无例外”。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勋在《提升金融监管效能》课题中指出,机构监管框架下,监管主体按照机构属性划分监管对象,对于开展新型业务和交叉业务的机构,往往存在监管空白。 为了让金融监管尽可能无空白和无盲区,2018年以来,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事实上在朝着更加综合的方向转变。人民银行陕西分行行长魏革军曾在《清华金融评论》上刊文表示,2018年~2023年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向综合监管转变的新阶段。 这一阶段的转变采取的是“基于现实、循序渐进的改革方式”。具体表现在,不断调整各部门监管职责,将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但直到2023年我国才决定组建金融监管总局,正式实现除证券业以外金融全行业的统一监管。 魏革军认为,新一轮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核心要义是进一步把监管做实,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从过去的监管实践看,表面上机构、目标、规则、手段等应有尽有,但实际上有的监管政策未能充分落到实处,跨市场、跨领域的金融业务监管仍存在重叠和漏洞,导致监管资源浪费或者监管不到位,削弱了监管有效性。”魏革军称,“此次改革通过组建金融监管总局,能够集中调配资源,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从‘形似’向‘实至’的转变。” 至少10地 金融委主任已亮相 要推动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协作”与“配合”是绕不开的关键点。 2023年3月公布的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下称《方案》)在组织架构层面组建了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以强化监管统筹,但具体监管工作如何协调仍是当前正在解决的问题。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从过去到现在,理顺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与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等多方的协调配合关系,是金融监管过程中的“攻坚克难”之处。有接近监管人士对记者坦言,这是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最困难的部分”。 根据《方案》,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可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二是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专司监管职责。 目前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改革正在紧锣密鼓铺开,多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已完成挂牌仪式,与原有部门名称相比,新亮相机构名称中均少了“监督”二字,即变成了“XX省/市/区地方金融管理局”。在此基础上,这些地方金融管理局还对照中央层面设立的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加挂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金融工作委员会牌子。 例如,首先亮相的“江苏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还同时加挂了“中共江苏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共江苏省委金融工作委员会”牌子。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至少有10地省级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完成亮相,其中,天津、山西、黑龙江、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均由本地省部级副职官员兼任此职,河南更是由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王凯直接担任河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贵州、云南、甘肃三地的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金融工作委员会书记、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三职由一人兼任,全面主持工作。 公开信息显示,山东、河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第一次工作会议均已召开,两地均在会议中强调要做好央地协作、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相关工作。 建立兜底机制 强化监管协同 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召开的2024年工作会议在部署系统年度重点任务目标时同样要求,新的一年要“跨前一步强化央地监管协同,加强信息交流共享和重点任务协同,切实做到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在年度工作...
500亿大基金敲定,拟投向这类股票!两部门最新发文,储能板块迎利好,多只绩优股超跌

500亿大基金敲定,拟投向这类股票!两部门最新发文,储能板块迎利好,多只绩优股超跌

小微 小微
65373
2024-02-28
两部门发布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两大保险公司发起设立500亿私募基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27日晚间,新华保险公告,公司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申请投资试点基金的议案。 早在2023年11月末,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曾公告称,双方拟分别出资250亿元,合计500亿元,共同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上述基金投资范围覆盖上市公司股票以及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存款、国债逆回购等现金管理类投资品种。股票投资方面,基金将选择具有较大市值、流动性好及较高市场影响力的优质上市公司。 根据股东大会最新通过的议案,该基金存续期限为10年,可变更,投资范围大致分两类。 一是上市公司股票,投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连续竞价、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A股)/配售(港股)、配股(A股)/供股(港股)、与单一或组合交易对手间的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可转债优先配售、转融通证券出借等。 二是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存款、国债逆回购等现金管理类投资品种。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此前披露的信息显示,1月8日,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完成了登记备案。国丰兴华(北京)私募成立于2023年12月22日,由新华资产和国寿资产分别出资500万元共同设立,目前拥有全职员工8人。 储能市场迎利好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抽水蓄能电站投运规模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负荷的5%以上,保障新型储能市场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建成,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调度体系逐步形成,支撑全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20%以上、新能源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保障电力供需平衡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梳理,2023年我国共发布653项储能直接和间接相关政策,其中国家层面政策60项,广东、浙江、山东和江苏发布政策数量较多。27个省区市发布储能装机目标,总规模达84GW。 近年来,新型储能获得的实质性政策利好颇多。根据此前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多只绩优股超跌 证券时报·数据宝梳理,储能概念股2月以来平均上涨8.41%,整体表现稍强于大盘,申菱环境、欣旺达、德业股份涨幅居前。 以最新股价较2023年高点来看,储能概念股平均回调超40%。昱能科技、派能科技、鹏辉能源、恩捷股份回调幅度居前,均超70%。 资金面来看,2月以来,超半数储能概念股获得外资青睐,比亚迪、中国电建、天赐材料、恩捷股份、三峡能源5只概念股获得北上资金超亿元净买入。 结合业绩预告下限数据和快报业绩数据来看,20余只2023年净利润盈利且同比实现增长的绩优股股价较2023年高点回调出一定空间。15股回调超30%,固德威、亿纬锂能、新风光等分别较高点回调64.18%、60.26%和59.12%。上能电气、阳光电源、国轩高科等股的业绩同比增幅均超100%。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打通金融最后一公里 “临平模式”在杭发布

打通金融最后一公里 “临平模式”在杭发布

小微 小微
61051
2024-03-01
“上市并购有哪些坑,区县金融风险防控怎么抓,5060反诈我来帮……”临平金融顾问工作室的会客厅里,培训交流几乎每周都在上演。县域金融生态建设的“临平试点”如何打通金融最后一公里?试点如何向杭州、浙江乃至全国复制推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29日,“金融社会价值提升年”系列活动之“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专题研讨会”在杭举行。活动聚焦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的模式创新与理论研讨,并发布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3386模式(简称“临平模式”)和县域综合金融生态指数(简称“临平指数”),对上述问题给出了探索解答。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活动由浙商总会金融服务委员会(下称“金服会”)、杭州市临平区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并购联合会、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浙商银行协办。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临平模式:“蓝图”为“实景” 县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最关键的单元,各类金融需求在县域里反映的最直接也最全面。然而由于过度强调营利性、弱化功能性,信息不对称、风控压力等因素,导致传统金融服务较难充分覆盖,县域金融服务往往较为薄弱。 金服会主任,浙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建强表示,县域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开展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旨在从金融实现的最后一公里来探索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和方法。 聚焦县域经济,2022年,以浙商银行为主任单位的金融服务委员会与杭州市临平区联合设立省内首个“综合金融服务示范区”。会上,临平区委书记陈如根介绍了临平示范区建设的经验。 据悉,该区构建了“政府指导+金服会赋能+金融机构广泛参与”的协同模式,为示范区建设把关定向。其中,79名金融顾问下沉一线,开展了70多场公益金融活动,组织业务培训1600人次,解决融资需求1300个、融资金融138亿元。 会上还发布了第一版具有复制推广意义的临平模式:重点围绕政府端、企业端、社会端等三大主体,创建了三大工具,包括为政府构建区县金融运行质量指标体系,为企业搭建数字化“金服宝·小微”平台,为居民定制“财富管理N课”培训课程,同时聚焦政府金融风险管理痛点、企业金融服务堵点和社会金融供给难点,提出了八项具体举措,如在全国首创区县金融风险体检机制,满足企业上市、并购等金融需求的增值服务体系,打造金融赋能“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可感共富模式和一体开展投教活动、金融反诈等。 金融赋能:打通最后一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浙商总会顾问郑宇民、浙江省社科联主席盛世豪、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莫万贵等多位专家学者,他们围绕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展开了深入探讨。 与会人士指出,围绕建设“金融强国”,中央提出建设五篇大文章,这对提升县域金融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是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必须回答的问题。 “临平经验和临平指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们突破了对金融服务的传统认知,从社会视角出发,运用数字化等手段,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控难题,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可获得性,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融资难和投资难问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说。 浙商总会顾问郑宇民指出,一直以来,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依存度、关联度以及指向性关系处理起来颇具难度。然而,临平经验却将这一难题转化为亮点,从根本上重塑了政府与金融的关系,建立区域原生的信用系统,将金融服务贯穿“最初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构建了健康的区域金融生态和营商环境。精准助力区域内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区域内生活品质;防范区域内金融风险;完善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依存度。 数据显示,目前,临平区在金融生态优化、营商环境改善、企业融资成本下降、社会金融意识提升等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内新增市场主体近6000家,制造业、涉农和科技贷款同比分别增幅24%、35%和19%。“金服宝·小微”平台累计服务企业近5500家、提供贷款7.4亿元,金融机构为跨境电商提供的融资利率下降了近60个BP。此外,区内金融诈骗案件发生率及案损金额分别同比下降17%和27%。 “临平试点打开了金融服务创新、金融服务价值提升的空间。这个空间是金融的最后一公里,也是金融的最大最现实场景,是数字化背景下金融变革的真正落地,也是实现和衡量五篇金融大文章的最重要平台。”陆建强表示。 金融活,经济活;县域强,经济强。 展望未来,临平综合金融生态建设模式有望成为县域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更多的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成功案例涌现,将有助于构建更加稳定、高效、可持续的金融生态。县域金融服务的这最后一公里,成为金融改革新的突破口,也将成为助力金融强国建设的关键一环。...
最新评论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