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藏药(002287)2025年一季报简析:增收不增利

小微 小微
63322
2025月04月26日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奇正藏药(002287)发布2025年一季报。根据财报显示,奇正藏药增收不增利。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4.03亿元,同比上升10.39%,归母净利润7567.98万元,同比下降22.35%。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03亿元,同比上升10.39%,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7567.98万元,同比下降22.35%。

奇正藏药(002287)2025年一季报简析:增收不增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一般。其中,毛利率81.53%,同比增0.19%,净利率18.63%,同比减31.07%,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2.32亿元,三费占营收比57.51%,同比减1.93%,每股净资产7.32元,同比增5.41%,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48元,同比增233.48%,每股收益0.14元,同比减22.47%

证券之星价投圈财报分析工具显示:

  • 业务评价:公司去年的ROIC为11.42%,资本回报率一般。去年的净利率为24.87%,算上全部成本后,公司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高。
  • 融资分红:公司上市16年以来,累计融资总额4.84亿元,累计分红总额26.94亿元,分红融资比为5.56。
  • 商业模式:公司业绩主要依靠营销驱动。需要仔细研究这类驱动力背后的实际情况。

财报体检工具显示:

  1. 建议关注公司债务状况(有息资产负债率已达26.91%)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公司 2025 年的规划是怎样的?
答:(1)在渠道方面,围绕主打产品消痛贴膏,不断挖掘市场潜力、渠道下沉。一是加强在基层医疗、社区医院的渗透;二是继续深耕 B2C、O2O 渠道;三是建立专属队伍,开拓广阔市场。
(2)产品方面,公司除消痛贴膏外的独家产品如白脉软膏、红花如意丸、如意珍宝片等产品,无论是在市场的覆盖率还是在人群的渗透率方面,都有很大的空间。
(3)研发方面,在创新藏药及经典名方的开发等都有所布局,包括独家品种的二次开发、拓展新的适应症。从产业链角度,在资源方面进行布局,目前公司战略品种的药材基地化率均超过 50%。
(4)在生产制造环节,奇正藏药医药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025 年重点关注产能释放、生产效率提升等情况,以及在更多外用贴膏剂型方面的布局。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事关中植!债权申报以及操作指引发布

事关中植!债权申报以及操作指引发布

小微 小微
76317
2024-02-03
(原标题:事关中植!债权申报以及操作指引发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植集团破产清算案出现新进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2日,中植企业集团官微推送了《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债权申报公告及操作指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告,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债权人应在2024年4月5日前,以非现场方式向管理人申报债权。该次申报采取线上申报形式,中植集团在公告中贴出了PC、手机申报端的操作手册及视频。 公告显示,未在4月5日前内申报债权的,可以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前补充申报,但此前已进行的分配,不再对补充申报人补充分配;为审查和确认补充申报债权所产生的费用,由补充申报人承担。未依法申报债权的,不得依照《破产法》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利。 此外,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的召开时间及方式将由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另行通知,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债务人或者财产持有人应当向管理人清偿债务或交付财产。 回顾来看,2023年8月,“中植系”旗下四大财富管理公司延期兑付,引发市场关注。 2023年11月,中植集团自曝风险,发布《致投资者的一封致歉信》,显示中介机构初步尽调发现,一是按照中介机构模拟合并口径测算集团总资产账面金额约2000亿元,由于集团资产集中于债权和股权投资,存续时间长,清收难度大,预计可回收金额低,流动性枯竭,资产减值情况严重;二是债务规模巨大,剔除保证金后相关负债本息规模为4200亿元至4600亿元。 初步尽调显示,中植集团已严重资不抵债,存在重大持续经营风险,短期内可用于兑付债务的资源远低于整体债务规模。 去年11月,据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通报,近期,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依法对“中植系”所属财富公司涉嫌违法犯罪立案侦查,对解某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24年1月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告显示,债务人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该申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的破产原因,故裁定受理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申请。 另外,北京大成律师事务被指定为为中植企业集团破产清算案管理人,管理人负责人为郑志斌律师。据了解,郑志斌律师是著名的破产法专家,从事破产重组业务20余年,承办过无锡尚德、中国二重等上百件破产案件。 中植系爆雷也牵涉到多家上市公司董监高。2023年11月,美吉姆董事长马红英、*ST天山董事长马长水失联,公开资料显示,马长水担任了中植集团副总裁,也任ST宇顺董事等职,马红英现任中植集团财务总监。随后去年12月,ST宇顺和皓宸医疗监事会主席、中植系背景高管朱谷佳也无法取得联系。更多内容请看《突发!两A股公司宣布:董事长失联!均有中植系背景》...
市场强烈反弹!后市怎么走,这一数据或透露玄机:“提质增效”加力,开年118家公司拟增持

市场强烈反弹!后市怎么走,这一数据或透露玄机:“提质增效”加力,开年118家公司拟增持

小微 小微
61660
2024-02-07
(原标题:政策“组合拳”出击,市场强烈反弹!后市怎么走,这一数据或透露玄机:“提质增效”加力,开年118家公司拟增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上市公司近期加大回购、增持力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创业板指单日涨幅创历史第三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上资金净买入超百亿元 2月6日,绝对是A股可以载入史册的一天,上证指数盘中一度站上2800点,最高涨133点,并呈现一阳包三阴的局面。截至收盘,A股全天成交额达到9359.12亿元,成交额创近两个月新高。 三大指数全面大涨,上证指数涨3.23%,创业板指涨6.71%,深证成指涨6.22%,其中创业板指单日涨幅创历史第三高,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单日涨幅均创下2015年9月17日以来新高。 从板块来看,华为概念、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板块纷纷大涨,主力资金净流入超40亿元。从单家公司来看,超3800家公司上涨,涨停数量超160家,涨停公司数量超过去5个交易日总和,赛摩智能、艾德生物、万祥科技和艾比森纷纷20cm强势涨停。 外资强势抄底,北上资金净买入超126亿元,单日净买入额创2023年12月29日以来新高,也是年内首个净买入超百亿元的交易日。北上资金大手笔净买入后,A股怎么走?历史数据显示,以北上资金净买入超百亿元的交易日为基准,沪深300指数后1日平均上涨1.19%,后2日平均累计涨1.2%,后1日、后2日上涨概率均超过50%。 政策“组合拳”强势出击 针对当前A股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行情持续低迷的情况,政策“组合拳”强势出击。‍‍ 2月6日上午,中央汇金公司发布公告:中央汇金公司充分认可当前A股市场配置价值,已于近日扩大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增持范围,并将持续加大增持力度、扩大增持规模,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证监会网站2月6日消息,经研究决定,证监会对融券业务提出三方面进一步加强监管的措施:一是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以现转融券余额为上限,依法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存量逐步了结;二是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严禁向利用融券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变相T+0交易)的投资者提供融券;三是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证监会将依法打击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融券业务平稳运行。 据悉,有头部券商机构正紧急制定修改两融业务方案,涉及最低线下调等问题。广发基金公告称,公司将严格落实证监会关于融券业务的相关要求,暂停新增转融通证券出借,审慎稳妥推进存量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逐步了结,确保相关业务平稳运行。易方达基金在官网公告称,公司将严格落实证监会关于融券业务的相关要求,暂停新增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审慎稳妥推进存量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逐步了结,确保相关业务平稳运行。 回购力度加大 2024年平均回购比例创近5年新高 在百余家涨停的上市公司中,出现协鑫集成、东材科技等身影。涨停或受多重利好影响,例如协鑫集成2月初发布业绩预告,2023年净利润预增1.5倍至2.7倍。2月5日,公司先后发布回购预案及拟增持计划,公司拟斥1亿元至2亿元回购股份,重要股东蒋卫朋、马君健、方建才拟增持上限2400万元。 像协鑫集成这样年内发布回购、增持计划的公司不在少数。今年以来,百余家公司发布提议回购股份暨落实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或增持计划。相关人士表示,上市公司通过加强自身经营管理、提升业绩和盈利能力,积极开展回购、增持行动,让投资者看到公司的成长性和发展潜力,以及加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及时性等方式,是提升投资者信心的重要手段。 从回购来看,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按照回购预案日计算,截至2月6日盘前,2024年预计回购比例(回购股份数量占总股本比例)平均超1%,达到1.16%,创近5年新高,较2023年均值提升0.5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24年上市公司平均回购金额上限1.15亿元,创近3年最高水平,与2021年的1.15亿元持平。 具体到单家公司,从回购股份来看,计划回购股本数占总股本比例超3%的公司有20余家,其中中科电气、森鹰窗业、九安医疗等5家公司计划回购股本占比超5%。从金额来看,九安医疗、凯莱英、韦尔股份、三安光电等行业龙头回购金额上限超10亿元。 回购诚意十足 市值管理型回购公司数量超2020年全年水平 与以往不同的是,受行情持续下行影响,上市公司回购颇有诚意,以注销、减少注册资本、市值管理为目的回购预案数量明显增多。 统计显示,2024年以来发布回购预案的公司中,国安达、通策医疗等公司以减少注册资本为目的进行回购。药明康德、移远通信等40余家公司以市值管理为目的进行回购,公司数量超过2020年全年的37家,与2021年全年持平。其中药明康德计划回购10亿元,目前已100%完成。正在实施...
以史为鉴:春节之后“开门红”概率几何?

以史为鉴:春节之后“开门红”概率几何?

小微 小微
57535
2024-02-15
每逢假期,A股市场都会热议“假期效应”,即重要节假日前后,市场存在一定规律性行情,一般情况下节后交易活跃度会有所恢复,行情在节后会出现好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最重要的春节假期,“春节效应”也备受关注。所谓春节效应,指的是针对春节的一种月份效应,A股市场在春节前后上涨的概率会高一些。在行为金融学中认为,“春节效应”来自于临近节日的愉悦快感和高涨情绪。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1历年春节前后市场上涨概率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今年春节前走势来看,节前一周(2月5日-8日)共计四个交易日,沪指涨4.97%,深成指涨9.49%,创业板指涨11.38%。 事实上,从春节前A股表现来看,近十年来,主要指数在春节前多数上涨。以节前5个交易日涨跌情况看,其中,沪指上涨概率为70%,平均涨幅0.42%;深成指上涨概率为70%,平均涨幅1.48%;创业板指上涨概率为80%,平均涨幅2.39%;沪深300指数上涨概率为70%,平均涨幅0.81%;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概率80%,平均涨幅1.63%。 相比春节前股市的表现,节后更符合“红包行情”。 从春节后A股表现来看,近十年,除去个别年份的极端行情,市场于春节后的上涨概率往往较大,存在一定的“春节效应”。而在市场风格方面,从历史数据看,以中证1000指数为代表的小盘股上涨概率、涨幅往往高于以上证50为代表的大市值权重股,小票显著占优。 此外,拉长时间看,中信证券表示,历史数据显示,春节后A股上涨概率较大。2000年以来,春节后2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的年份占七成以上,平均涨幅约2.5%。 02春节后A股表现有何特征? 事实上,从日历效应来看,春节之后真正意义上的“上涨”,大多发生在每年的春节到两会之间,这一阶段的指数上涨概率最高——过去14年内,沪指、创业板指、沪深300指数上涨概率超过60%,中证500、中证1000、万得全A的上涨概率则超过90%。可以看出,同样也是中小盘占优。 为何春节至两会期间市场上涨概率更高?从风险偏好角度看,一方面,春节来临叠加年初开始布局,投资者心态更为积极;另一方面,春节之后两会召开在即,政策密集出台的预期及落地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 此外,结合过去市场表现,中金公司统计出了A股春节后具备的三个效应: 1)反转效应:国内股票与债券市场周期性明显。以股票为例,若前一年市场收跌,来年初市场往往对政策与市场期望更高,春节后涨幅更为明显。2023年沪指累计下跌3.7%,深证成指累跌13.5%,创业板指累跌19.4%,均为连续第二年下跌,反转效应提示股票仍有上涨空间。 2)估值效应:较低估值水平支撑节后股市春季行情继续兑现。目前,A股估值整体仍在低位,全部A股PE(TTM)约为16倍,处于2005年以来从低到高20%左右分位。估值具备向上修复的空间。 3)增长效应:春节后经济增长斜率越高,对应股市上涨空间越大,其中中小盘股票对经济修复预期变动弹性更大。...
返程大军“堵”上热搜!6小时路程开了22小时,今日拥堵缓解了!

返程大军“堵”上热搜!6小时路程开了22小时,今日拥堵缓解了!

小微 小微
76264
2024-02-18
(原标题:返程大军“堵”上热搜!6小时路程开了22小时,今日拥堵缓解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九,是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但不少网友还堵在返程高速上,“堵车”也登上微博热搜。 (图源:图虫创意) “正月初八晚上出发准备去广州,开了十多个小时,前面还比较顺畅,现在堵在湖南。”从湖北出发的杜先生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为了避免拥堵,这期间他一度下高速,在国道开了近2小时。 (2月17日因高速拥堵,大量司乘人员下高速休息) 多地高速流量创新高 2月17日农历正月初八,是今年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也是全国高速免费通行的最后一日,高速拥堵也达到顶峰。前一日,湖南、江西、安徽等地高速都出现了长达十多公里的拥堵。 (2月16日,湖南一高速服务区洗手间大排长龙) 根据安徽交通广播消息,2月17日晚,安徽省内合六叶高速六安往合肥方向新桥服务区入口封闭。六安往合肥方向罗集服务区、西桥服务区、新桥服务区车辆饱和。六武高速、合宁高速、天天高速、滁州西环等多条高速多个入口封闭,部分服务区车辆饱和。 据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数据,2月16日12时至17日12时,全省高速公路出口流量289.05万辆,同比2023年春运同期(春运第23天)增长66.33%。单日客流有望刷新历史新高。数据显示,今年春运期间安徽高速公路的过境车辆超过50%。 据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消息,2月10日至17日,全省高速公路日均出口流量约为346.11万辆次,同比增长约31%,创春节假期历史新高。 其中,京沪、沪蓉、沪武、沈海、长深、盐靖、新扬、宁洛、淮徐、盐洛高速部分路段以及部分跨江大桥车流量较大,返程高峰期间出现不同程度车多缓行情况。 湖南高速自2月15日农历正月初六开始车流量迅猛增长。2月16日8时至2月17日8时,湖南省高速公路路网运行态势居高位运行,主要干线上因车流量大,交通事故造成的缓行较前几日增多。截至2月17日15时17分,湖南省高速车流总量已超324万辆次。 从路线来看,南北走向高速的车行压力主要集中在北往南方向;东西走向高速的车行压力主要集中在西往东方向。车流主要流向为广州、东莞、南宁、深圳、惠州、长沙、上海、苏州、杭州等地。 湖北省2月10日0时至2月17日17时,全省高速公路通行车辆1753.04万辆,较2023年同期日均增长17.6%,较2019年同期日均增长35.58%。其中,小型客车免费通行车辆1695.93万辆,较2023年同期日均增长16.96%,较2019年同期日均增长37.63%。 据交通运输部2月17日消息,来自2024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2月16日(春运第22天,农历正月初七),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30846万人次,环比下降2.2%,比2023年同期增长34%,比2019年同期增长34.06%。 其中公路人员流动量28961万人次,环比下降2.3%,比2023年同期增长34.4%,比2019年同期增长35.8%。其中,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25864万人次,环比下降3.9%,比2023年同期增长35.9%,比2019年同期增长69.7%。 今日拥堵明显缓解 今年春节假期较往年更长,为了避开拥堵,不少网友提前返程,结果也被堵在了路上。“提前出发,本来以为自己是聪明人,结果上了高速发现大家都是聪明人。”堵在路上的网友调侃道。社交平台上,有网友200公里路程,开了两天。有网友6个小时的路程,开了22小时。 不过,随着高速公路免费时段结束,第一波返程拥堵已经明显缓解。地图路况信息显示,目前全国高速公路拥堵路段主要集中在湖南、广东、安徽、江西、江苏等省份境内。相较2月16日、17日免费时段已经明显缓解。 为了避开拥堵,从湖北出发前往上海的王先生,特意选择在2月18日(正月初九)凌晨三时出发,今天早晨他已进入安徽境内。王先生告诉记者,虽然路上仍有不少拥堵路段,但整体路况还算可以。 铁路春运单日旅客发送量连创新高 公路客流连创新高,铁路客运量也不断攀升。2月16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528.8万人次,连续3天刷新春运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2月17日正月初八,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620万人次,安排加开旅客列车2256列,铁路春运运力安排再创新高。 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消息,2月17日长三角铁路迎来返程客流最高峰,当天预计发送旅客266万人次,计划增开旅客列车568趟,对191趟动车组列车进行重联编组。 截至2月16日,春运以来长三角铁路已累计发送旅客5240余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超238万人次。春节假期7天来发送旅客1460余万人次,日均发送近210万人次。节前、节中客流较2019年同期增幅明显。 据广铁集团消息,2月17日...
全球首个5.5G智能核心网解决方案发布 计划今年商用

全球首个5.5G智能核心网解决方案发布 计划今年商用

小微 小微
76895
2024-02-27
(原标题:全球首个5.5G智能核心网解决方案发布 计划今年商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由我国华为公司研发的全球首个5.5G智能核心网解决方案正式发布。 5.5G也被称为5G-A,是介于5G和6G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的移动通信技术。相较于5G,5.5G能够在连接速率、时延、定位、可靠性等方面提升十倍左右,还有望实现毫秒级时延和低成本千亿物联。 目前,这个方案已完成5.5G全部功能测试以及技术性能测试。其中,新通话技术作为华为5.5G智能核心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我国31个省份部署,预计可支撑5000万用户。此外,这一技术也在欧洲、拉美、中东和亚太等多个地区得到了广泛验证,并计划于2024年正式商用。 此外,华为还推出了通信AI大模型,可以通过语言交互的方式,面向不同角色,提供智能语言交互能力,提升员工知识水平和工作效率。还可以提供精准的网络状态、故障根因、处理建议等信息,协助降低故障处理时间,将有效解决业内出现的“网络崩了”的问题。...
不足1800亿元 3月限售股解禁市值为年内第三低

不足1800亿元 3月限售股解禁市值为年内第三低

小微 小微
68252
2024-03-01
(原标题:不足1800亿元 3月限售股解禁市值为年内第三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Wind数据统计,3月,A股限售股上市数量共计122亿股,以3月1日收盘价计算,市值约为1781.3亿元,均较2月环比有所增加。从全年月度数据来看,3月限售股数量为年内第四低,市值为年内第三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两公司解禁市值超过百亿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个股来看,3月仅有两家公司限售股解禁市值超过百亿元,分别是中信证券和贝泰妮,市值分别为172.66亿元、134.92亿元。此外,金盘科技、奥特维、顺控发展、四川黄金、苏能股份、中望软件、西安银行、楚天龙、广州港等公司解禁市值超过30亿元。 从解禁数量占总股本比例来看,3月有20家公司占比超过50%。其中,顺控发展、通业科技、长龄液压、同力日升、必得科技等9家公司占比超过60%,这些公司面临较大的股本扩容压力。尤其是前3家公司,解禁数量占已流通盘比例分别高达80.16%、75%、70.93%。 极米科技将面临三重压力 Wind数据显示,下周两市限售股上市数量共计27.9亿股,市值约为370.4亿元,较本周环比下降不少。其中,解禁数量较大的公司有顺控发展、四川黄金、湘电股份、极米科技、鑫铂股份、金海通等。 极米科技股价下周将面临三重压力。首先,该公司2432.95万股限售股将于3月4日起上市流通,占总股本的34.76%,此次解禁股份类型为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 其次,业绩快报显示,极米科技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5.58亿元,同比下降15.74%;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下降75.26%。 再次,极米科技虽然在公布业绩快报和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后,发布了回购报告书,公司拟以超募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已发行股票,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8000万元,不超过16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34.74元/股。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关股东是否存在减持计划的回复中,极米科技持股股东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百度毕威企业管理中心在未来6个月可能存在减持公司股票的计划。 记者 陈慧 ...
最新评论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