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台直播电商基地及园区认定新规

小微 小微
61557
2025月04月17日

(原标题:深圳出台直播电商基地及园区认定新规)

深圳出台直播电商基地及园区认定新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线上零售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播电商近年来持续为消费市场注入增长动力,深圳也在持续发力。

深圳出台直播电商基地及园区认定新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记者从最新一期市政府公报获悉,《深圳市直播电商基地(园区)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近期施行,明确直播电商园区中直播电商企业及直播电商服务企业使用面积占比60%以上,直播电商基地(商品交易类)上一年度直播带货实际结算商品交易额月均达1500万元及以上。

近些年,各地乘着直播的风口,纷纷加码建设直播基地。深圳提出到2025年要培育和引进100个以上直播电商头部服务机构、建设50个以上直播电商基地和园区,直播电商销售额超3000亿元,推动深圳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直播电商新高地。

此次出台实施《办法》,推动认定深圳市直播电商基地(园区),既有利于依托直播电商基地(园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加快构建直播电商全产业链优势,完善直播电商产业发展生态,又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创新电子商务应用,推动优势产业企业依托直播电商拓展销售渠道,促进传统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为深圳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办法》明确了直播电商园区、直播电商基地(专业服务类)、直播电商基地(商品交易类)的不同认定条件。直播电商园区运营主体应为依法登记注册的并在深圳(含深汕特别合作区)实际从事经营活动的法人,且成立两年以上;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0平方米,其中直播电商企业及直播电商服务企业使用面积占比60%以上(直播电商企业使用面积占比50%以上);入驻直播电商企业和直播电商服务企业不少于20家;园区应具备基础的专业服务、公共服务、金融服务、人才服务等服务功能。直播电商基地(专业服务类)和直播电商基地(商品交易类)的运营主体应为依法登记注册的并在深圳实际从事经营活动的法人,且成立一年以上。直播电商基地(专业服务类)应具备完善的直播技术支撑服务、内容创作服务等特色服务功能。直播电商基地(商品交易类)已投入使用的直播间数量不少于10个,上一年度直播带货实际结算商品交易额(GMV)月均达1500万元及以上。《办法》还鼓励区商务主管部门在直播电商基地(园区)办公用房租金、设备软硬件投入、运营推广等方面加强支持保障。

目前,深圳已形成部分具有行业代表性的直播基地。在水贝,一些珠宝商家或在大功率摄影灯下直播,或对着手机做起主播和线上客服,电商销售成为这一传统行业的新引擎。“我们一个月的直播销售额可以突破6位数,一些总价不高的足金首饰在直播平台上比较受欢迎。”黄经理在水贝金展珠宝广场经营着一档黄金首饰铺位,他告诉记者,直播带货的营业额占比越来越大。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大举加仓拼多多!高瓴350亿持仓曝光!资本大鳄索罗斯大动作……

大举加仓拼多多!高瓴350亿持仓曝光!资本大鳄索罗斯大动作……

小微 小微
76511
2024-02-16
(原标题:大举加仓拼多多!高瓴350亿持仓曝光!资本大鳄索罗斯大动作……)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随着美股13F持仓的密集披露,不少明星私募的持仓陆续揭晓!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京时间2月15日,高瓴旗下HHLR Advisors公布了最新美股持仓。2023年四季度,高瓴增持拼多多、丹纳赫、京东等,其中大举增持拼多多超4亿美元,一举成为高瓴第一大重仓股。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值得注意的是,股神巴菲特突然抛售苹果,去年四季度减持1000万股苹果股票,清仓环球人寿等4股,增持雪佛龙等3股。此外,索罗斯基金四季度增持罗素2000、标普500等指数ETF,继续做多美股,并大幅加仓网络安全软件公司Splunk。 美东时间周四,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标普500指数收于历史新高,这是该指数今年以来第11次创下历史新高。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涨0.91%,标普500指数涨0.58%,纳斯达克指数涨0.30%。不过,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苹果跌0.21%,微软跌0.70%,英伟达跌1.65%,谷歌跌2.17%,亚马逊跌0.74%,Meta涨2.27%,特斯拉涨6.23%。 高瓴大举加仓拼多多,成第一大重仓股 北京时间2月15日,高瓴旗下专注于二级市场投资的基金管理平台HHLR Advisors公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末的美股持仓情况。 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末HHLR Advisors在美股市场持仓总市值为49.62亿美元(约357亿元人民币),环比去年三季度末增长10.7%,前十大重仓股为拼多多、百济神州、贝壳、传奇生物、微软、赛富时、TAKE-TWO互动软件、亚马逊、丹纳赫、DoorDash。其中,中概股市值占比超过70%,占据主导地位。 具体来看,去年四季度高瓴对拼多多、亚马逊、京东等电商科技公司进行了增持。其中,大举增持拼多多276万股,持股数量升至1011万股,增持金额高达4亿美元,期末持股市值高达14.79亿美元,超越了多个季度持仓第一的百济神州,一举成为高瓴的第一大重仓股。 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在去年四季度股价表现亮眼,单季涨幅超过49%。拼多多同时也是千亿私募景林的第一大重仓股,备受私募巨头们的青睐。 摩根士丹利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拼多多去年第四季国内业务市场份额继续扩大,海外业务Temu的GMV亦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可能达到约90亿美元。大摩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为181美元。 四季度,高瓴还大举加仓了37万股丹纳赫,这使得丹纳赫首次进入HHLR Advisors前十大重仓股。丹纳赫是全球知名的生命科学与医学诊断领域的创新者,擅长通过精益管理和卓越运营提升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高瓴在四季度仅新买入穆迪一只股票,买入15.58万股,期末持股市值为6088万美元;重点减持了阿里巴巴、DoorDash等15只股票,其中贝壳、微软等被小幅减持;清仓了特斯拉、大全新能源等12只股票。 巴菲特清仓环球人寿等4股,索罗斯加仓Splunk 美股周三盘后,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最新公布的2023年四季度13F文件引发关注。 13F文件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减持了1000万股苹果股票,以期间平均股价计算,减持市值约18.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1亿元)。苹果仍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第一大重仓股,在披露持有资产中占比为50.19%。根据道琼斯市场数据,周三这部分股份的价值约为167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股神在四季度没有新建仓任何股票,却清仓了环球人寿等4只股票。其中,清仓83万股环球人寿,自股神在2001年一季度买入以来,持有了长达22年时间。2023年二季度,巴菲特减持了60%的环球人寿,三季度继续减持67%,四季度完成清仓。 四季度,巴菲特增持了雪佛龙和西方石油,增持1584.5万股雪佛龙;大幅减持惠普7966万股,减持幅度高达77.71%,持仓市值降至6.87亿美元;减持派拉蒙环球3040万股,减持幅度为32%,期末持股市值降至9.36亿美元。 截至四季度末,巴菲特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苹果、美国银行、美国运通、可口可乐、雪佛龙、西方石油、卡夫亨氏、穆迪、德维特、花旗集团。截至第四季度末,该基金持仓总规模为3470亿美元,较上季度增加340亿美元。 另外,亿万富翁索罗斯旗下基金管理公司(Soros Fund Management)最新持仓备受关注。2023年四季度合计披露持仓价值76.46亿美元,较上一季度70.5亿美元环比增长8.5%,其持仓组合新进75只股票,增持62只股票,减持41只股票,清仓75只股票。 四季度,索罗斯基金增持罗素2000、HYG债券、标普500等指数ETF,继续做多美股。其中,大幅加仓网络安全软件公司Splunk,增持幅度...
节后开门红!沪指涨1.56%收复2900点 AI概念掀涨停潮

节后开门红!沪指涨1.56%收复2900点 AI概念掀涨停潮

小微 小微
61006
2024-02-19
(原标题:节后开门红!沪指涨1.56%收复2900点 AI概念掀涨停潮)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时报网讯,春节后首个交易日,两市主要股指全线走高,沪指涨超1%收复2900点,深成指、创业板指涨约1%,北证50指数涨超3%,北向资金逆市大幅流出,全日净卖出超60亿元。 截至收盘,沪指涨1.56%报2910.54点,深成指涨0.93%报8902.33点,创业板指涨1.13%报1746.42点,北证50指数涨3.22%;两市合计成交9572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63.75亿元。 盘面上看,AI概念掀涨停潮、CPO、算力概念跟涨,教育、传媒、纺织服装板块大幅走高,煤炭、石油、旅游、地产、汽车、半导体等板块上扬,券商板块逆市走弱。 中金指出,A股市场经历前期调整后估值仍处于历史偏底部位置,节前受资本市场改革等预期提振,投资者信心有所修复。结合长假期间主要市场尤其是港股市场表现,以及较好的假期出行及消费数据,我们认为投资者情绪有望继续改善,A股节后有望迎来“开门红”,临近全国两会,市场对政策关注度可能进一步抬升。配置方面,人工智能应用在视频领域的突破相关板块可能有所表现,年初至今较为低迷的科技成长板块,电子、计算机、通信等有望短期占优;可能受益于政策预期及行业景气回升领域也有望有相对表现。...
500亿大基金敲定,拟投向这类股票!两部门最新发文,储能板块迎利好,多只绩优股超跌

500亿大基金敲定,拟投向这类股票!两部门最新发文,储能板块迎利好,多只绩优股超跌

小微 小微
65431
2024-02-28
两部门发布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两大保险公司发起设立500亿私募基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27日晚间,新华保险公告,公司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申请投资试点基金的议案。 早在2023年11月末,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曾公告称,双方拟分别出资250亿元,合计500亿元,共同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上述基金投资范围覆盖上市公司股票以及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存款、国债逆回购等现金管理类投资品种。股票投资方面,基金将选择具有较大市值、流动性好及较高市场影响力的优质上市公司。 根据股东大会最新通过的议案,该基金存续期限为10年,可变更,投资范围大致分两类。 一是上市公司股票,投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连续竞价、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A股)/配售(港股)、配股(A股)/供股(港股)、与单一或组合交易对手间的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可转债优先配售、转融通证券出借等。 二是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存款、国债逆回购等现金管理类投资品种。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此前披露的信息显示,1月8日,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完成了登记备案。国丰兴华(北京)私募成立于2023年12月22日,由新华资产和国寿资产分别出资500万元共同设立,目前拥有全职员工8人。 储能市场迎利好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抽水蓄能电站投运规模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负荷的5%以上,保障新型储能市场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建成,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调度体系逐步形成,支撑全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20%以上、新能源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保障电力供需平衡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梳理,2023年我国共发布653项储能直接和间接相关政策,其中国家层面政策60项,广东、浙江、山东和江苏发布政策数量较多。27个省区市发布储能装机目标,总规模达84GW。 近年来,新型储能获得的实质性政策利好颇多。根据此前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多只绩优股超跌 证券时报·数据宝梳理,储能概念股2月以来平均上涨8.41%,整体表现稍强于大盘,申菱环境、欣旺达、德业股份涨幅居前。 以最新股价较2023年高点来看,储能概念股平均回调超40%。昱能科技、派能科技、鹏辉能源、恩捷股份回调幅度居前,均超70%。 资金面来看,2月以来,超半数储能概念股获得外资青睐,比亚迪、中国电建、天赐材料、恩捷股份、三峡能源5只概念股获得北上资金超亿元净买入。 结合业绩预告下限数据和快报业绩数据来看,20余只2023年净利润盈利且同比实现增长的绩优股股价较2023年高点回调出一定空间。15股回调超30%,固德威、亿纬锂能、新风光等分别较高点回调64.18%、60.26%和59.12%。上能电气、阳光电源、国轩高科等股的业绩同比增幅均超100%。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央行:持续深化支付服务场景建设 提升服务包容性 为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

央行:持续深化支付服务场景建设 提升服务包容性 为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

小微 小微
75592
2024-03-01
2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优化支付服务推进会。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出席会议并讲话。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会议指出,优化支付服务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体现,也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方面,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针对不同群体的支付习惯,统筹力量补齐短板弱项,持续深化支付服务场景建设,不断提升支付服务的包容性,着力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更好服务社会民生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会议要求,各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主动担当作为,强化跨部门合作,细化工作措施,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建立跟踪督办机制。要聚焦重点城市、重点场所,激发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外币兑换机构等支付服务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紧盯银行卡受理、外币兑换、现金支付、移动支付和宣传推广等重点任务,实抓实干,力争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
国常会重磅!刚刚,重要文件审议通过!

国常会重磅!刚刚,重要文件审议通过!

小微 小微
61903
2024-03-02
3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次会议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会议指出,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着眼于我国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会议审议研究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工作。 此外,会议还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3部法律的修正案(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会议指出,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着眼于我国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 会议指出,要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坚持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抓紧完善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让这项工作更多惠及广大企业和消费者。 要结合各类设备和消费品更新换代差异化需求,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更好发挥能耗、排放、技术等标准的牵引作用,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设备、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教育医疗设备等更新改造,积极开展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 要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抓紧建立健全回收利用体系,促进废旧装备再制造,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日前,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研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问题。会议强调,实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表示,从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绿色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和居民的存量设备具有很大的更新换代空间,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废旧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既利当前、更利长远。 研究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会议指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加强统筹谋划,协同有序推进,着力完善空间布局、优化供给结构、提升综合功能、推进系统集成,加快构建先进适用、系统完备、集约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曾表示,我国的实体经济在支持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全球领先的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将为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和进步提供广阔的应用市场和空间,同时也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构筑坚实可靠的基础和平台,保障现代化产业体系安全高效运行。 在布局方向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张杰此前指出,不能将基础设施的建设局限于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主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也不能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局限在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而是要从加快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高基础研究的综合实力等角度出发,加快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 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 会议强调,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强化政策支持和改革赋权,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尤其是在营商环境上,长三角地区已经在政府采购、海关一体协同工作机制、市场监管执法尺度和裁量标准等方面,建立起三省一市统一的制度安排。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对此表示,加强重点区域营商环境相关制度建设,“是确保改革举措可复制、可推广的重要前提”。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将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等率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在健全市场制度规则、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共享物流发展成果、强化跨区域市场监管协作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为全国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也就是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过程中,既要拆篱笆,还要换泥土,好的经验、好的做法,争取在这些地方先行先试成功后在全国推广。...
探索“硬实力+软实力”实现路径 沪市央国企积极践行高质量发展

探索“硬实力+软实力”实现路径 沪市央国企积极践行高质量发展

小微 小微
54598
2024-03-04
(原标题:探索“硬实力+软实力”实现路径 沪市央国企积极践行高质量发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月4日,三大电信运营商等6家央国企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公告,探索夯实高质量发展“硬实力+软实力”的实现路径,提高品牌附加值和美誉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称将全面实施“一企一策”考核,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量化评价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场表现,客观评价市值管理工作举措和成效。目前,已有多家央国企启动了一系列市值管理措施:中国神华、万华化学、海通证券、中远海能等40余家沪市央国企已经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公告,高度认可“以投资者为本”的高质量发展理念。 回购增持方面也积累了不少有益实践。2023年以来,沪市主板共41家央国企披露回购计划,合计金额上限近160亿元,截至目前待回购金额上限约92亿元;沪市主板约100家央国企披露股东增持计划,合计金额上限约181亿元,截至目前待增持金额上限约110亿元。 以数字化转型支撑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依托数字信息等前沿技术,实现生产力在质态和创造新价值上的转变与跃升。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沪市央国企加强研发投入和产出“双线”成绩,强化数字经济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优化布局结构,深入推进转型升级。 中国移动持续提升上市公司价值创造和实现能力。近年来公司牢牢把握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机遇,大力推进战略转型,明确“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定位,系统打造“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构建“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中国移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第二曲线”积厚成势,截至2023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数字化转型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29%。 中国电信披露的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5078亿元,同比增长6.9%,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10.3%。公司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持续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完成战略性新兴业务布局,不断增强市场新动能,保持基础业务和产数业务的双轮驱动,其中移动用户净增1659万户,达到4.08亿户,5G套餐用户渗透率达到78.1%,宽带用户数净增926万户,达到1.90亿户;公司加快AI及大数据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打造语义、语音、视觉及多模态的星辰大模型系列产品,推出政务、教育、交通等12个垂直领域的行业模型,深度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联通聚焦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主责,拓展联网通信、算网数智业务,努力加快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服务企业,经营发展持续稳中有进,转型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积极成效,根据业绩快报信息,预计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3726亿元,同比提升5%,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352亿元,同比提升5%,实现稳健增长,预计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达到82亿元,同比提升12%,连续七年实现双位数增长。 锦江酒店统筹实施全球酒店产业整合,全力构建 “三平台”(即:全球酒店互联网平台、全球采购平台、全球财务平台)支持体系,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强做优锦江民族品牌。前期,公司披露的2023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9.5亿元至10.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37%到825%。公司始终坚持股东利益最大化与股东实现价值共享,持续维持高比例分红政策,自2000年以来,公司分红率持续保持在50%以上。《公司章程》也明确规定,当公司满足现金分红条件时,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50%。同时,公司控股股东上海锦江资本基于对锦江酒店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合理判断,自愿承诺未来一年内不减持公司股份。 三大电信运营商表态以投资者为本 构建以投资者为本的高质量发展体系,是一项长期且需要不断实践的工作,及时通过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 对此,三大电信运营商均有所表态。中国移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公司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股东回报,累计分红超过1.2万亿港币,2023年全年派息率将进一步调高至70%以上,近两年已累计回购并注销港股股票约1780万股,实际控制人中国移动集团公司亦积极增持上市公司A股股票30亿元,有力提振市场信心,切实提升股东回报。 中国移动近年来派息率持续攀升,据公开信息,中国移动2022年派息率高达67%,现金分红总额名列沪市上市公司第三。持续稳定的高分红体现出中国移动良好的经营业绩水平和强劲的现金流创造能力,也充分展现出中国移动对股东回报的高度重视,中国移动长期投资价值有望进一步凸显。 中国联通相关负责人员表示:“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始终将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积极强化积极有为的投资者关系和合规有效的信息披露,不断强化价值创造能力,致力于和广大投资者共享公司长期发展果实。...
最新评论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