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液压油箱及泵车”

小微 小微
50353
2025月05月03日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中联重科(000157)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液压油箱及泵车”,专利申请号为CN202110112349.4,授权日为2025年5月2日。

中联重科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液压油箱及泵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压油箱和泵车,所述液压油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具有格栅孔的回油罩,所述回油罩将所述箱体的内腔分隔成回油腔室以及与所述回油腔室连通的吸油腔室;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回油腔室的回流过滤口,并且该箱体的底部设置有集水装置。本发明所述回油罩的设置增加了油液的扰流路径,有利于油液中气泡的逸出,可以有效减少油液中的气泡;同时,由于水以游离状态存在于油液中,水的密度比液压油密度大,会慢慢沉降于油箱的底部,进入所述集水装置,然后从所述集水装置排出,有效减少油液中的水分含量,提高油液品质,延长液压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提升液压系统的可靠性。

中联重科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液压油箱及泵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年以来中联重科新获得专利授权145个,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9.48%。结合公司2024年年报财务数据,2024年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了27.69亿元,同比减19.53%。

中联重科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液压油箱及泵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数据来源:天眼查APP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澎立生物IPO“终止” 公司专业提供生物医药临床前研究CRO服务

澎立生物IPO“终止” 公司专业提供生物医药临床前研究CRO服务

小微 小微
81387
2024-02-05
(原标题:澎立生物IPO“终止” 公司专业提供生物医药临床前研究CRO服务)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智通财经APP获悉,2月5日,澎立生物医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澎立生物”)上交所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原因系该公司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招股书显示,澎立生物是一家专业提供生物医药临床前研究 CRO 服务的企业,依托科学的研究评价体系、完善的核心技术平台和先进的技术创新能力,致力于为全球创新类生物医药企业、医疗器械企业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临床前研究 CRO 服务。公司药物研发临床前研究服务主要包括药效学研究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评价;医疗器械研发临床前研究服务主要提供创新医疗器械临床前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服务;公司产品销售主要为子公司上海吉辉对外销售实验用大小鼠。 围绕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的临床前研发服务,公司已构建一体化的国内领先、覆盖领域全面的综合研究评价技术体系,搭建了免疫炎症药效学评价平台、肿瘤免疫药效学评价平台、非人灵长类动物药效学评价平台、医疗器械检测平台四大核心技术平台,自主开发了第一代、第二代人源化免疫系统小鼠研究模型及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模型,为公司提供一流的临床前研究评价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立足于生物医药创新前沿,主要为全球各类创新药研发提供 CRO 服务,所完成的药物研发 CRO 项目中,创新药占比超过 90%。截至目前,公司已为全球超过 700 家客户提供药物临床前研发服务,覆盖赛诺菲、勃林格殷格翰、梯瓦、武田、强生等国际一流制药企业,以及恒瑞医药、科伦博泰、药明生物、正大天晴、迈威生物、天境生物、长春金赛、上海医药等国内知名创新生物医药企业及科研单位;所开展的药物临床前研究项目中 IND 申报项目超过 400 件,中美双报项目超过 90 件。医疗器械 CRO 服务中,公司主要从事创新医疗器械评价,所开展的评价项目中 IND 申报产品超过 120 件,客户覆盖心脉医疗、赛诺医疗、先瑞达、强生等知名创新医疗企业。 财务方面,澎立生物于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9月营业收入分别约为6780.55元、1.11亿元、1.93亿元及1.80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约为697.14万元、1435.26万元、3660.18万元及3974.02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澎立生物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存在下游研发支出增速放缓或萎缩的风险。CRO 行业作为提供研发外包服务的行业,其需求高度依赖于下游医药或医疗器械行业的研发支出水平。近年来,受益于下游行业创新研发火热、研发投入快速增长,生物医药 CRO 行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但生物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受多重因素影响,如未来行业政策或监管制度发生不利变化、资本市场对医药创新的支持热度下降、研发成功率或回报率进一步降低,或者出现其他不利因素导致下游研发支出增速放缓或萎缩,将可能导致 CRO 行业需求下降,并进而对公司经营和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专精特新的孵化站――北交所

专精特新的孵化站――北交所

小微 小微
74315
2024-02-12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和改革,A股市场已经逐渐构建了一个多元化、差异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这一体系由主板、科创板、创业板以及新近崛起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四大板块组成,每个板块都有其独特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共同构成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坚实基石。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交所作为最新加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一员,其市场定位十分明确,那就是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北交所不仅为这些企业提供了融资平台,更重要的是,它致力于培育和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即那些专注于特定领域、具备专业化技术、精细化管理和新颖化产品的企业。通过北交所的支持和培育,这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望快速成长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本文将详细解析北交所整体情况以及2024年的展望。 01专精特新的孵化站 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新星,于2021年9月3日正式注册成立,它不仅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首家公司制证券交易所,更是创新性中小企业的坚实后盾。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在北京市西城区的金融心脏——金融街金阳大厦——鸣锣开市,初始便有81家优质企业荣耀挂牌,彰显了其市场影响力和吸引力。 自诞生之日起,北交所便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短短时间内,上市公司数量便突破了100家、200家的重要关口。至2024年1月5日,随着捷众科技(873690)的成功上市,北交所迎来了第240家上市公司,这不仅是一个数字上的突破,更象征着北交所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日益崛起和深化影响力。 北交所的存在,对于推动我国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在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专精特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中小企业成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新动力的重要一环。而北交所,正是这些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中小企业的“摇篮”和“助推器”。 截至2023年12月17日,北交所新增了74家上市公司,其中高达40家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殊荣。至2024年1月9日,北交所A股上市的240家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的比例更是高达84%,达到了惊人的202家。这一数据不仅证明了北交所在培育和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方面的卓越成效,也反映了我国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正逐渐成为广泛的共识和行动方向。 北交所的成功,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和便捷的融资平台,更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北交所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市场定位和功能优势,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02盈利能力前十上市公司分析 北交所净利润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有贝特瑞、同力股份、连城数控、吉林碳谷、硅烷科技、锦波生物、颖泰生物、广厦环能、富士达、青矩技术。 这些公司都属于制造业的“隐形冠军”,并且市盈率大都低于20倍PE,对于主板的小盘指数而言性价比更加突出。 贝特瑞,专注于新能源材料的研发与制造,以其卓越的负极材料为核心,成功构建了负极、高镍三元以及先进新材料三大业务板块。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材料供应商,贝特瑞的主要产品阵容强大,包括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以及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等,这些都是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消费电子电池以及储能电池提供了核心材料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贝特瑞在负极材料市场的份额达到了26%,较上一年度提升了5个百分点,持续稳固其全球市场的领导地位。这一显著成就,不仅彰显了贝特瑞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深厚实力,也预示着公司在未来新能源行业中的广阔前景。 连城数控,起初专注于切割设备的研发与生产,随着技术的积累和市场的拓展,逐渐在单晶炉领域崭露头角。公司以晶硅生长及加工设备为基础,稳步推进产业链的外延扩张,逐步涉足电池、组件设备以及辅材领域,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公司还横向拓展至半导体领域,寻找并开拓了新的增长点。 在过去的几年里,连城数控的业绩表现亮眼。2018年和2022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了10.5亿元和37.7亿元,归母净利润则从1.65亿元增长至4.52亿元。从2018年到2022年,公司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高达38%和29%,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同力股份,深耕于工程机械行业的细分领域——非公路自卸车子行业,是一家集创新研发、精湛设计、高效生产、全面销售及优质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工程机械制造领军企业。其主打产品,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和非公路矿用自卸车,专为各类矿山开采及大型工程项目物料运输需求量身定制。 在应用领域上,同力股份的产品广泛服务于露天煤矿、铁矿、有色金属矿、水泥建材等多元化的矿山开采行业,以及水利水电等关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这些领域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打造新优势注入新动力 锚定5%向“新”出发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打造新优势注入新动力 锚定5%向“新”出发

小微 小微
56913
2024-03-06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锚定为5%左右,各项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兼顾了需要和可能。政府工作任务着力突破瓶颈制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目标与任务之间,彰显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年,完成发展目标任务殊为不易。如何立足于政府工作报告,持续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代表委员与专家学者。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打造发展新优势 今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为第一项政府工作任务。 何为新质生产力?据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此前解释,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 “过去,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传统要素投入规模扩大带来的同质性扩张,但是传统要素投入存在边际收益递减。同时,我国在劳动、土地等传统要素上的成本优势也在逐步削弱,生态环境保护、节能降碳对产业发展的约束不断趋紧。”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华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既需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还需要通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新的动力源,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023年,我国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有序布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一批重大产业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系列成就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而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李晓华表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明确将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李晓华看来,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不是一般性的科技创新,而是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国家需要加大对基础科学、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科学家自主选择研发方向,并允许科学研究的失败。同时,鼓励企业投入更多资金进行前沿技术探索。 “培育新质生产力,要建设与之相适配的生产关系,科研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以及产业政策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深化改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向记者指出。 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光电董事长郭泽义向记者表示,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航空航天及防务和高端制造互连技术方案提供商,国家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企业提供了信心。 数据要素也关乎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朱民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并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加快推进数据资产化进程,努力打造大规模高效运行的数据资产市场,有利于把我国海量的数据资源转化为科研创新活动的巨大推动力,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经济增速目标锚定5%左右 改革增厚经济内生动力 对于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这是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并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也考虑了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要求。 实现今年预期目标并非易事,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指出,需要政策聚焦发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面齐心协力。《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吹风会上表示,今年实现5%的经济增长有条件有支撑。 黄守宏表示,一方面,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因没有改变,很多方面都在显著增强。另一方面,今年以来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在增多,去年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些不利因素在趋于弱化。 “去年年初,我们还在为疫情平稳转段努力,今年疫情的‘疤痕’效应在减弱。”黄守宏说,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方面,去年通过各方面协同努力,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和去年比总体是向好的。此外,去年以来采取的一些重大政策措施的政策效应今年也在持续显现。 黄守宏还指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很多重大政策,如果说将来中国经济遇到超预期的冲击,或者国际环境发生超预期变化,政策工具箱里还有储备工具。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高瑞东对记者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整体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政策总基调,将经济预期增速目标稳定在5%左右,并进一步落实了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具体部署,确保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共促高质量发展。 在深化改革方面,今年聚焦“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改革工作将主要围绕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全国统一大...
《侠之大者�C金庸百年诞辰纪念》在港掀开帷幕, 李家超:金庸作品生于香港 盛于世界

《侠之大者�C金庸百年诞辰纪念》在港掀开帷幕, 李家超:金庸作品生于香港 盛于世界

小微 小微
66657
2024-03-19
【3月18日,香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2024年是武侠文学泰斗金庸(查良镛)先生的百年诞辰。在此独具特殊意义的时刻,香港特别举办《侠之大者 -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向金庸先生致敬,并通过一系列跨界合作,融合文化、艺术、创意及教育,打造香港本地独特文化体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趟精彩的武侠旅程,由查良镛先生的“家”—香港作为起点,各式活动将凝聚社区,覆盖全港不同社区的公共艺术盛事将吸引海内外旅客,推动本地经济,继而输出及推广至不同国家及地区,向世界展示“侠之大者”不朽经典,说好香港故事,说好中国故事。 为期数月的《侠之大者 -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系列活动于香港盛大举行 日前《侠之大者-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活动举行的开幕典礼,共有超过300位嘉宾出席,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文化艺术盛事委员会主席郑志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刘明光、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彭耀佳、查良镛博士家人查传倜及查传讷、《侠之大者 -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策展人方圆明及著名雕塑艺术家任哲等。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有信心香港举办的金庸文化盛事可吸引世界各地的金庸迷来港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于致辞时表示:“香港是金庸武侠小说的诞生之地,而金庸的作品除了成为香港文化的一个金漆招牌,更成为了蜚声中外的文化现象。金庸小说全球发行量数以亿计,更被翻译成韩、日、英、法等多种外语,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查良镛博士创造的武侠世界,更蕴含深入人心的侠义精神。他的作品和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人,不论是忠厚朴实的郭靖、谦虚儒雅的陈家洛,还是豪爽磊落的乔峰、智勇双全的黄蓉,金庸作品中不同角色都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大侠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故事,在全球传播,是说好中国故事的绝佳例子。”他表示:“我有信心,今次香港举办的金庸文化盛事,将会是全球的盛事,吸引世界各地的金庸迷来到香港,向这位武侠小说大师致敬,在香港以至全球华人社会再掀起一股“金庸热”!” 《侠之大者-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活动获得文化体育及旅游局辖下的文化艺术盛事基金支持。文化艺术盛事委员会主席郑志刚表示:“金庸先生告诉我们,只要心怀国家天下,我们都可以成为侠士。金庸先生的武侠传奇创造了全球华人的共同回忆,既是香港独有的文化体验,亦是文化产业的代表者。我们感谢各界对于本次活动的鼎力支持,也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促进香港的盛事经济,提振旅游并且令周边行业受惠。此外借着今次金庸百年诞辰纪念的良机,主办方会进一步把金庸先生的文化体验,推广到海外市场,将香港的文化产业化走出去,令文化艺术成为香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文化艺术盛事委员会主席郑志刚认为金庸的武侠传奇创造了全球华人的共同回忆 《侠之大者 -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策展人方圆明表示:“这片狮子山下的土地是金庸先生的家,亦成就了他卓越不凡的事业。金庸先生一生对于自由和不羁浪漫的渴望,以及他那至情至性的洒脱风采,是先生对生命无尽热爱的最佳见证。但愿我们以心为剑,传承金庸先生这份坚毅不屈的风骨,引领我们继续砥砺前行,为那一份对理想永不言败的信念,筑就永恒的纪念,让侠义之心,成就一代又一代的‘侠之大者’,继续绽放人性的光芒。” 《侠之大者 -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策展人方圆明指香港是金庸先生的家,亦成就了他卓越不凡的事业 全城联动唤醒集体记忆 作为华语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一生共创作了15部武侠小说,塑造了超过1,400位人物,作品以14种不同语言在全世界售出超过1亿册。金庸先生的作品具有深刻的人文、社会及艺术价值,对中国乃至全球文坛的影响深远,更陪伴一代代香港人的成长。 此次“侠之大者 —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活动主题“侠之大者”一词出自《神雕侠侣》中郭靖对杨过的一番寄语,当中提及:“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是金庸先生笔下英雄豪杰的真实写照,亦是触动读者内心的情感共鸣。活动遍布香港的文化文旅地标及公共空间,通过与多位顶尖创意人才的跨界合作,融合雕塑、绘画、书法、设计艺术、多媒体影音等形式,将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角色以不同形式逐一呈现眼前。特别是著名雕塑艺术家任哲将历时4年创作、重量超过15,000公斤,共36尊金庸角色人物雕塑无偿借予《侠之大者-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系列活动,引领不同年龄及背景的观众深入金庸先生的武侠殿堂。 “侠之大者 —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系列活动展出的金庸角色人物雕塑由著名雕塑艺术家任哲无偿借出 其中,《侠之大者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江湖盛汇》由即日起至7月2日在中环爱丁堡广场举行,免费向公众开放。由雕塑家任哲创...
证监会同意富特科技深交所创业板IPO注册

证监会同意富特科技深交所创业板IPO注册

小微 小微
52473
2024-03-20
(原标题:证监会同意富特科技深交所创业板IPO注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智通财经APP获悉,3月2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同意浙江富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据悉,富特科技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IPO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拟募资9.2586亿元。 招股书显示,富特科技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主要产品包括车载充电机(OBC)、车载 DC/DC 变换器、车载电源集成产品等车载高压电源系统,以及液冷超充桩电源模块、智能直流充电桩电源模块等非车载高压电源系统。 富特科技坚持独立自主研发,在业内较早自主掌握了电力电子变换技术、数字化及模块化的软件开发技术、高效能热管理和结构设计技术等相关核心技术,开拓了广汽集团、长城汽车、蔚来汽车、易捷特(东风和雷诺-日产合资公司)、埃诺威(大众合资公司)、雷诺汽车、日产汽车、小鹏汽车、小米汽车、上汽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零跑汽车、LG 等国内外一流客户,其中,广汽集团、长城汽车、蔚来汽车、易捷特、埃诺威、小鹏汽车、上汽集团、LG 等客户已实现项目量产,雷诺汽车、日产汽车、小米汽车、比亚迪、长安汽车、零跑汽车等客户已有项目定点。 近年来,富特科技先后重点布局车载高压电源系统(OBC:3.3kW /6.6kW /11kW /22kW; DC/DC:0.5kW-5kW)、液冷超充桩电源模块(20kW AC/DC、60kW DC/DC)、智能直流充电桩电源模块(7kW /11kW /22kW)、智能直流充电桩(7kW /11kW /22kW)、便携式智能充电装备等细分产品业务,是目前国内少数同时布局车载高压电源系统和非车载高压电源系统的企业。...
美联储最新宣布→

美联储最新宣布→

小微 小微
61519
2024-03-21
(原标题:美联储最新宣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京时间3月21日凌晨,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公布最新利率决议,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5.25%至5.5%之间不变,符合预期。这是继2023年9月后,美联储连续第五次暂停加息。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阵图显示,今年三次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不变,但美联储上调了明后两年及更长期的利率预期。此外,美联储上调了2024年核心PCE通胀预期至2.6%。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重申政策利率或已达峰值,今年某个节点降息是合适的,缩减QT马上会发生,更长周期的目标是,重返主要持有美国国债的状态,不希望储备金短缺的问题重演。 昨夜美股大涨,截至收盘,道指涨401.37点,涨幅为1.03%,报39512.13点;纳指涨202.62点,涨幅为1.25%,报16369.41点;标普500指数涨46.11点,涨幅为0.89%,报5224.62点。 今年或降息3次 美联储政策声明几乎和上一次一模一样。声明指出,过去一年通胀已经降温,但仍处于“高位”;仍坚定致力于将通胀率恢复至2%;就业风险和通胀目标正在取得更好的平衡;经济前景不确定,美联储“高度关注”通胀风险。 本次唯一改动的是,将上次“就业增长自去年初以来有所放缓,但仍强劲”的表述改为“就业仍强劲”。 和前13次会议一样,本次会议的声明未公布新的缩减资产负债表(缩表)路线,继续重申将按此前公布的计划继续减持国债、机构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 美联储点阵图显示,2024年底联邦基金利率预期中值为4.6%,与2023年12月预持平,意味着今年内会降息75个基点,相当于共有三次25个基点的降息;2025年利率预期中值为3.9%,此前为3.6%;2026年利率预期中值3.1%,此前为2.9%;长期利率预估为2.6%,此前为2.5%。 与去年12月相比,本次美联储官员对今年降息次数的预测更加集中为三次。 鲍威尔回避了记者提出的是否会在今年5月或6月会议上首次降息的问题,表示美联储不会为未来会议作任何承诺,将继续在每一次会议上分别作出决定。 美联储决议公布后,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ME Group)的美联储观察(Fed watch)工具,利率期货市场交易员目前预计美联储5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92.3%,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7.7%;6月降息的预期升至75%左右,高于本周早些时候的接近50%。 上调核心通胀和经济增长预期 鲍威尔指出,大多数官员仍然认为有可能实现对通胀的信心,并且会降息,但他同时承认,1月―2月的美国经济数据未提振美联储对美国通胀进展的信心。 近期发布的美国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核心CPI的同比数据均超出市场预期。同比上涨3.2%,高于预期的3.1%,前值为3.1%;环比上涨0.4%,预期为0.4%,前值为0.3%。 美联储更为关注的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CPI同比增3.8%,高于预期的3.7%,较前值3.9%进一步回落,但是环比增0.4%,为8个月最大升幅,高于预期的0.3%,与前值持平。 会后公布的经济展望显示,今年美联储预计以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胀(PCE)为2.4%,与去年12月持平;2025年的预期为2.2%,12月预期为2.1%;2026年和更长期预期均持平12月的2.0%。 2024年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PCE预期为2.6%,12月预计为2.4%;2025年和2026年的预期分别为2.2%和2.0%,均持平12月预期。 鲍威尔表示,通胀率已大幅下降,但仍然过高。上调通胀预测并不意味着美联储对通胀容忍度的提高,1月份CPI和PCE数据相当高,可能是由于季调所致,不会对这两个数据过度反应,也不会忽视它们。 此外,美联储将今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7个百分点至2.1%,将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2%。预计今明两年,美国失业率分别为4%和4.1%。 鲍威尔表示,美国经济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强劲的消费者需求和供应链的修复推动了GDP的增长。劳动力市场仍然相对紧张,如果劳动力市场出现显著疲软,那将是启动降息的理由。...
最新评论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