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会客厅|华创证券欧阳予:白酒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酒企中长期需抓住这几点

小微 小微
63625
2024月02月16日

(原标题:时报会客厅|华创证券欧阳予:白酒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酒企中长期需抓住这几点)

时报会客厅|华创证券欧阳予:白酒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酒企中长期需抓住这几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受经济环境、消费水平以及终端库存等多个因素影响,酒水市场进入结构性调整期。为争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各酒企营销动作频出,数字营销、文创产品、跨界联名等各出其招,但整体来看,市场份额仍在持续向主流品牌、主力产品集中,白酒产业也向品牌、原产地和文化集中,产业竞争加剧了对中小白酒企业的挤出效应。

时报会客厅|华创证券欧阳予:白酒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酒企中长期需抓住这几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与此同时,“年轻人是否还会再喝白酒”、“白酒出海能否成功”等问题也成为当下议论的焦点,如何让年轻人喜欢上白酒?如何让中国白酒文化出海?近日,华创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欧阳予走进时报会客厅,接受了证券时报记者的专访,详细解读了当前白酒市场现状、变化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证券时报记者?:2024年五粮液提出要控量稳价,茅台却提价20%,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相关酒企的行为会给公司的业绩带来什么影响?

欧阳予:茅台提价主要是对渠道利润的部分收回。飞天茅台出厂价2023年11月1日上调,这是时隔6年再次上调。过去渠道终端销售价格和飞天茅台出厂价价差较大,茅台提价自然是对渠道利润的回收。

但对于绝大多数酒企而言,产品价格是供需平衡的表现。在目前环境下,五粮液提出的控量稳价是比较务实的经营策略,走量优先的同时给予经销商利润上的补贴。2023年“1218经销商大会”上,五粮液提出的控量稳价,对经销商减20%的量,同时对经销商2024年考核给予一定的补贴,是比较务实的策略。

证券时报记者?:市场上对于年轻人不爱喝白酒的讨论很多,有酒企通过跨界联名的方式去争夺年轻人,这样的行为能奏效吗?您觉得未来白酒消费市场是否会发生变化?

欧阳予: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白酒毕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载体,社交文化礼仪不会发生轻易改变,但可能在表现形式上面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对于年轻人的饮酒个性化需求,现在正在往低度化走。而在消费端,原本酒类多在正餐消费,现在餐后也有消费,这种消费场景的变化,也会导致白酒市场出现变化。

另外,我们看到以茅台为代表,从茅台冰激凌、到茅台联名瑞幸推出酱香咖啡、茅台联名德芙推出酒心巧克力等。如何理解茅台跨界联名?这不是业务多元化,实际上是白酒品牌年轻化的积极尝试。

从品类属性看,酒精、茶等多数上瘾品最开始偏休闲化,让年轻人触摸上第一口很重要,所以可以看到茅台这几年的动作,从开始通过让经销商开冰激凌门店推出年轻化产品,再到通过与瑞幸咖啡等联名,茅台以更加轻资产的形式,去开拓年轻人,培养年轻人的消费习惯。

其实不只是白酒,在我看来,包括茶等饮品也是如此。年轻人最开始饮茶的习惯,可能以休闲化的形式慢慢喝上,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将回归本源性消费上面。茅台近年来的很多年轻化联名动作,背后更多是在通过这种营销方式去培育消费者,并不是业务的多元化。

证券时报记者?:有数据显示,近年来白酒的产能在不断下降,同时规上企业的数量也在减少,白酒市场向头部集中的趋势比较明显,您认为这种趋势后续将如何演绎?

欧阳予:从传统消费品来看,绝大多数行业都是沿着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这个规律来演变。白酒其实作为消费品,行业集中度提升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加速过程中。

有数据显示,近几年白酒产量在下降,但整个行业的收入规模在增长,这其中主要体现在中高端白酒价格提升的同时销量也在提升,所以白酒行业规模能维持在6000亿元以上的规模。

八大名酒企业2016年收入占白酒行业比例不足20%,但自2016年后,他们的收入占比在不断提升,2023年测算的收入占比可能已超过50%,八大名酒企业的收入已超过3000亿元。白酒集中度提升这一趋势将继续加速,我们预计2025年八大名酒企业的收入占比可能将达到2/3。这实际上是消费型行业格局走向成熟的过程,市场份额不断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

证券时报记者?:2023年中国白酒企业也在加速出海,开拓海外市场,您觉得中国白酒要融入全球市场,酒企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欧阳予:中国白酒企业出海需要分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在目前去全球化格局下,中国企业出海有很大机会,白酒企业需要率先抓住这个机会。在东南亚地区以及其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有不少地方的基础设施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这是中国制造业出海的机遇和空间。白酒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伴随着制造业企业业务延伸至海外,白酒企业需关注到这一关键机会窗口期。

其次,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在海外投资办厂,他们的圈层能影响到周边当地人的消费,这也是重要的机会。

最后,从长远来看,白酒出海更重要的是文化出海。就像此前白兰地等西方烈酒进入中国、东南亚沿海一些市场一样,品牌定位与当地文化融合,做好本地化工作。

责编:万健�t

校对:廖胜超

@5000+家上市公司:这份调查问卷,证券时报诚邀您参加!

展望2024年,上市公司发展预期如何?生产与经营的信心怎样?面临哪些主要的困难和问题?为了解以上这些问题,证券时报特别设计了《上市公司2024年发展预期调查问卷》,邀请您真实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积极建言献策。

长按图片扫码,即可填写问卷↓↓↓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2023年风电装机创历史新高!装机量有望快速增长,电气风电股东增持次数居于行业首位

2023年风电装机创历史新高!装机量有望快速增长,电气风电股东增持次数居于行业首位

小微 小微
69573
2024-01-31
(原标题:2023年风电装机创历史新高,国内多地海上风电项目加速推进,装机量有望快速增长,电气风电股东增持次数居于行业首位)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3年风电装机创历史新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月2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根据《统计数据》,截至去年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1亿千瓦,同比增长55.2%;风电装机容量约4.4亿千瓦,同比增长20.7%。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2022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12月底,我国累计风电装机36544万千瓦,光伏累计装机39261万千瓦。计算可得,2023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7590万千瓦,新增光伏装机21688万千瓦,风、光共计新增装机约300GW。对比我国风电历年新增装机,2023年新增风电装机创历史新高,超越2020年抢装装机。 2023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多地海上风电项目进展推进,9月16日,亚洲首制的两艘风电运维母船在江苏启东下水。该项目填补了国内海上风电运维领域空白。9月19日上午,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2500吨自航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海峰1001”正式交付。这是目前国内起重能力最强、作业水深最大的海上风电安装平台。12月1日,我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在福建开工建设。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已超3000万千瓦,连续两年位居全球首位,占比达一半左右。将时间轴拉长,截至2012年年底,累计装机约39万千瓦;截至2017年年底,累计装机约279万千瓦,我国海上风电在近十年以来发展迅速。 信达证券研报认为,海上风电目前处于发展早期,2022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在风电总新增装机中占比仅11.6%,海上风电近年经济性持续改善,装机量有望快速增长,根据GWEC预测,2030年全球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将达50.9GW,2023年至2030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0.1%。我国海上风电近期发展情况向好,大规模竞配也持续推出,根据“十四五”规划目标和已实现的装机量,海风2023—2025年将累计新增27.9GW装机量,海风有望重回高增长时期。 电气风电增持次数居于行业首位 统计显示,A股中风电设备板块上市公司共有27家。从增减持情况来看,17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在2023年度进行了增减持,电气风电增持次数在行业中居于首位,共9位股东增持31次,远超其他同行业上市公司。 从增减持金额来看,电气风电合计增持金额为6855.03万元,仅次于三一重能。值得注意的是,电气风电近期发布了增持计划公告,公司表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目前在公司任职并领薪的监事亦自愿增持公司股票。 公司将采取由符合《股价稳定预案》规定条件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的措施以稳定股价,7位重要股东计划累计增持股份的金额不低于其上一年度税后薪酬总额的5%,最高不超过其上一年度税后薪酬总额的10%,增持股份的价格不超过公司最近一期期末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 从估值上来看,风电设备板块估值已处于低位,目前已有3家上市公司破净,具有充足的上涨空间,包括明阳智能、金风科技、电气风电,最新市净率分别为0.83倍、0.88倍、0.93倍。 股东户数连续下降,筹码相对集中 数据显示,电气风电股东户数已连续六期下降,也就是说筹码持续集中。在存量市场,资金博弈的重要性更为凸显,筹码集中度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主力掌握较多的筹码,股价后市较易拉涨。电气风电最新股东户数为31626户,较2022年6月末减少了18.62%。 ...
罚没近2700万元!监管重拳出击,严打内幕交易

罚没近2700万元!监管重拳出击,严打内幕交易

小微 小微
73958
2024-02-20
内幕交易作为监管重点,一直以来备受市场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多地证监局开出数张对内幕交易的罚单,彰显监管部门对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证券违法活动“零容忍”的决心和态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相关案例看,并购重组仍是内幕交易违法违规的“重灾区”。分析人士指出,并购重组具有时间跨度长、涉及人员多等复杂因素,该领域涉案呈现高发态势,并且窝案、串案增多,借用账户实施内幕交易现象较为普遍。 北京证监局开出两张罚单 近日,北京证监局公布了两则内幕交易的行政处罚,相关违法人员均被重罚。 北京证监局2月18日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内幕信息敏感期内,2016年8月6日、2016年8月8日、2016年8月9日,于小镭与内幕知情人王某通话联系。2016年8月9日,“杜军1”账户、“于某豪1”账户、“杜某帆1”账户开始买入“民生控股”,当日合计买入2.5万股。2016年8月10日,“杜军1”账户、“杜某帆1”账户合计买入“民生控股”7.63万股。2016年8月12日,账户组首次转入巨额资金,“杜军1”账户已转出的资金分别转入“杜军2”账户、“于某豪2”账户,合计1260万元,后均用于买入“民生控股”。2016年9月1日于小镭与王某通话后,当年9月2日“于某豪2”账户合计买入“民生控股”1万股。 此后至2016年11月2日,账户组中共计八个证券账户均相继大量买入“民生控股”,交易量共计429.93万股,金额共计4756.74万元,盈利672.88万元。账户组“民生控股”交易量明显放大,相对2016年1月、2016年2月的交易量放大了25.87倍,相对2015年的交易量放大了213.96倍,买入意愿强烈、交易行为明显异常。 内幕信息敏感期内,账户组存在突击开户、突击转入巨额资金、集中大量买入单只股票等特征,于小镭、杜军共同交易“民生控股”的情况同于小镭与内幕信息知情人王某的通话联络高度吻合,交易行为明显异常。于小镭、杜军对此没有合理解释或正当信息来源。 依据《证券法》相关规定,北京证监局决定,责令于小镭、杜军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证券,没收违法所得672.88万元,并处以2018.65万元的罚款,合计没罚金额达2691.53万元。 而在今年2月9日,北京证监局也对一则内幕交易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涉及内幕交易的是地产大佬泛海控股时任董事长兼总裁卢某强的时任秘书栾某某。 内幕信息敏感期内(2016年6月26日到2016年10月27日),栾某某突击开户、突击转入巨额资金,首次、集中、大量买入“民生控股”单只股票。栾某某交易“民生控股”情况与内幕信息及栾某某与内幕信息知情人联络时点高度吻合,交易行为明显异常。栾某某对此没有合理解释或正当信息来源。 北京证监局认定属于内幕交易行为,责令栾某某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证券,没收违法所得563.77万元,并处以1691.31万元的罚款,合计没罚金额达2255.08万元。 内幕交易宝利国际被罚 甘肃证监局近日也发布了针对内幕交易的罚单。 2月8日,甘肃证监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经查明,崔祥密存在以下违法事实:2022年年中,宝利国际实际控制人周某洪、董事长周某彬等人筹划转让宝利国际控股权。宝利国际与江苏东祁于2023年1月18日初步商定了股权转让相关协议。同日,宝利国际向深交所申请停牌。2023年1月19日,宝利国际发布停牌公告。 监管层认定,内幕信息敏感期为2022年12月14日至2023年1月19日开市前。周某洪为宝利国际实控人,属于法定内幕信息知情人,知悉时间不晚于2023年1月3日。 据了解,账户组均在2023年1月6日买入,卖出时间则分别为2023年8月14日、2023年8月16日、2023年8月18日和2023年8月22日。内幕信息敏感期内,崔祥密操作“崔某林”“颜某”“崔某国”“刘某芝”“孙某红”账户累计买入“宝利国际”569.14万股,成交金额1631.38万元。截至2023年8月22日,上述账户陆续全部卖出“宝利国际”569.14万股,经计算无获利。 甘肃证监局认为,崔祥密的上述行为构成内幕交易行为。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依据有关规定,甘肃证监局决定对崔某处以150万元罚款。 持续严打内幕交易行为 长期以来,证监会始终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围绕严厉打击内幕交易,法律层面,新证券法、刑法修正案(十一)先后实施,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零容忍”执法威慑力显著增强,市场违法违规成本过低的局面已经得到了根本性改变,内幕交易案件数量近年来也有所下降。 尤其是新证券法,大幅提高了对内幕交易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将内幕交易的惩罚标准从违法所得的一到五倍提高到违法所得的一到十倍,并由过去“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三万...
收评:沪指缩量涨0.42%,医药、券商板块拉升,Sora概念亮眼

收评:沪指缩量涨0.42%,医药、券商板块拉升,Sora概念亮眼

小微 小微
69068
2024-02-20
(原标题:收评:沪指缩量涨0.42%,医药、券商板块拉升,Sora概念亮眼)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时报网讯,2月20日,沪指午后拉升走高,深成指、创业板指尾盘止跌回升,北证50指数涨超2%;两市成交额有所萎缩,北向资金盘中大幅流出,尾盘积极进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截至收盘,沪指涨0.42%报2922.73点,深成指微涨0.04%报8905.96点,创业板指微跌0.01%报1746.18点,北证50指数涨2.03%;两市合计成交7895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1.23亿元。 盘面上看,传媒、医药板块涨幅居前,券商、地产、零售、汽车、银行等板块上扬,Sora概念再度爆发,减肥药、短剧游戏概念等活跃。 华安证券指出,节前反弹情绪浓烈,带动成交额连续破万亿,且节日期间各种超预期亮点频现,节后市场有望延续反弹。因此配置思路上,短期则把握住市场反弹窗口寻找弹性大的品种,即前期超跌或涨幅较小且近期存在催化剂的行业(同时规避前期涨幅较高的方向);中长期则把握确定性方向和景气方向,建议关注基建开工的优势方向和出口高景气的方向。具体可关注三条主线:第一个配置主线是继续把握反弹情绪的窗口期,寻找前期跌幅大且尤其是近期出现催化剂的行业;第二个配置主线是具备催化同时又具备强周期规律性的基建开工优势领域;第三个配置主线是出口景气方向。主要包括前期超跌已经跌至区间下限,而又景气向好的汽车及零部件,以及业绩支撑的家用电器。...
工信部发文 事关工业数据安全 这些股去年盈利规模居前

工信部发文 事关工业数据安全 这些股去年盈利规模居前

小微 小微
63551
2024-02-27
工信部要求,到2026年底,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工信部发文 建立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2月26日,工信部印发《工业领域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围绕提升工业企业数据保护、数据安全监管、数据安全产业支撑三类能力,明确提出11项任务。 《方案》明确,到2026年底,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数据安全保护意识普遍提高,重点企业数据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重点场景数据保护水平大幅提升,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数据安全政策标准、工作机制、监管队伍和技术手段更加健全。数据安全技术、产品、服务和人才等产业支撑能力稳步提升。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是指导未来三年工业领域数据安全工作的纲领性规划文件,以“到2026年底基本建立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为总体目标,分别从企业侧、监管侧、产业侧等方面明确各工作目标,致力于实现企业保护水平大幅提升、监管能力和手段更加健全、产业供给稳步提升。 浙商证券评论称,《方案》提出的可量化总体目标和数据安全监管举措进一步规范了数据安全监管流程和落地手段,相较于此前政策文件对于数据安全监管的要求更加具体和深入。此次文件发布代表着我国工业领域数据安全建设与监管工作进入加速通道,同时也有望推动其他行业的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快速推进。 这些数据安全股盈利规模居前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以年报数据或预告区间中值统计,2023全年净利润规模在3000万元以上的数据安全股共计23只。其中,净利润规模最大的5家公司为神州泰岳、启明星辰、世纪华通、电科网安和深桑达A。 2023年,神州泰岳在较大盈利规模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高增长。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59.65亿元,同比增长24.11%;归母净利润8.93亿元,同比增长64.82%。公司在ICT运维、云服务、信息安全、智能催收等业务领域的经营业绩取得稳定的增长。 从净利润增幅看,万兴科技、恒宝股份靠前,同比增幅依次为112.1%、101.44%,东信和平、神州泰岳、鸥玛软件净利润增幅超过50%。 恒宝股份是智能卡与电子标签制造企业,主营数据安全及身份认证等相关服务。2023年,公司持续聚焦金融、社保、通信及物联网和数字人民币领域的主营业务,同时进一步深耕海外市场,带动业绩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世纪华通、深桑达A、信雅达、中新赛克、格尔软件、证通电子则预计扭亏。近期,中新赛克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产品覆盖了网络空间数据提取、数据存储和计算、数据分析和挖掘、数据应用及安全服务等领域,可以为客户提供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 ...
【ETF观察】3月1日股票ETF净流入102.01亿元

【ETF观察】3月1日股票ETF净流入102.01亿元

小微 小微
78301
2024-03-04
证券之星消息,3月1日,上证指数报收3027.02,上涨0.39%;深圳成指报收9434.75,上涨1.12%;行业主题中,计算机、电子、通信涨幅居前,美容护理、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领跌。从当日股票型ETF基金的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以中证信息安全主题、中证云计算50、中证大数据产业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涨,其中易方达中证信息安全主题ETF、富国中证大数据产业ETF、新华中证云计算50ETF分别以5.6%、5.52%、5.51%的涨幅居前三。以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港元、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人民币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跌,其中易方达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银华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平安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分别以-2.01%、-2%、-1.67%的跌幅居前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股票型ETF基金合计资金净流入102.01亿元,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332.36亿元,5个交易日中出现日合计资金净流入的有3天(ETF资金流向是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减去前一交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的结果,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当日ETF净值 * 当日份额,计算结果仅供参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有445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入,其中净流入排首位的是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份额增加了9450.0万份,净流入额为14.95亿元。净流入排行TOP10如下: 当日有183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出,其中净流出排首位的是华泰柏瑞中证2000ETF(563300),份额减少了7.5亿份,净流出额为6.12亿元。净流出排行TOP10如下: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净息差处历史低位仍有下行压力 官方首提“统筹兼顾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健康性”

净息差处历史低位仍有下行压力 官方首提“统筹兼顾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健康性”

小微 小微
77394
2024-03-07
在商业银行净息差创下历史新低且仍有下行压力的背景下,金融管理部门首次提出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健康性的问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月6日,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时回答有关下阶段货币政策考虑的问题时表示,将主要从总量、价格、结构、汇率四方面进行考虑。价格方面,潘功胜表示,将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统筹兼顾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健康性,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两会审议的计划草案也提到,2024年物价目标设定为3%,这一预期目标与2023年 预期目标保持一致,符合物价企稳回升的总体趋势,“并为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和深化价格改革留有一定余地。” “央行首次提出统筹兼顾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健康性,可以理解为要注意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量价匹配。”浙商证券银行研究团队认为,站在当下,价的匹配即净息差稳定更为关键,密切关注4月存款利率会否迎来新一轮调降。 具体来看,浙商证券银行研究团队表示,价的匹配方面,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大头分别是贷款和存款,在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的导向下,预计资产端收益率仍有下行压力。因此未来存款利率将跟随资产端贷款利率调降,支撑银行负债成本改善,维持银行合理息差。考虑2月份5年期以上LPR调降,下一步需密切关注4月存款自律机制是否会指导银行进一步调降存款利率。量的匹配方面,商业银行要保持合理的存贷比以及流动性比例。 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69%,首次低于1.70%,较2023年前三季度下降0.04个百分点。分银行类型看,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民营银行、农商行、外资行净息差分别为1.62%、1.76%、1.57%、4.39%、1.90%、1.57%。 对于近年来商业银行净息差不断下行,人民银行早在2023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就给予了特别关注。在专栏《合理看待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水平》中,人民银行表示,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利润保持增长,但净息差持续收窄,利润增速有所下降。商业银行向实体经济发放贷款面临资本约束,化解风险也要消耗资本,我国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明确的监管标准。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这样也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允许银行通过合理方式维持自身稳健经营,可以提升其持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能力。当然,商业银行盈利状况也会随着经济周期波动,对此应理性看待,不必过度解读。”人民银行表示。 在2023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人民银行表示,银行业要把握好信贷增长和净息差收窄之间的平衡,亦需寻求新的信贷合理增长水平。 2023年9月,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在主题为“从银行资产负债表看经济与政策”的演讲中表示,商业银行已经进入低息差、低盈利时代,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希望全社会在分析经济、研究政策时把商业银行作为系统循环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更加关注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让商业银行保持合理的盈利能力和资本内生能力,适当降低资本约束,让商业银行能够更可持续、更大力度地服务实体经济。 今年2月,人民银行超预期下调5年期以上LPR0.25个百分点,潘功胜表示,5年期以上的贷款报价利率是个人按揭和中长期投资的贷款定价基准,这些将有力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投资和消费。 不过,在5年期以上LPR下调0.25个百分点后,商业银行净息差下行的压力继续加大,由此对于存款利率今年将继续调降的预期也更大。一家头部城商行人士表示,当前整个行业的净息差仍面临下行压力,将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投放客群和区域进行结构调整,但其同时也表示“净息差非最终管理目标”。 “有必要更大幅度的下调存款利率,减少银行息差压力、为支持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空间,根据存款历史成本以及存款与国债利率的比价估算,定期存款利率至少有20-50bp的下调空间。”中金公司认为。 近期包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断下行,市场对于利率下行预期强烈。而利率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此外,按照惯例,利率自律机制将于4月发布经修订的新一版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预计在净息差、定价行为指标方面或将给予进一步优化。2023年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对于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情况方面,主要考察银行按照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要求,落实存款利率合意调整幅度的情况。若银行各关键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季度月均值较上年第二季度月均值调整幅度低于合意调整幅度的,在“定价行为” 得分基础上扣分。...
最新评论
热门标签